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011篇
  免费   54篇
  国内免费   60篇
教育   5454篇
科学研究   831篇
各国文化   10篇
体育   148篇
综合类   165篇
文化理论   23篇
信息传播   494篇
  2024年   60篇
  2023年   205篇
  2022年   122篇
  2021年   200篇
  2020年   198篇
  2019年   166篇
  2018年   85篇
  2017年   156篇
  2016年   194篇
  2015年   443篇
  2014年   823篇
  2013年   520篇
  2012年   559篇
  2011年   593篇
  2010年   545篇
  2009年   427篇
  2008年   519篇
  2007年   380篇
  2006年   244篇
  2005年   198篇
  2004年   95篇
  2003年   88篇
  2002年   91篇
  2001年   79篇
  2000年   72篇
  1999年   15篇
  1998年   14篇
  1997年   10篇
  1996年   7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3篇
  1993年   3篇
  1992年   3篇
  1991年   4篇
  1990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712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87 毫秒
971.
“审美鉴赏与创造能力”作为语文学科的核心素养 之一,已成为当下语文教学的重要任务及目标。而实现这一目 标的前提是培养并提高学生审美感知力。本文基于语言教学 的需要,试图以品味语言为切入口,以朗读为基本手段,探讨三 种不同的朗读教学模式来引导学生感知文章的美感。  相似文献   
972.
职务科技成果的产权激励通过对科研人员成果转化行为的作用,进而影响到组织的成果转化绩效。文章选取高校和科研院所科研人员作为实证研究对象,采用验证性因子分析和结构方程模型检验产权激励、政策感知、政策认知和科研人员成果转化行为之间的关系。结果表明,产权激励对科研人员的成果转化行为有显著正向促进作用;政策感知和认可在产权激励和成果转化行为之间起中介作用,事中产权激励对科研人员成果转化行为的选择倾向性更为显著。研究结果对职务科技成果产权激励以及科研人员的政策感知、政策认可与成果转化行为之间的关系机理,以及政策制度化提供了重要依据。  相似文献   
973.
在经济转型和社会发展进入新阶段,创新成为时代主旋律的大背景下,“如何激发员工创新行为”已成为当前企业人力资源管理实践最重要的问题之一。本研究从责任伦理的视角探讨了员工感知的社会责任(PCSR)对员工创新行为的影响机制。通过对671名的家族企业员工的调查研究发现:(1)PCSR会对员工创新行为产生正向的影响;(2)组织认同、工作不安全感和员工的工作投入在PCSR和员工创新行为之间起着重要的中介作用,PCSR通过影响员工的组织认同、工作安全感和工作投入进而对其创新行为产生影响;(3)本研究把PCSR分为内部和外部两个层面,并对比研究发现员工感知的内部社会责任对组织认同、工作投入和员工创新力的影响效应要显著大于员工感知的外部社会责任。本研究着眼于责任伦理的教化与感知,比较有创见性的提出责任伦理的感知和教化等软性因素是驱动创新的重要源动力和管理落脚点,丰富了关于PCSR领域的研究,也为管理实践中“如何调动员工的创新行为”提供了一个新的有益思路。  相似文献   
974.
基于差序格局理论和成就动机理论,构建差序氛围感知与员工创新绩效的概念模型.利用结构方程模型对353份员工调查问卷进行分析,结果表明:(1)差序氛围感知的3个维度——相互依附、偏私对待和亲信角色对员工创新绩效有显著正向影响;(2)个体学习能够显著正向预测员工创新绩效,并在相互依附、偏私对待和亲信角色对员工创新绩效的影响中...  相似文献   
975.
陈琳 《文科爱好者》2023,(6):112-114
新课标明确指出,审美感受是一切审美活动的基础,让学生通过语言内容和形式获得审美感受,可以引导学生进行审美创造,进而在精神上获得极大的满足感和愉悦感。基于此,小学美术教师在教学中要重视学生审美感知能力的培养,根据学生身心发展的特点,合理地设计和开展美术教学活动。文章重点分析小学美术教学中培养学生审美感知能力的现实意义,同时以山水画教学为例,探讨小学美术教学中培养学生审美感知能力的有效策略。  相似文献   
976.
零售业整体消费具有向更高体验层面发展的趋势。基于体验—情感—满意—忠诚的框架,构建偏最小二乘法的结构方程模型进行实证分析,结果表明:正向情感、负向情感和特色感知均对顾客满意,进而对顾客忠诚产生显著影响;各体验维度中,信任承诺和关联对正向、负向情感均有影响,而特色感觉、选择掌控影响正向情感,空间感觉、知识影响负向情感。可见,消费者对零售企业的满意度不只停留在服务质量评价层面,而有在购物过程中追求体验的趋势。因此,基于体验—情感—满意框架的模型比服务质量—满意模型更具预测优势。  相似文献   
977.
978.
共享经济行业可持续性评价的社会感知和客观绩效不一致将造成认知错位、投资误判和政策失效等结果。本文在线挖掘2017—2019年我国主要社交媒体上29 771条文本信息,并收集行业统计数据,综合测度共享经济行业的可持续性并比较其差异。研究发现:社会公众并不认为共享经济行业具有显著的总体可持续性,而且行业实际绩效展现的可持续性与社会大众认知截然不同。进一步发现:受限于主观认知能力,社会公众认为共享经济可持续性主要来自可观察到的行业外部经济和外部生态等维度,但客观绩效表明共享经济行业内部的经济和外部的技术优势才是其可持续性的重要支撑。此外,二者评价的差异在住宿与医疗等产能共享内部过程不易被大众观察的行业中最为突出。  相似文献   
979.
随着高等教育的快速发展,高校校园建设已逐渐向人性化、科学化的育人理念方向发展。在新的规划理念指导下,高校景观空间设计需要更加充分地发挥硬性实体环境的育人作用,潜移默化地影响大学生文化素质和精神文明建设。通过对环境心理学中感知体验和空间行为的研究,分析相关理论在高校景观空间中的应用,总结了在高校景观空间设计要素中运用环境心理学的意义。  相似文献   
980.
构建了大学实力与教育服务质量评价的理论模型,选取某重点高校A学院一至四年级共300名大学生进行了问卷调查.分析表明,学生对大学实力的感知与对教育服务质量的评价显著正相关.根据各个质量感知因子与感知实力的相关程度将22个质量因子分为三类:强敏感因子、弱敏感因子和迟钝因子.在以提高学生满意度为主旨的买践活动中,不同的大学可以根据自身实力状况选择不同的质量因子进行改进,以达到最佳效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