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2441篇
  免费   43篇
  国内免费   48篇
教育   3900篇
科学研究   757篇
各国文化   137篇
体育   188篇
综合类   184篇
文化理论   56篇
信息传播   7310篇
  2024年   30篇
  2023年   115篇
  2022年   96篇
  2021年   140篇
  2020年   228篇
  2019年   155篇
  2018年   121篇
  2017年   232篇
  2016年   358篇
  2015年   647篇
  2014年   1446篇
  2013年   1345篇
  2012年   1643篇
  2011年   1100篇
  2010年   521篇
  2009年   472篇
  2008年   484篇
  2007年   365篇
  2006年   503篇
  2005年   443篇
  2004年   739篇
  2003年   499篇
  2002年   198篇
  2001年   219篇
  2000年   191篇
  1999年   30篇
  1998年   29篇
  1997年   15篇
  1996年   17篇
  1995年   22篇
  1994年   11篇
  1993年   15篇
  1992年   42篇
  1991年   38篇
  1990年   22篇
  198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61.
死亡,生命,上帝,背叛,罪恶,内疚,救赎,生活……沉重的词汇一个接一个地在《21克》中闪现出来。杰克,深爱他的妻子儿女以及数十个亲戚朋友,在他家里等待他归来一同庆贺他的生日。克里斯丁娜,丈夫是建筑师,有两个活泼可爱的小女儿,她正等待着他们回来晚餐。保罗,数学教授,病入膏肓的心脏病患者,答应了前妻的请求,留下了自己的精子,在病房等待死亡的来临。这一切在杰克的车驶过十字路口的那一刻完全改变。导演冈萨雷斯依然采用了钟爱的情节:车祸。车祸后杰克逃逸的那一刻,他便成了肇事凶手,遗弃了他撞倒的父女3人;克里斯丁娜变成了寡妇,失去了…  相似文献   
62.
获得全国第12届好新闻二等奖的《制止国有资产无偿量化给个人》(以下简称“无偿”篇)一文,作者是新华社国内部记者贺劲松同志以新华社评论员名义发表的(见《中国经济时报))2001年8月29日一版)。这篇1200字的评论,写得铿锵有力,观点鲜明、评论公正、以理服人,发挥了很好的舆论监督的作用。全文共分6段,衔接紧凑,论述一层深似一层。在写作上有哪些特点呢?首先,开门点题,指明要害。评论一开头就紧紧切题,单刀直入地把反面论点拎了出来:一些企业把  相似文献   
63.
时评的写法     
杨军 《新闻记者》2003,(5):42-42
因为爱写时评,就与编辑有了些联系。有的稿子没改,发了;有的稿子遵照编辑的意见改了改,也发了;还有的稿子没改也没发;更有的稿子遵照编辑的意见改了又改,还是没发出来。时间久了,与编辑交流多了,渐渐就摸索出了写时评的“经验”。现不揣冒昧,总结如下,请教于方家。经验一:写时评要看地域。时评大抵是抨击时弊、激浊扬清的,所以写时就要选准地点、看准方向。如在本地的媒体上只能抨击外地的时弊,实在忍不住要抨击本地的时弊,一定要投给外地的媒体。如果不留神投给了本地的媒体,而那编辑又与你关系“铁”得不一般,乍着胆子给你发了出来。你想…  相似文献   
64.
对于留学莫斯科国家戏剧学院的查明哲博士,国内业界同行和观众却是从《死无葬身之地》那阴暗如晦的审讯室、跨过《纪念碑》旁那触目惊心的少女尸体旁和《这里的黎明静悄悄》中那薄雾笼罩的白桦林的聚光灯下认识他的。人们通过查明哲的戏,认识查明哲,熟悉查明哲,佩服查明哲。对于查明哲来说,戏剧既非文人的纸上谈兵,也不是某些大师的“灵光一闪”,戏剧纵横弥漫着人类的情感和思想,是一座寄托人类精神的圣殿。他尤其对俄罗斯人“没有戏剧,无法生活”的剧场情结感慨万千。数年留学生活使他看到,即使在俄罗斯人民那些白天为黑面包、土豆泥发愁的…  相似文献   
65.
于鸣镝 《编辑学报》1993,5(1):53-54
办刊——出刊——用刊——评刊,是一个不间断的链条,期刊正是在这往复循环的过程中自我完善,以完成高速传递最新信息的重任。1 开展期刊评论的作用 处于链条末端的评刊活动对于办好、出好和用好期刊有着不可轻视的积极作用。 期刊评论,就是从政治观点、思想内容、学术水平、技术工艺、审美价值以及理论与实践的意义等方面进行全面鉴定,它不是对期刊的表面印象而是对其进行深入研究的结论;不是少数人的主观评语而是既有专家又有广大读者对其进行有根据地中肯分析,指出何刊、何文好,好在何处;何刊、何文差,差在哪里。肯定好的,否定差的,有褒有贬,有扬有弃,  相似文献   
66.
67.
肖嵩 《声屏世界》2003,(8):40-41
近年来,随着我国民主化进程的加快、审判方式的改革以及法院系统高层领导的提倡,法院的审判活动由神秘性逐步走向公开,给媒体关注庭审带来了诸多有利因素。与此同时,媒体在报道庭审活动过程中所体现的监督功能则越来越引起人们的高度重视。然而,这种媒体对司法的介入则是一柄双刃剑,一方面它可以起到宣传社会主义法制,防止法官徇私舞弊,枉法裁判,保证公正司法的积极作用,另一方面,如果对媒体的报道不加任何限制,它就有可能妨碍司法独立,损害司法公正。因此,世界各国都制订了严格的法庭规则,用于规范参与诉讼的人和旁听人员的行为。新闻记者…  相似文献   
68.
阅读于宁的文集,一个深刻的感受是,其作品富于深刻的思想,闪耀着历史唯物主义和辩证法的光芒;字里行间饱含强烈的爱憎,有着移人情的感染力;行文清新明快,紧健而富于变化,始终给我们以生机勃勃的朝气。这种光芒、情调和朝气散发着作者内在的精神魅力,使其要倡导的文“意”——正确的政治立场、世界观、方法论等有了荡人心魄的气势。下面是对于宁作品气势的概析。  相似文献   
69.
70.
胡天虹  张杨 《文化学刊》2008,(6):119-125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歌剧的创作进入了一个新的发展阶段,音乐界对这一时期的歌剧创作给予了及时的研究与讨论。文章通过对改革开放以来发表的有关讨论我国歌剧创作的评论文章进行梳理与综合,主要分成三大部分:1.对于这一时期歌剧创作观的研究;2.关于创作本体的研究;3.关于歌剧审美问题的探讨。希望能从当时音乐界对歌剧创作问题的相同与不同见解与争论中更准确地把握我国歌剧创作研究的成果与现状,以便于以后的学习与研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