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193篇
  免费   1篇
  国内免费   1篇
教育   873篇
科学研究   40篇
各国文化   1篇
体育   65篇
综合类   18篇
文化理论   1篇
信息传播   197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5篇
  2021年   6篇
  2020年   9篇
  2019年   10篇
  2018年   9篇
  2017年   21篇
  2016年   35篇
  2015年   42篇
  2014年   87篇
  2013年   95篇
  2012年   104篇
  2011年   129篇
  2010年   97篇
  2009年   81篇
  2008年   123篇
  2007年   82篇
  2006年   43篇
  2005年   42篇
  2004年   50篇
  2003年   31篇
  2002年   24篇
  2001年   26篇
  2000年   20篇
  1999年   8篇
  1998年   2篇
  1997年   3篇
  1996年   2篇
  1995年   3篇
  1994年   1篇
  1993年   1篇
  1991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119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51.
英语教学关键在于如何让学生在短时间内进入学习角色,引发学生学习兴趣,就此,本文对多种英语课堂教学方法作了阐述。  相似文献   
52.
启发式教学可以改变德育课堂沉闷的气氛,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引导学生主动探究,积极思考。首先,要明确启发式的观点。启发式教学不能等同于简单的对话问答,启发的目的是为了教学生学习。其次,了解设置悬念,是实施启发式教学的有效形式之一。可通过课前、课中、课后三个阶段进行。运用启发式教学,就是要使学生"想动""敢动""会动"。  相似文献   
53.
赵晓燕 《小学生》2012,(12):81-81
《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明确提出,要"培养学生广泛的阅读兴趣"。什么是兴趣?兴趣,是人们力求认识某种事物和从事某种活动的意识倾向,它是个性积极性的重要形式,它可以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推动他们去探究和学习,进而发展他们的能力。"兴趣是最好的老师"。那么,在阅读教学中如何培养中学生的阅读兴趣呢?我认为可以从如下几方面  相似文献   
54.
H生命生命如此宝贵,活着何其不易。我很庆幸我当初没有做傻事,还有机会去攻克之前的难题,还有时间去成为一个更好的自己,我不想再浪费一丝一毫的光阴。第二次准备考研是在2012年的8月,天很热,心很躁。前一次考研,只是为了跟追了3年而不得的女生多相处一段时间,所以复习得心不在焉。结果女生以第一名的成绩考上了北京的一所大学,我毫无悬念地失败。虽然她再次拒绝了我,但我还是决定去北京,在她所在的大学附近租了一个地下室,我想再努力一次,看能不能考上。考研失利的沮丧、身在异乡的寂寞、孤军奋战的无助、前途  相似文献   
55.
伏笔、铺垫和悬念是在记叙文写作中常用到的写作手法.那么在具体教学中,教师如何区分开伏笔、铺垫悬念呢?“伏笔”是写作中常用的一种表现手法.它可以理解为前段文章为后段文章埋伏线索,也可以理解为上文对下文的暗示.铺垫是指事物发展过程中的前期准备工作.悬念是指读者、观众、听众对文艺作品中未知的情节的发展变化所持的一种急切期待的心情.  相似文献   
56.
向武 《今传媒》2005,(3):4-6
记者,这个充满着理想和传奇的职业,让多少人怦然心动,奉献终身。但是现在,随着市场竞争的残酷无情,记者的年龄一路走低,30 岁就成为入行的门槛。改行?还是跳槽?成了传媒界30岁以后记者们“哈姆雷特”式的生死悬念……  相似文献   
57.
导语是吸引和指导读者阅读新闻的媒介,有"导读之语"的意义。新闻导语以吸引读者为第一要义。文似看山不喜平。在新闻导语中设置悬念,能激起读者阅读新闻的兴趣和欲望。这里从写作的角度,对新闻导语的悬念设置作一初步的探讨。 提问设置悬念。这是新闻导语悬念设置常用的一种表现手法。疑问提得好,能把读者引入"问题情境",激发好奇心,从而调动阅读新闻的积极性。  相似文献   
58.
“勿忘我”是一种生长在水边的小花。在德国、意大利、英国各地,都有许多诗文和小说用它来描述和赞美爱情。人们认为,只要将“勿忘我”带在身上,恋人就会将自己铭记于心、永志不忘。其花语是:真实的爱。  相似文献   
59.
蔡之国 《声屏世界》2007,(12):46-47
悬念的建构是指电视纪录片在叙事过程中,通过电视语言和叙事结构,对电视节目进行的悬念设置和结构安排。在电视纪录片策划和制作过程中,悬念的建构必须在叙事情节、叙事风格的基础上来设置悬念结构和运用电视悬念语言,形成悬疑点或者兴奋点。因此,悬念的建构表现主要用两种方式来实现,一是运用叙事结构进行建构表现,二是通过电视语言进行建构表达。  相似文献   
60.
景明  贾洋洋 《新闻前哨》2007,(11):71-72
"断点"是叙事学中的一个术语,通常理解为叙事中的一种省略或空缺。断点一般分成"暂时断点"和"永久断点"两种。"暂时断点"指叙述中设置悬念、倒叙、插叙等手法的运用;"永久断点"则指常理推断无法填充的空缺。电视专题片以画面语言为主,声音语言为辅,画面素材是否丰富、完整,很大程度上决定了能否将流畅的构思转化为生动的效果。但是,在实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