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69篇
  免费   1篇
教育   635篇
科学研究   7篇
各国文化   4篇
体育   2篇
综合类   15篇
文化理论   2篇
信息传播   105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9篇
  2022年   8篇
  2021年   4篇
  2020年   5篇
  2019年   9篇
  2018年   8篇
  2017年   12篇
  2016年   12篇
  2015年   24篇
  2014年   50篇
  2013年   55篇
  2012年   64篇
  2011年   74篇
  2010年   53篇
  2009年   59篇
  2008年   57篇
  2007年   53篇
  2006年   46篇
  2005年   42篇
  2004年   28篇
  2003年   28篇
  2002年   15篇
  2001年   18篇
  2000年   9篇
  1999年   2篇
  1998年   2篇
  1997年   5篇
  1996年   6篇
  1995年   7篇
  1994年   2篇
  1992年   1篇
  1991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77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21.
媒介文学生产的物化产品可以称之为"文学性媒介文本"。开展文学性媒介本文研究是当代媒介文学生产论研究的重要课题。文学性媒介文本可具体展开为"作者的文本"、"传播者的文本"和"读者的文本"等不同形态,不同形态中各级媒介都处于基础地位,构成了该文本的本体性要素。文学性媒介文本中的媒介要素具有内在于文学本身的审美价值。  相似文献   
22.
近几年,在教育教学中出现了一种现象:学生愈来愈不爱学语文了,并且年龄越来越趋向小龄化。过去学生厌倦于学语文,大都出现在中学段,这尚有理由可解释:中学有升学压力,繁重的课业负担下,学生对各门学科都鲜有兴趣。而现在厌倦语文学科的现象竟然出现在小学阶段,与此形成鲜明对比的是,学生课外阅读  相似文献   
23.
作文中的真实性包括当下性生活真实性和经验性艺术真实性,而作文中的文学性则是指作文中的经验真实性、艺术真实性,而非生活真实性。  相似文献   
24.
本文以中等职业教育国家规划教材<哲学基础知识>的内容为例,探析如何在哲学课堂教学中充分体现哲学课堂教学的"五性":即历史性、文学性、通俗性、幽默性和兼容性.  相似文献   
25.
在中国当代坛上,张承志、北村以他们作品中含有较多宗教因素而给中国当代学和当代人语境带来了一些新气象。不过,如果从“学性”的维度上去审视,他们的创作却似乎有着不少的弊端。本主要从宗教与学的关系方面,就两位作家的精神诉求对他们学创作的内在影响作了考察分析,从“学性”之维尽量客观地对他们的创作进行了评估,并就宗教与学的内在结合上提出了一己的看法。  相似文献   
26.
过去的几年里,“文学性”这个概念成为文学研究的一个焦点。其考察大致形成了两个派别的观点,一派被视为本质主义的,例如“纯文学”的概念就是本质主义观点的派生物;一派被视为非本质主义的,认为所谓的本质仅仅是一种幻觉。前者处理的问题较为简单,后者却是将自己置于不尽的问题之流中。与此相关,文学研究的成果是一种知识。知识具有多种形态,科学知识仅仅是一种形态,文学研究以及其他人文学科的研究显示的是另一些知识形态的意义。文学研究时常出现从概念定义出发来衡量具体的文学现象,而文化研究很大程度上就是用具体的分析抵制形而上学的理论趣味。联系后殖民理论来分析中国古代文论的现代转换问题:援引西方的术语范畴可以阐释民族文化的特征,甚至成为反击文化殖民的手段。如果中国古代文论的概念、命题无法企及现今的理论高度,或者远远地游离于现今的历史语境,那么,这种理论就无法承担“现代转换”的使命。  相似文献   
27.
特写这种似乎介于文学与新闻之间的作品,与一般新闻作品的不同就在于,它是在忠实于事实的基础上,更形象地反映客观事实。本文就特写在进行文学性描写时应注意的几个方面的问题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28.
钱钟书先生在其《管锥编》中侧重挖掘《左传》的文学价值,本文旨在对其研究中关于"史"与"诗"之间辩证关系的理论内涵进行阐释,着重探讨《左传》对后世文学理论,尤其是诗歌理论的深远影响.  相似文献   
29.
司马迁的《史记》以其如椽大笔开创了以人物为中心的纪传体,通过对史料的必要裁剪、加工,将历史人物写得栩栩如生、鲜明生动。因此,后世的诸多研究者纷纷将它作为传记文学的典范加以研究探讨。从文学的角度看,《史记》确实具有不少文学特征,然而从中国“文史不分”的传统来看,“史”的特征自然就应该包含“丈”的特征,《史记》的文学性不能简单等同于文学作品的文学性,它具有本身即有的“传记特色”。  相似文献   
30.
郑园林 《现代语文》2011,(10):92-92
“一枝红杏出墙来”,乍读这样的诗句我们的眼前能立刻显现这样的画面:一枝美丽的红杏正绽放在墙头。但无论我们用怎样的文字来描述,都无法让人从一枝红杏的身上感受到盎然的春意。课程改革的号角早已吹响,语文课堂教学的这一主阵地又是怎样的呢?语文课上我们能看到学生们翩翩的舞姿,能听到学生们嘹亮的歌声……语文课成了舞蹈课、音乐课,甚至是绘画课……笔者认为这样的语文课只能是“一枝红杏”,它能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但是却忽略了语文教学最基本的原则,“春色满园才是春”,也就是说,语文课堂教学应兼顾语文工具性与文学性的统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