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99篇
  免费   0篇
教育   275篇
科学研究   9篇
各国文化   7篇
体育   9篇
综合类   16篇
信息传播   83篇
  2023年   2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6篇
  2020年   11篇
  2019年   5篇
  2018年   2篇
  2017年   6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5篇
  2014年   24篇
  2013年   15篇
  2012年   15篇
  2011年   37篇
  2010年   20篇
  2009年   18篇
  2008年   34篇
  2007年   33篇
  2006年   29篇
  2005年   20篇
  2004年   23篇
  2003年   22篇
  2002年   13篇
  2001年   12篇
  2000年   14篇
  1999年   10篇
  1998年   6篇
  1997年   2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2篇
  1994年   1篇
  1993年   3篇
  1992年   4篇
  199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9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31.
一般人只关注到张之洞三次保荐黄遵宪,据此认为两人关系亲密,其实黄遵宪与张之洞积怨甚深,且其来有自。俩人的矛盾,表面上看是由一个个具体事件和不同的个性引起的,但本质上是黄遵宪的维新思想与张之洞的中体西用思想的矛盾。对俩之关系,略作考述。  相似文献   
32.
大概距今约一百年张之洞作《劝学篇》(一八九八年刊),内中提及“图救时者言新学,虑害道者守旧学。旧者不知通,新者不知本”。这是“中学为体,西学为用”理论上的根据。  相似文献   
33.
蔡锡勇,同文馆毕业的新式知识分子,早年求学于新式学堂,对西学知识较精通。他积极参与张之洞的洋务实践,亲手创办的洋务企业和学堂有20多个,是张之洞办理洋务最为倚重的人才。他将自己的一生所学全部奉献给洋务事业,为了洋务事业贡献了自己的生命。从蔡锡勇的洋务实践过程分析,封建化的管理体制与企业运作要求市场化之间的矛盾是导致洋务运动失败的原因之一。  相似文献   
34.
甲午战败后,由于张之洞与维新派在救亡和变法等方面有许多共同之处,双方进行合作。张之洞在合作过程中坚持为我所用的方针和“中体西用”的指导思想。由于在思想等方面的矛盾,张之洞与维新派的合作关系最终破裂。  相似文献   
35.
张之洞和福泽谕吉分别是中国和日本近代的思想家,他们各自的著作《劝学篇》在中日两国的社会转型时期都起了重要作用。通过两部书的比较研究,探讨了二者思想之异同。  相似文献   
36.
江涛 《培训与研究》2006,23(12):41-42
“中体西用”论是中国近现代思想史上的一个重要思潮,它始于传统文化的体用观,在中国近代得到广泛的继承和发展,对中国近现代社会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在现代化建设的今天,“中体西用”论应引起我们新的思考。  相似文献   
37.
张之洞认为,要取得民族保卫战的胜利主要在于储备人才,人才比武器重要得多。●张之洞积极推动教育改革,制定近代学制,从而为近代教育行政管理体制的形成奠定了一定基础。●洋务运动兴起后,张之洞的教育思想更体现出了近代化的色彩,他明确提出了“中学为体,西学为用”的观点,对当时的社会发展产生了重要的影响。  相似文献   
38.
晚清社会,农政荒废,农业衰微,加之列强经济侵略目益加深,临此内忧外患之际,作为晚清重臣的张之洞从“固国邦,养民生”的角度出发,积极吸收和引进西方先进的农业科学技术和理念,形成了自身的“科教兴农”思想,并大胆付诸实践,对清末农业改革和农业近代化产生了深远影响,也为我国今天进一步推行“科教兴农”战略,更好地解决“三农”问题提供了宝贵的历史借鉴。  相似文献   
39.
香港中文大学出版社出版的《近代名人手札真迹》中。有一封梁启超致盛宣怀的信,内容关于在上海创办女学堂事,从中可以看出梁、盛交谊,也可以看出张之洞等人对兴办女学的态度,对于了解戊戌以前社会思想动态,极有价值。此信为《饮冰室合集》、《梁启超年谱长编》等书所未载,亦未为《梁启超著述系年》所提及。此信全文如下:  相似文献   
40.
清流派的思想基础是对外主战 ,但在如何作战上 ,清流派内部观点不尽一致 ,其中有书生之见 ,也有对国际形势的正确把握。清流派不是绝对地反对主和 ,而是反对单纯地强调片面维持和局政策。清流风气 ,对张之洞后来的外交思想产生较大影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