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0篇
  免费   0篇
教育   2篇
科学研究   1篇
信息传播   27篇
  2022年   2篇
  2021年   10篇
  2020年   3篇
  2019年   4篇
  2018年   3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3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6 毫秒
21.
融合媒体时代的到来,标志着我国的媒体行业正式进入一个新的环节,在这一时期,传统的媒体行业遭受了巨大的冲击和挑战,因此纷纷开始对信息的采集方式、播报方式等进行转变,其中报社记者更是应该正确看待融媒体带来的优势,不断地优化自身的采访技巧和语言交流技巧,保证采访能达到目的以及新闻采集的质量。因此本文针对融媒体时代报社记者该如何提升语言交流技巧进行简单的分析,希望能起到一定的参考意见。  相似文献   
22.
<正>我认真地拜读过高级记者、曾任河南日报驻安阳市记者站站长李根林老师的新闻专著,细细品味过他的回忆录,但近日当看到他即将出版的画传《一路走来》的电子稿时,我再次被深深地触动了。  相似文献   
23.
廖玉秀 《新闻传播》2018,(15):108-109
21世纪随着互联网技术的快速发展以及多媒体环境的推广,对传统的报纸媒体带来了很大程度的挑战,面对整体的行业发展趋势以及信息传播手段的改变,给报社记者的工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报社记者作为报社行业发展的重要角色,是推动报社行业发展和创新的关键,本文以此为研究背景,有效研究报社记者所应该具备的工作技能和职业素养,客观论述新媒体环境下报社记者工作中所存在的不足和问题,并在此基础上,对新时期报社记者的技能与职业素质提升提出科学的发展建议。  相似文献   
24.
正新闻舆论监督报道,对媒体自身来说是一把"双刃剑",报道得好,方法得当,监督到位,则受人尊敬、称赞和佩服;否则,不仅不能充分发挥监督的作用,反而损害媒体的公信力,甚至难以从官司中抽身。如何把新闻舆论监督报道做好、做出实效,方法多样,形式多种,关键就看以什么样的态度和方法来操作。本文以《武陵都市报》2013年开展的"新闻啄  相似文献   
25.
基于国家提出的互联网强国理念,新闻媒体作为具有特殊社会服务功能的机构,必须对相关政策与指导思想给予积极的反馈与响应。报社作为新闻媒体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需对报社记者的采访形式进行大胆的创新。即科学融入融媒体平台,实现采访形式的拓展。以大数据形式进行社会调研,强化采访主题的深度。基于线上与线下混合式采访形式,提高受众覆盖面。  相似文献   
26.
郭彬 《采.写.编》2021,(11):62-63
随着各类新兴媒介与传统媒体的不断发展融合,融媒体时代大幕已经开启.在这一时代背景下,传统报刊媒体受到了各类新媒体的冲击和影响.传统报社记者只有坚守应有的职业道德和职业素养,并且创新采编理念和采访思路实现完美转型,才能适应融媒体时代的媒体市场激烈竞争环境.鉴于此,笔者在本文针对融媒体时代记者的坚守与转型进行一定系统化分析和探究,并且提出一些合理化应对策略与建议,以供参考.  相似文献   
27.
为了确保采访工作能够顺利展开,使报道的质量切实得到保证,现阶段很多报社记者都加强了针对如何提升采访有效性等相关问题的研究,并取得了十分显著的成绩.本次研究中,文章就具体探讨了报社记者如何寻找和亲近采访对象,针对相关问题提出了一系列的解决策略.  相似文献   
28.
融媒体时代背景下,提升报社记者采访能力和技巧,可以让报社记者更好适应媒体行业日新月异的变化,做好融媒体时代下相关工作.同时,融媒体时代,对于报社记者能力的提升提出新要求,这也需要结合报社记者提升采访技巧的必要性,合理了解报社记者在提升采访技巧方面的困难,然后寻找报社记者提升采访能力的策略,从而促进报社记者采访工作在融媒体时代下的与时俱进发展.  相似文献   
29.
融媒体时代的到来,为报社行业的发展带来了更多的机遇和挑战,报社记者应当根据融媒体时代的特点,进行自我采访技巧的提升,以便帮助报社行业快速适应融媒体时代的发展.本文主要浅析报社记者在融媒体时代发展中面临的困难,并提出提升采访技巧的方法,希望为报社记者能力提升,提供一定的参考建议.  相似文献   
30.
融媒体时代下,传统新闻机构面临着较大的媒介压力,融媒体有效提升了信息内容传递速度,并拓宽了信息内容传递范畴,延伸了社会大众的视野。本文以融媒体基本概念与报社记者采访特征入手,分析融媒体时代下报社记者采访面临的新要求,提出报社记者采访技巧的有效应用对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