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26402篇
  免费   1762篇
  国内免费   836篇
教育   150472篇
科学研究   37340篇
各国文化   310篇
体育   3547篇
综合类   5330篇
文化理论   1879篇
信息传播   30122篇
  2024年   899篇
  2023年   3925篇
  2022年   2404篇
  2021年   3882篇
  2020年   4494篇
  2019年   5283篇
  2018年   2834篇
  2017年   4822篇
  2016年   5614篇
  2015年   7194篇
  2014年   14904篇
  2013年   14337篇
  2012年   16540篇
  2011年   17858篇
  2010年   15210篇
  2009年   14337篇
  2008年   16675篇
  2007年   13296篇
  2006年   10857篇
  2005年   9920篇
  2004年   10544篇
  2003年   10692篇
  2002年   8574篇
  2001年   6881篇
  2000年   4706篇
  1999年   1082篇
  1998年   350篇
  1997年   218篇
  1996年   205篇
  1995年   139篇
  1994年   81篇
  1993年   62篇
  1992年   59篇
  1991年   43篇
  1990年   31篇
  1989年   38篇
  1988年   2篇
  1987年   2篇
  1986年   4篇
  1955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51.
对学生进行创新意识、创新能力的培养,必须处理好主导与主体、"接受"与"质疑"、逻辑思维与创造性思维三方面的关系.  相似文献   
952.
研究性学习是指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从自然、社会和生活中选择和确定专题进行研究,并在研究过程中主动地获取知识、应用知识、解决问题的学习活动。它以转变学生的学习方式为出发点,以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为目标。要完成这个目标,不仅需要改变长期以来教师的教学方式和学生的学习方式,而且作为班集体管理者的班主  相似文献   
953.
954.
自2001年7月起,基础教育新课程改革实验在全国范围内深入而扎实地开展,大港区有幸代表天津市承担国家级实验区的艰巨任务,我们深感责任重大。经过一个多学期的实验,我们有了一些体会和思考。一、提高认识,转变观念,是搞好课改的前提思想观念是行为的先导。只有思想认识到位,才能做到行动到位。提高认识,转变观念,是开展课改实验工作的前提。课程改革实验是一次深刻的教育观念的革命。新课程集中体现了新的教育思想和教育理念,是落实培养目标的施工蓝图,是组织教育教学活动的最主要的依据。新课程改革的突出特点是:调整培养目标…  相似文献   
955.
就如何充分利用现代网络功能来促进各级政府机关的公关活动进行了探讨并提出建议.  相似文献   
956.
创新与体育教学中的创新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一、创新和体育教学中的创新的概念及其区别体育教学中的创新就是指在创新教育思想指导下,在体育教学中,体育教师创造性地对教学观念、教学内容、教学形式和教学评价不断充实和完善,营造快乐、和谐的教学氛围,有效地激励学生以创新的姿态进行探究性的学习,从而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并实现师生的共同发展。其基本特征就是推陈出新,改变过去体育教育千篇一律、一成不变、徘徊不前的教学模式所带来的弊端;引导和激发学生学习体育的积极性、自觉性和主观能动性。体育教学中的创新是一般意义上创新的一种形式,是创新在体育教学…  相似文献   
957.
新世纪高校德育工作必须在继承优良传统的基础上,着力从观念创新、模式创新、内容更新入手,坚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能于实践,开拓创新。  相似文献   
958.
959.
960.
推进教育创新对完善国家创新体系具有先导性、前瞻性和基础意义。教育创新涉及教育的各个层次、诸多方面。包含有教育观的创新、教育体制的创新、教育内容的创新、教育方法和手段的创新等。实施新世纪教改工程计划,培养杰出人才,需要全面推进教育创新。首先是教育理念的创新。要把重点大学作为知识传播与创造的基础,树立以人为本和终身学习的思想,在大学里教给学生最基本的理论、技能、方法,在教学模式、培养方案设计、培养目标等多方面不断创新。其次,在教学内容与方法上不断创新,在教学机制和体制上不断创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