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16篇
  免费   0篇
教育   266篇
科学研究   8篇
各国文化   1篇
体育   2篇
综合类   4篇
信息传播   35篇
  2023年   2篇
  2022年   2篇
  2021年   4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5篇
  2017年   4篇
  2016年   3篇
  2015年   7篇
  2014年   16篇
  2013年   14篇
  2012年   16篇
  2011年   20篇
  2010年   22篇
  2009年   30篇
  2008年   42篇
  2007年   29篇
  2006年   20篇
  2005年   10篇
  2004年   15篇
  2003年   11篇
  2002年   5篇
  2001年   13篇
  2000年   10篇
  1999年   10篇
  1998年   2篇
  1994年   2篇
  199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1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91.
《曹刿论战》是《左传》中的名篇。其记载的齐鲁长勺之战是我国历史上以小胜大、以弱胜强的著名战例。弱小的鲁国能战胜强大的齐国,其功首推曹刿。曹刿的取胜之道就是"知己知彼,百战不殆"。请先看曹刿的"知己"1.知肉食者"鄙",挺身而出从曹刿和乡人的对话中可以看出曹刿对这次战争已有深远的考虑,对统治者的鄙陋也有认  相似文献   
92.
美国华裔作家汤婷婷利用"误读"的策略在她的三大代表作《女勇士》《中国佬》《孙行者》中对中国传统文化进行解构和建构,从而达到她成功书写美国华裔文学、努力实现各民族文化的融合和世界和平的梦想。她的作品备受关注却也引起极大的争议,从而引发了著名的"赵汤论战"。汤婷婷通过有力的反击力证"误读"是她文学书写的一种方式,中国文化是她得以仰仗的文学创作的资源。  相似文献   
93.
在20世纪中国现代思想的探索发展进程中,1923年的科学与玄学论战是继五四之后又一场关涉对中西方文化不同认识和抉择的学术思想论战。笔者认为在学术层次上科学派虽然取得优势,但在哲学层面上科学与玄学的认识论相互对峙,不容相互代替;科玄论战的实质依然是中国学术思想界面对西学东渐问题所产生的意识形态分歧,这场论战展现的是东西方不同人生信仰的操持及发展路向。  相似文献   
94.
《曹刿论战》一一直是初中课本的传统篇目,是初中言经典作品之一一。其原因不仅在于它只用:二百二十二:个字,就完整地记叙了长勺之战的过程,表现了曹刿的远见卓识,更重要的是它让主要人物曹刿的形象深深烙在了读的心中:运筹帷幄,决胜千里,亲临战场,从容指挥。正是由于曹刿在政治上的远见卓识和军事上的指挥才能,弱小的鲁国才战胜了强大的齐国,创造了中国历史上名的以少胜多的战例。近来再教这篇课,我总觉得对《曹刿论战》一的人物分析不够全面。我认为长勺之站的首功应归于那位虚心纳谏、从善如流、知人善用的鲁庄公。下面我们一起探讨《曹刿论战》中有关鲁庄公这个人物形象的几个闪光点。  相似文献   
95.
20世纪初期,中国政治思想界发生了两次关于社会主义问题的重要论争.梁启超积极参与其中,并就在当时的历史背景下中国能否进行社会主义实践这一问题提出了自己的主张.尤其是在20年代的第二次论争中,梁启超在提出自己的"社会主义"见解时对中国国情的关注,对包括苏俄在内的外来势力对中国利益的可能侵害的防范,以及国人在"走俄国人的路"的政治选择下如何坚持国家民族利益所提出的意见,是有启发价值的.  相似文献   
96.
《中学语文教学》2007年第12期刊载了杨向东先生题为《“肉食者”≠食肉者》的文章(以下简称杨文),认为苏教版课标本初中《语文》九年级(下册)《曹刿论战》中“肉食者”的注文不妥,不应把“肉”视为专供人们食用的动物之肉,“‘肉食者’可以译作‘就鼎吃食的人’”。  相似文献   
97.
在一次高三复习公开课上,笔者讲评一份高考模拟试卷,其中的文言阅读题材料出自《史记·刺客列传》,传主是用匕首劫齐桓公求返鲁地的曹沫。我即兴联系初中课文《曹刿论战》,告诉学生曹沫就是曹刿。在评课活动中,听课的老师们对我的"曹沫即是曹刿"一说颇为怀疑。他们说,"曹刿"和"曹沫"写法不同,两人的表现也不一样,一个足智  相似文献   
98.
巴洛夫与福斯特两位学者的职业教育思想分别代表了战后世界各国职业教育发展的两种不同思路。对两者主要的职业教育思想进行比较分析,并结合我国农村职教的实情,批判地吸收两种理论的合理内核.可以促进我国农村职教健康、持续的发展。  相似文献   
99.
晚清以来,中国同时遭遇心灵秩序、政治秩序及文化秩序的危机,民国知识分子上接晚清余绪,经受着以上三种危机意识.张君劢既是民国史上著名的政治活动家,被誉为"中华民国宪法之父",同时又是新儒家代表.在那样的时代情境中,他试图上接阳明心学之传统,同时移用西方康德哲学的资源,以求在新时代中开辟出知识分子心灵安顿的局面;而在政治思想方面,他同时受到了英美宪法理论与黑格尔伦理国家思想之影响,试图在中国嫁接出一套新的宪法与国家理论,期望以此消弭当时的政治争议.通过考察思想史脉络中的张君劢,可以体察到那一代知识分子身处中西与古今之争背景下的深刻的思想困境.  相似文献   
100.
中学语文课本《曹刿论战》一文中有这么一句:“下视其辙,登轼而望之。”与之配套的参考书以及其它教学参考资料,甚至是不少辞书,都是这样翻译的:“(他)下车看了看地上齐军的战车滚过留下的痕迹,又登上车前横木遥望齐军撤退的情况。”笔者认为这样翻译可能是出于一种从众心理。我们还可以这样翻译:“(他)向下看了看地上齐军的战车滚过留下的痕迹,又登上车前横木遥望齐军撤退的情况。”理由有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