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4994篇
  免费   14篇
  国内免费   40篇
教育   13286篇
科学研究   347篇
各国文化   66篇
体育   335篇
综合类   173篇
文化理论   35篇
信息传播   806篇
  2024年   32篇
  2023年   157篇
  2022年   91篇
  2021年   166篇
  2020年   216篇
  2019年   210篇
  2018年   93篇
  2017年   185篇
  2016年   274篇
  2015年   634篇
  2014年   1417篇
  2013年   862篇
  2012年   1073篇
  2011年   1368篇
  2010年   1186篇
  2009年   1148篇
  2008年   1422篇
  2007年   1051篇
  2006年   721篇
  2005年   702篇
  2004年   382篇
  2003年   376篇
  2002年   344篇
  2001年   270篇
  2000年   389篇
  1999年   69篇
  1998年   42篇
  1997年   39篇
  1996年   29篇
  1995年   29篇
  1994年   25篇
  1993年   14篇
  1992年   12篇
  1991年   8篇
  1990年   2篇
  1989年   8篇
  1986年   1篇
  198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43 毫秒
31.
教学目标:1.通过艺术欣赏、表演、绘画、制作等活动形式,让学生表达对钟表的喜爱之情,感受到时钟与生活、学习之间的密切关系,从而懂得珍惜时间。(人文主题)  相似文献   
32.
文章介绍了序言的有关知识与作用;评述了我国著名语言学家、语文教育家张志公先生生前所写的最后一篇体现“文道统一”观的序言——《小学生规范字典序》。  相似文献   
33.
陈如松 《编辑学报》2003,15(1):45-46
近年来国内编辑方面的论文存在题名与内容不相符合的问题,主要有8种表现形式。  相似文献   
34.
《汉语文古籍机读目录格式使用手册》探微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就古籍著录在使用《手册》过程中如何处理集部140字段,附录、附刻文献及其著录问题以及连接字段使用时的注意事项诸问题作一深入探讨。  相似文献   
35.
本文对修辞的源流及其变化作了详尽的论述,并认为修辞这个词用法比较灵活,它的含义往往随着语境的变化而具有多义性。从词性上讲,它可作动词用,也可作名词用。从含义上来讲,它有时指修辞活动,有时指修辞规律,有时指修辞现象,有时指修辞科学,有时指修辞方式。从修辞研究的对象来讲,修辞是篇、章、句、词的系统,修辞并不是“修词”,而是“修文”;当然它也包括修词、修句、修段。修文包括言语因素;同时,也包括一些非言语因素,如语境、语体、风格等。  相似文献   
36.
唐惠忠 《语文知识》2004,(3):37-37,41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4题。一种冠状病毒的样本(取自一位死于多伦多的患者肺部,重量只有百万分之一克)在全球对抗“非典”的战斗中起到关键作用。温哥华不列颠哥伦比亚癌症研究局基因组科学中心的20位科学家组成的攻坚小组连  相似文献   
37.
适用民诉法审理案件前,准备工作很关键,尤其是明确被告提出答辩状,这一环节将利于指导双方当事人举证,依职权调查取证,开庭准备充分,减少开庭审理次数,提高办案率,对庭审工作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38.
傣文史书《勐果占壁及勐卯古代诸王史》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云南是一个多民族的边疆省,共有二十四种少数民族,占全省总人口的三分之一,分布地区占全省总面积三分之二以上。自古以来,云南各族人民开拓着祖国西南边陲,创造了悠久的民族历史文化,留下了卷帙浩繁的古籍,成为中华民族文化遗产宝库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少数民族古籍包括历史  相似文献   
39.
随着新课程标准的实施,其基本理念对近几年数学命题的改革产生了重大的影响。新课程标准下的初中数学教材删去了部分原有知识,增加了图形运动的内容,使数学更贴近生活,解题方法更灵活多变。在这一理念的引导下,近几年,各地中考和模拟考加大了这方面的考查力度,这一部分的分值比前两年大幅度提高。[第一段]  相似文献   
40.
进入20世纪后,在西方哲学及文学思想的影响下,“文”与“道”之间的承载关系一度成为文学以至社会发展的阻碍,因此一度成为怀疑、批判、消解的对象,“文以载道”更是被很多人看成文艺思想的槽粕。文学艺术本身追求形式的审美自由,但完全丢弃了对“道”的承载,文学艺术并不能获得得审美的绝对自由。文与道之间的紧张对峙关系应该作为一个历史现象,予以辨证的看待和分析,从而重新构建二者的和谐共处之关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