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6930篇
  免费   19篇
  国内免费   15篇
教育   12091篇
科学研究   662篇
各国文化   352篇
体育   1051篇
综合类   461篇
文化理论   268篇
信息传播   2079篇
  2024年   21篇
  2023年   129篇
  2022年   126篇
  2021年   164篇
  2020年   152篇
  2019年   150篇
  2018年   74篇
  2017年   146篇
  2016年   220篇
  2015年   375篇
  2014年   1212篇
  2013年   1134篇
  2012年   1228篇
  2011年   1383篇
  2010年   1487篇
  2009年   1148篇
  2008年   1703篇
  2007年   2216篇
  2006年   986篇
  2005年   814篇
  2004年   511篇
  2003年   344篇
  2002年   332篇
  2001年   334篇
  2000年   302篇
  1999年   71篇
  1998年   52篇
  1997年   45篇
  1996年   36篇
  1995年   17篇
  1994年   23篇
  1993年   9篇
  1992年   6篇
  1991年   3篇
  1990年   3篇
  1989年   5篇
  1988年   1篇
  1987年   1篇
  198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81.
伦理重建事实上是一种文化层面的修复或修正,但任何带有新思想新文化新生活色彩的伦理倡导都离不开对人的深邃本性的全面准确理解;对人的世界特殊性的领悟是人文思想的一个关键;文化传承包括对历史发展各阶段中关于人文的理念的继承与发扬。在当代社会的伦理重建中我们需要平衡自然与超自然两个方向,并力求找到社会与个体的完美平衡点;向弱势群体倾斜是世界文化的一个大趋势,也应成为伦理重建的一个要点;更多地建立起能够深入人心的个体性较强的内在伦理也是伦理重建的目标之一;人文理念中的理性意识也会造成伦理重建的一些困惑。  相似文献   
982.
<正>张江先生:读了您的第七封信,感觉到您对强制阐释问题如此着迷,以致接连几封信都在就这个问题反复并深入讨论,看来这个问题确实比较紧迫,如果不解决就无法对当代西方文论用于批评实践的成败得失作出总体评价。可以说,我们通过多次讨论已经在这个问题上达成了基本的共识。我在仔细拜读来信后发现,您对问题的认识又进一步集中并深化了。您不无正确地指出,理论的形成在大多数情况下来自批评实践,但您同时也并不否认,由理论生  相似文献   
983.
道德价值观是价值观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个人的价值取向如何有重要的参考作用。在现实生活中,大学生的各种行为和观念,比如生活追求、道德信条、纪律规范、价值判断和情感体验等都会受到道德价值观的影响。大学生的心智发育还不稳定但日趋成熟,所以大学期间是一个人道德价值观形成和发展的关键时期,那么当今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便面临着怎样教育大学生提高道德修养、道德情操,做出合适的道德行为的重大问题。本文首先介绍了道德价值观的基本理论,通过阅读有关文献,概括出道德价值观在大学生活中体现在哪些方面从而形成了调查问卷,然后根据调查问卷的结果,得出了当代高校道德价值观教育的现状,并针对存在的问题分析问题背后的深层次原因。  相似文献   
984.
马克思的人学思想,内容丰富,思维严谨,是一个完整的思想体系。科学看待和研究马克思人学思想的当代价值能够为从事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提供有力的理论支撑,对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都具有重要的的理论意义与实践意义。  相似文献   
985.
《课程.教材.教法》2015,(7):101-107
20世纪60年代,美国中小学掀起了试行程序教学法的热潮。程序教学法强调教学目标行为化、教学过程科学化、把机器作为教学中介、五要素保障教学效果,其新颖的教学方式受到了英国、德国、日本、苏联等国的追捧。1963年程序教学法开始输入我国并进行初步试点实验,虽然实验时间短暂却影响广泛,当代教学改革仍能从程序教学法中获得诸多启示。  相似文献   
986.
近几年中国马克思主义哲学史范式研究的特点是聚焦于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哲学史研究。孙正聿的当代中国哲学史研究、何萍的1949年以来中国马克思主义哲学史研究、任平的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哲学创新学术史研究是三种代表性的研究方式。虽然存在共同的研究领域、根本宗旨、基本目标,但是三者各具不同的学术特色,在总体特点、针对的问题和提问方式、基本原则和书写方式、具体使用的二级范式都存在差异,因此,三种研究方式各有其独立的学术价值,对马克思主义哲学都具有独特的创新意义。  相似文献   
987.
语文设科以来,爱国价值观内涵演变可以分为三个阶段:激励救亡图存的20世纪前期、树立制度自信的社会主义初期、展现国家自信的改革开放时期。在百年发展历程中,语文课程爱国价值观教育的目标要求详略不一,在语文教材的呈现范围日益广泛,但缺少切实的教学过程指导。这些特点启示当今语文课程改革要确立总分一致的爱国价值观教育目标,多角度丰富语文教材的爱国观教育内容,多方面增强语文教学中的爱国观教育效果。  相似文献   
988.
洪晃 《课外阅读》2015,(1):21-22
<正>我公司里有三个90后。三个跟我都是萍水相逢,90-1是我在微博上看见他做的视频,觉得很有感觉,然后游说来的。90-2是我的学弟,一个北京文青,在我大学母校Vassar图书馆的一个偏僻角落得知我是他学姐,之后毛遂自荐要来实习。90-3大学学了一半,弃学投入社会,去给摄影师当学徒了。媒体曾经花了不少笔墨诋毁90后,说他们脑残。而我  相似文献   
989.
20世纪七十年代兴起的批判课程理论在发展过程中形成了具有自身特征的知识谱系。在其“家谱”中,“解放理论”、“再生产理论”和“抵制理论”构成了批判课程理论的三个主要支系,其中“再生产理论”支系又分化出三种模式:“经济再生产模式”、“文化再生产模式”和“霸权再生产模式”。批判课程理论体现了“社会批判”的精神气质,把揭秘“隐性课程”、弘扬社会正义、消除各种歧视作为时代课题,为当代课程研究带来了生机与活力。  相似文献   
990.
通过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高校德育教育中地位和作用的分析得出,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融于高校德育教育,有利于大学生形成科学"三观";树立正确的理想信念;树立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将社会主义荣辱观作为行为准则等。其途径是构建符合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要求的校园环境、舆论环境和实践平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