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01789篇
  免费   552篇
  国内免费   832篇
教育   206962篇
科学研究   15812篇
各国文化   4680篇
体育   13904篇
综合类   10392篇
文化理论   6477篇
信息传播   44946篇
  2024年   1302篇
  2023年   5110篇
  2022年   3077篇
  2021年   4220篇
  2020年   4586篇
  2019年   4923篇
  2018年   2531篇
  2017年   4554篇
  2016年   5798篇
  2015年   10225篇
  2014年   24140篇
  2013年   20456篇
  2012年   24246篇
  2011年   24927篇
  2010年   21468篇
  2009年   21238篇
  2008年   23970篇
  2007年   18782篇
  2006年   14267篇
  2005年   12176篇
  2004年   12687篇
  2003年   11875篇
  2002年   8864篇
  2001年   6847篇
  2000年   4817篇
  1999年   1709篇
  1998年   1070篇
  1997年   875篇
  1996年   654篇
  1995年   518篇
  1994年   357篇
  1993年   234篇
  1992年   231篇
  1991年   179篇
  1990年   99篇
  1989年   76篇
  1988年   7篇
  1987年   10篇
  1986年   4篇
  1985年   6篇
  1983年   8篇
  1957年   11篇
  1956年   1篇
  1955年   1篇
  1950年   37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90 毫秒
991.
992.
993.
正像文学艺术的创作离不开文艺理论的指导和文艺批评的点拨一样,电视作为一种新兴文化,一种综合文化,它同样也需要与之相应的电视文化批评。这是人类文化实践活动的经验,也是一切艺术创作的规律。尤其是在时代变革、体制转轨、中国已经加入世界贸易组织的今天,一种积极、健康而富有活力的电视文化批评,既是社会的需要,也是电视自身发展的需要。改革开放二十多年来,我国电视事业取得了相当大的成就。电视从一个不太引人注目的媒介变成了家喻户晓,至关重要,不可或缺的媒介。我们用二十年的时间走完了发  相似文献   
994.
995.
《新闻出版交流》2002,(4):35-36
图书的选题越来越重要,几乎到了决定图书命运的地步。《中国新闻出版报》(2002年4月6日第3版)刊发了王凌云同志的文章《图书选题根植何处》。他对这个热点问题提出具体意见:细分读者细分市场出版作为一种朝阳产业,随着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可谓日新月异。仔细考察当今的出版业态,就会发现出版自身悄悄地发着变异。就出版模式而言,与以往相比,也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这种变化一个最明显的特征是,图书的先期筹备、论证成为一切出版活动重头戏,这便是选题策划。大,诚的素出时特现,选题策划成为出版的主要源头,这是近年来才…  相似文献   
996.
社会主义的出版事业要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和物质文明建设服务,因此,要求出版活动要将社会效益放在首位,实现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的结合。从理论上说,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出版物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应该是一致的。出版物适应社会需要,出版物就有社会效益,同时出版商也就有经济效益;不适应社会需要,出版物就没人购买,也就谈不上社会效益,更谈不上经济效益。因此,没有社会效益好而经济效益不好的出版物,也没有经济效益好而社会效益不好的出版物。但是从另一角度看,这种理论就不一定通行。经济效益是单一的,可以用数量来表示,社会…  相似文献   
997.
998.
报纸作为最早出现的新闻媒体,虽然经受了广播、电视和网络传媒的挑战,仍然能在激烈的媒体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创新意识在其中起了十分重要的作用。面对新世纪的新闻竞争,都市类报纸要想赢得读者,扩大市场份额,在创新过程中要防止陷入以下误区,才能形成自己的独特风格和内在魅力。 一、谨防一味模仿陷入迷失误区。 江泽民同志说过:“一个没有创新能力的民族,难以屹立于民族之林。”同样,一个没有创新能力的新闻媒体,难以在众多媒体激烈竞争之中立于不败之地。众多的都市报纸正是基于这种创新理念,立足于创新,办出自己的风格特色…  相似文献   
999.
外国媒体的受众意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眼下,有两件事强烈刺激着国内的媒体市场:其一,面对WTO带来的机遇,是合作还是回避?其二,面对改扩版、新创版的运作,是按部就班还是善于创新?这里编译介绍了美、英、德、日等国家媒体树立受众意识的成功经验,希望国内媒体能有所借鉴,产生裨益。美国:新闻顾问开药方在美国,地方电视台的新闻五花八门,颇具特色,已成为最赚钱的电视节目。地方台的新闻无论从内容还是形式上看,与三大电视网的新闻都截然相反。地方台采取的一个重要策略是,聘请新闻顾问──他们称之为“医生”。每位“医生”为电视新闻“看病”、“下药”──告…  相似文献   
1000.
常庆 《当代传播》2002,(5):50-52
传播学奠基人之一卢因(Kurt Lewin)在1947年发表的关于家庭购买行为的一篇文章中指出:“信息的传播网络中布满了把关人。”许多学者受此启发,研究后认为,“把关人”能够控制信息在信道里的流通,“他们可以扣压信息、构成信息、扩展信息或重复信息。”这就是说,在一切信息的采集、制作过程中,每一位传播者都起着把关、“过滤”的作用,同时这也很好地体现了“把关人”理论对传播者在整个传播流程中的地位的重视。50多年后,人类信息传播的方式及内容发生了巨大的变化,特别是互联网在当代新闻传播中的广泛应用,“把关人”理论是否还能站得住呢?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