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0篇
  免费   0篇
教育   75篇
科学研究   1篇
体育   1篇
综合类   4篇
文化理论   1篇
信息传播   8篇
  2021年   2篇
  2020年   2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4篇
  2016年   4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11篇
  2013年   4篇
  2012年   12篇
  2011年   3篇
  2010年   3篇
  2009年   9篇
  2008年   10篇
  2007年   8篇
  2006年   4篇
  2005年   1篇
  2003年   1篇
  2002年   2篇
  2001年   3篇
  2000年   1篇
  1998年   1篇
  199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9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2 毫秒
61.
陈娜娟的散文充满思辨色彩。其中有生死之辨、情理碰撞以及对家园“有”“无”的体认。面对着这些二元的矛盾问题,作者不是在进行哲学的探讨,而是以她独特的生命体验,通过日常生活的叙写和感悟,完成对生命意义、情爱话题和人类家园的表达。读者也在其情感的冲击下,得到了心灵的洗礼和哲理的启迪。  相似文献   
62.
本文主要探讨在新闻时评创作中把握好"述与评"、"情与理"、"破与立"辩证关系的必要性和现实意义,并进一步探寻实现述评得当、情理交融、破立并举的基本路径。  相似文献   
63.
一、掌握好"上与下"和"情与理"的关系 "上"就是理解和执行国家的有关方针政策,认真执行上级的有关指示精神;"下"就是采用群众喜闻乐见的方式搞好思想政治工作,寓教于乐.只有把上级指示与具体实际结合起来,从人们的真实思想情况出发,探索生动活泼的形式和方法,贯穿于一人一事的具体工作之中,才能从根本上保证思想政治工作有深度、有实效.  相似文献   
64.
《牡丹亭》主人公杜丽娘被视为中国古代传统女性个性解放的代表。其实,在她的意识中,对情爱的追求和对礼教的坚持同时存在,正如她自己所说"鬼可虚情,人须实礼"。这种情与理的交叉与调和并不代表她是绝对反对传统礼教的。她的矛盾性格、情理的变化需要更为深入的理解。  相似文献   
65.
张抗抗的《沙之聚》是一篇优美的散文。她用极富表现力的文字,引领读者去感受自然之壮美,自然之伟力。在层进跌宕的叙述中,涌动的是感叹赞美之情,同时,带给人们情与理的思考。  相似文献   
66.
《绣襦记》为了让李亚仙和郑元和得以欢喜团圆,作者设计了皇帝赐婚的结局,将两人的结合变得合情合理.这种结局的设计无疑是情向理的屈从,情最终还要回归到理中,体现了两人的爱情与程朱理学的禁欲主义观念、封建社会的门第观念及婚姻观念之间的矛盾.故事在看似喜剧的外衣下,彰显出浓厚的悲剧性.  相似文献   
67.
梁衡的《壶口瀑布》意旨表达可谓匠心独运,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构思上,“点与面”的自然融合;选材上,“主与次”的巧妙搭配;立意上,“情与理”的有序升腾.这使得《壶口瀑布》具有了气大、理深、境高、意浓、趣雅、味美的特质,让读者深受启迪,回味无穷.  相似文献   
68.
在国家高等教育体制改革不断深入的今天 ,高校的思想政治工作出现了一些新情况和新问题 ,特别是其工作对象大学生主体意识增强 ,思想异常活跃 ,要求我们的思想政治工作者树立“以人为本”的观念 ,掌握情与理的辩证法 ,既坚持以情感人、以情动人 ,又坚持以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学生、改造学生 ,努力做到情与理的和谐统一。  相似文献   
69.
文章欲从苏轼理趣诗与魏晋玄言诗的关系以及苏轼理趣诗的“理”与宋理学的区别进行探讨,来对苏轼理趣诗进行界定。对苏轼具体的理趣诗作分析,知晓苏轼理趣诗是情、景、理三者的有机融合体。苏轼理趣诗的情与理的创作方式成为宋诗理趣诗的典范,也是理趣诗发展的一个重要里程碑。  相似文献   
70.
情与理     
没有黑暗,光明似乎并不可贵;没有光明,也不会有所谓的暗无天日。世间的万物皆是相生相克的,正如情与理,虽是彼此对立的存在,却缺一不可,互相衬托。从古至今,情与理之间究竟是何种关系,思想学界存在着很大的争议。狄德罗曾言,感情淡薄使人平庸,可见这位伟大的哲学家心中情感的分量。然而,笛卡尔这位我思故我在的数学家却认为,一个人若为情感所支配,就失去了自主权,必然难逃命运的宰割。事实上,他们的观点都不无道理,只有理而无情,无以得人心,只有情而无理,无以使人服,所谓“以情动人,以理服人”,正是这个道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