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094篇
  免费   34篇
  国内免费   2篇
教育   388篇
科学研究   587篇
各国文化   4篇
体育   14篇
综合类   19篇
文化理论   10篇
信息传播   108篇
  2024年   4篇
  2023年   19篇
  2022年   9篇
  2021年   18篇
  2020年   32篇
  2019年   40篇
  2018年   16篇
  2017年   32篇
  2016年   49篇
  2015年   79篇
  2014年   166篇
  2013年   109篇
  2012年   153篇
  2011年   211篇
  2010年   79篇
  2009年   22篇
  2008年   18篇
  2007年   14篇
  2006年   14篇
  2005年   19篇
  2004年   3篇
  2003年   1篇
  2002年   3篇
  2001年   6篇
  2000年   4篇
  1999年   3篇
  1997年   2篇
  1996年   3篇
  1989年   1篇
  198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13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65 毫秒
991.
一、研究背景 战略性新兴产业是引导未来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力量。《国家中长期科学和技术发展规划纲要(2006—2020年)》指出,纳米科技已成为许多国家提升核心竞争力的战略选择,也是中国有望实现跨越式发展的领域之一。未来15年,中国在这一领域的研究重点将包括纳米材料的可控制备、自组装和功能化,纳米电子学、纳米生物学和纳米医学,纳米尺度表征与度量学,以及纳米材料和纳米技术在能源、环境、信息、医药等领域的应用等。  相似文献   
992.
健康产业是关系人类生存延续和社会可持续发展的具有巨大潜力的新兴产业,涉及医药用品、医疗器械、保健用品、营养食品、保健食品、绿色食品、休闲健身、绿色环保产品、体育健身用品、体育健身场所、医疗康复机构、健康管理、健康咨询以及与人们身心健康相关的各个生产和服务行业。健康产业越来越受到民众的普遍关注和高度重视,已经成为国民经济中的一个重要支柱产业。美国著名经济学  相似文献   
993.
在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发展中,政府政策是关键,选准产业重点是核心,科技创新是动力,市场参与增添活力。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过程中,欠发达地区要做到政策导向有新举措、产业选择有地方特色、区域合作有新机制、发展模式因地制宜。  相似文献   
994.
赵正宝 《大学生》2012,(Z2):30-31
又到了每年毕业生找工作的时间了,几乎每天都能收到几十份邮件和几十个电话咨询求职的方向问题,他们很迷茫。其实,迷茫最好的解药就在身边,最关键的宏观方向指引,也  相似文献   
995.
袁燕 《新闻窗》2012,(2):85-86
当前,传统出版行业正面临充分的竞争,新兴的数字出版是传统出版发展转型的契机。2010年,国务院新发布的《关于加快培育和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决定》,将三网融合产业确定为未来5年中国七大战略性新兴产业之一。其中信息终端和业务模式的融合,为新闻出版业带来了一次难得的产业升级机遇,可谓一个跨度达10年的利好消息。  相似文献   
996.
董玮 《中国钓鱼》2012,(11):67-67
由中国交通运输协会邮轮游艇分会、浙江省象山县人民政府、浙江省宁波市旅游局主办的首届亚太钓鱼游艇展2012年9月13~16日在象山成功举行。  相似文献   
997.
资讯     
《今日科苑》2012,(12):5-7
温家宝主持会议通过战略性新兴产业规划国务院总理温家宝2012年5月30日主持召开国务院常务会议,讨论通过《"十二五"国家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规划》和《全国游牧民定居工程建设"十二五"规划》。  相似文献   
998.
王果  薛华 《科技广场》2012,(9):209-214
本文详细分析了十年来江西经济的发展趋势,指出江西经济在过去十年经济增长趋势强劲,未来五年要实现江西省第十三次党代会确定的战略目标,必须重视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投资与转变发展方式等四个方面的问题,针对瓶颈,提出发展江西经济的对策。  相似文献   
999.
加快培育和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对推进我国现代化建设具有重要战略意义。从加快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的意义、我国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现状、发展我国战略性新兴产业应当注重的几个问题等三个方面加以探讨。  相似文献   
1000.
创新产学研合作视角下我国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对策研究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创新产学研合作的组织模式,实现从基于企业技术需求到基于产业技术需求、从点对点分散式合作到网络集成式合作、从知识技术的单向转移到双向互动、从契约式合作到一体化合作是当前突破产业关键技术、提升战略性新兴产业核心竞争力的基本路径。构建基于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的产学研合作,不仅要根据战略性新兴产业不同发展阶段的特点,明确产学研合作的目标定位与发展重点,而且应该科学地制定战略性新兴产业的技术路线图,增强企业技术创新的积极性和能力,努力形成各具特色的区域新兴产业网络,强化政府的政策引导与市场培育。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