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916篇
  免费   3篇
  国内免费   8篇
教育   2591篇
科学研究   114篇
各国文化   2篇
体育   93篇
综合类   75篇
文化理论   6篇
信息传播   46篇
  2024年   6篇
  2023年   12篇
  2022年   21篇
  2021年   25篇
  2020年   19篇
  2019年   24篇
  2018年   11篇
  2017年   37篇
  2016年   50篇
  2015年   82篇
  2014年   202篇
  2013年   180篇
  2012年   209篇
  2011年   231篇
  2010年   202篇
  2009年   210篇
  2008年   183篇
  2007年   196篇
  2006年   137篇
  2005年   154篇
  2004年   168篇
  2003年   166篇
  2002年   119篇
  2001年   108篇
  2000年   117篇
  1999年   18篇
  1998年   13篇
  1997年   10篇
  1996年   4篇
  1995年   6篇
  1994年   4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1篇
  199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92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51.
侯鹏 《中国德育》2004,(1):20-22
关心儿童莫过于关心其成长。少年儿童的成长过程是充满希望的过程,是行动的过程。没有行动,无以彰显成长的意义和进程;没有行动,也无法实现个人的理想。人的希望存在于少年儿童的甜蜜梦想之中,也写在成长过程中的每一个行动上。  相似文献   
52.
谈加强大学生的挫折教育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当代大学生面对挫折往往表现出抗争、攻击、冷漠、焦虑、消沉、固执、退化等不良反映,高校学生工作者,应帮助大学生对挫折正确归因,引导大学生正确认识挫折,优化环境氛围,宽容受挫者的不良行为,加强对他们的挫折教育。  相似文献   
53.
五四宪法的颁布为新中国公民权利理论与实践的发展提供了强大的法律基础。新中国公民权利理论与实践的开局是好的。但是,从1957年夏起,新中国的法制建设却急转直下,而到了文化大革命,公民权利的破坏更是到了令人发指的地步。公民权利之所以在1957年以后受到严重的挫折,并不是偶然的。这与当时的社会历史状况有着密切的联系,究其原因主要在于三点:即人治思想的泛滥,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以及淡薄的法律意识。  相似文献   
54.
现在舆论普遍倡导的赏识教育,是只能说“好”,不能说“不”。我认为赏识教育应该肯定表扬和鼓励,但也不能否定批评和惩罚。如果一味地用“精彩极了”的方式来肯定学生,是一种不负责任的评价方式,对于犯了错误的学生,我们应该实事求是地用“糟糕透了”来评价。这样一可以防止学生“甜果子吃多”产生自高自大的心态;二可以引导学生不犯或少犯错误。一句话:教育学生,鲜花要插,荆棘也不可不栽。下面结合教学实践谈一谈我的一些粗浅的做法,不当之处敬请批评指正。  相似文献   
55.
何帆 《成长》2007,(10):19-21
才智平车的人却往往成就更大,金庸小说中的郭靖就是一个例子。 郭靖憨厚质朴,但懂得用功不辍,也把握得住善恶的界限,有这两条,就有了后来的郭大侠。像小龙女、周伯通之类的人物,智力固然卓异。但也有其木讷、天真的一面。像杨过这样飞扬洒脱、聪明外溢的,如果不是受尽挫折、性情大变,估计必然是泯然众人矣。[第一段]  相似文献   
56.
游宇明 《师道》2003,(9):42-42
我住的是一栋老式公寓,公寓的下水道非常狭窄,杂物稍稍多一点就会堵塞。上个星期,下水道的出口又堵了,结果一楼人家的厨房成了一片水乡泽国。两个小时后,单位派了人疏通管道,危机才得以解决。每次谈起这件事,大家都是一副不堪回首的神情。水需要入口,没有入口,我们就不能保证生活的品位。水也同样  相似文献   
57.
在成长的道路上,我们每一个人心中都有自己的梦,但是在把梦想变为现实的过程中,我们会遇到许许多多的困难和失败。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但我们始终坚信:挫折并不可怕,可怕的是没有战胜挫折的信心和勇气。  相似文献   
58.
59.
挫折教育已日益受到多方面的重视,但据相关资料的显示,作为挫折教育真正受益者的学生对此却抱有排斥态度及对立情绪。结合近几年挫折教育的实践,本文以为挫折教育的论述还仅仅停留在教育理论阶段,挫折教育在具体实施过程中还缺少必要的心理理论作指导,出现了很多的教育误区。  相似文献   
6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