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89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1篇
教育   24篇
科学研究   1篇
体育   161篇
综合类   2篇
信息传播   2篇
  2021年   1篇
  2018年   3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8篇
  2013年   2篇
  2012年   5篇
  2011年   3篇
  2010年   4篇
  2009年   8篇
  2008年   4篇
  2007年   17篇
  2006年   16篇
  2005年   63篇
  2004年   26篇
  2003年   23篇
  2001年   1篇
  2000年   4篇
排序方式: 共有19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01.
范海彪 《精武》2004,(4):32-32
蹬腿属直线性腿法,是泰拳中的主要腿法,是泰拳师在实战中经过千锤百炼所得之精华。泰拳史上擅长蹬腿者众多,最著名者有20世纪50年代的“踏面将”蓬猜、20世纪70年代的“泰南慧星”乃佛和20世纪80年代的“穿心腿”沙玛。  相似文献   
102.
柳德恩  清泉 《武当》2005,(6):33-35
动功八式是戚家拳的第二层功夫,主练腰身,并以腰身带动四肢,实现“主宰于腰”。虽以练功为主,亦隐技击之用。今一并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103.
戳脚八母腿     
张洪国  杜新春 《武当》2007,(8):34-36
《戳脚拳论·腿有八法说》云:腿法练好,五行则顺,六合则对……腿法有八,即提腿,圈腿,掀腿,点腿,摆腿,插腿,踢腿,蹬腿。《戳脚拳论·练拳秘钥》曰:拳者,权也——万不可泥于死手,而又不可擅离老母。何则?盖拳中之变化无穷,千变万化须由母生。戳脚的腿法丰富,招式数以百计,但均由以上八种基本腿法衍生而来。故,此八种基本腿法又被称为"戳脚八母腿"。  相似文献   
104.
广武慧 《武当》2005,(8):14-15
一、源流真人辽东懿州人,名全一,又名君宝,号三丰,史称宋末元初生人。生有异质,龟形鹤骨,大耳圆目,身高七尺余!修髯如戟,顶作一髻,常戴偃月冠,一笠一衲,寒暑御之,不饰边幅,人皆曰为邋遢,所啖升斗辄尽,或辟谷数月自若,书过目不忘,游处无恒,或云一日千里。洪武初,至太和山(武当山之古名),结庵玉虚宫,自行修炼,洪武廿七年,复入湖北武当山,与乡人论经典,孜孜不倦。一日在室内读经,有鹊在庭,其  相似文献   
105.
刘茂盛 《精武》2005,(5):40-40
太极拳属中华武术的范畴,也可以说是中国医学的组成部分之一。通过练习太极拳可以达到祛病、养生、延年益寿的目的。  相似文献   
106.
散打运动,是一项快节奏、强对抗的竞技项目。它不仅要求运动员具有较强的应变能力,而且还应具备较强的动作运用能力。在日常训练或比赛中,经常出现一些运动员在激烈对抗中,做不出有效的技术动作或完整的动作组合。通过调查得知,除去运动员的心理因素外,主要原因在于运动员掌握动作的熟练性不够,没有达到紧张激烈、瞬息万变的竞赛要求。本人通过近几年的实验和研究,  相似文献   
107.
佛山咏春拳作为南派传统武术的著名拳种之一,具有招式多变、运用灵活、出拳弹动、短桥窄马、擅发寸劲等特点。套路主要有小念头、寻桥和标指三套拳及木人桩,对抗训练为藕手。  相似文献   
108.
刘德明 《武当》2005,(6):7-9
六、青龙摆尾右脚稍后退,体右转,右手持剑用力向下向上挖,提剑于肩上,剑尖向左下,目视剑尖(图48)。右脚向前跨大步,上体前俯,右剑经上向体前下劈,持剑于腰际,左剑指前指,目视前下方(图49)。左脚稍前拖,猛左后转身,提右膝,右剑向右猛刺,目视剑尖(图50)。左转身,右脚南侧落地,右剑上举体前下劈,持剑于腰际,左剑指指向东方,目视东方(图51)。  相似文献   
109.
殷光远 《武当》2005,(6):14-15
太极拳的单腿支撑动作,在陈、杨、孙、吴、武式传统太极拳及社会上广大中老年人演练的竞赛套路中,都有单腿(左或右)支撑的运用,而单腿支撑的好和否,则直接影响整个套路的舒展大方、美观、健身及技击效果。现仅以传统杨式太极拳及以传统杨式太极拳为基础创编的40式竞赛套路和24式简化太极拳竞赛套路,谈谈如何掌握练单腿支撑的稳定性。修练单腿支撑的稳定,首要的是加强底盘功夫的锻炼,如一代太极拳大师李雅轩师爷所教导:"两腿如厢底下之大盘簧,要有很大的松弹力;又如载重之舟,漂浮于江面,沉重而又有动荡的样子,所谓动荡不是自动,而是水涛之动而  相似文献   
110.
光侠 《武当》2005,(6):29-30
"四两拨千斤",最初见于王宗岳的《太极拳论》的"打手歌"。其中有:"任他巨力来打我,牵动四两拨千斤"之句。这里的"四两"与"千斤",不是数学中的量词。也就是说,不是过去十六两为一斤的"四两"和"千斤"。更不是现在的500克为一市斤的"125克"。岂能有125克拨动500000克(千斤)之理!"四两"与"千斤"是个哲学概念,是以少胜多,以弱胜强,"实而备之,强而避之",以柔克刚,彼与己相对立的敌我关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