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341篇
  免费   2篇
教育   44篇
科学研究   8篇
各国文化   4篇
体育   18篇
文化理论   9篇
信息传播   1260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3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3篇
  2017年   4篇
  2016年   15篇
  2015年   24篇
  2014年   45篇
  2013年   65篇
  2012年   116篇
  2011年   146篇
  2010年   102篇
  2009年   78篇
  2008年   173篇
  2007年   142篇
  2006年   161篇
  2005年   181篇
  2004年   39篇
  2003年   7篇
  2002年   7篇
  2001年   20篇
  2000年   10篇
排序方式: 共有134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41.
默言 《新闻记者》2006,(2):34-34
本刊2005年第8期,发表了罗建华先生的文章《学学“希望新闻学”》。文章发表后,广东一家报业集团总编辑批示“供各采编部门记者编辑参阅”,由此引起一场讨论。有人认为.有社会责任感的媒体在选择新闻报道内容上确实应注意有所控制与回避:也有人提出,“希望新闻”固然不错,但实施起来会不会变成“假大空”的高调宣传?同时,《岭南新闻探索》2005年第5期也转载了这篇文章,并在该刊第6期以《“希望新闻学”值得提倡吗?》为题,刊发了一组讨论文章。在此,我们摘要编发这组讨论文章,一方面希望能够开拓读者视野、启发更深入的思考:另一方面更希望提倡广东新闻界同行重视业务研究、活跃讨论空气的良好作风。[编者按]  相似文献   
42.
《视听界》2006,(5):108-109
事件始末富士康将记者告上法庭并提出天价索赔因不满一篇员工“超时加班”的报道,台湾首富郭台铭所控制的台湾鸿海精密工业股份有限公司旗下公司——鸿富锦精密工业(深圳)有限公司(下称鸿富锦),以名誉侵权纠纷为由,向《第一财经日报》的两名记者提出高达人民币3000万元的索赔,并已要求相关法院查封、冻结了两名记者的个人财产。(鸿富锦为富士康全资子公司,富士康又是台湾鸿海集团子公司。)《第一财经日报》发函谴责富士康《第一财经日报》8月28日下午向富士康公司发函称“记者报道属于职务行为,报社将动用资源支持两人全力应对诉讼”。《第…  相似文献   
43.
《新闻天地》2006,(3):63-63
本刊特约记者王云峰、肖猛采写的特稿《假记者遭遇真猎手》在本刊2005年第8期发表后,引起有关部门和新闻界的广泛关注。为使“一规定两办法”落到实处,加强对新闻从业人员的管理,接受社会监督,湖南卫视宣管办根据上级的要求,设立了举报电话。刚刚公布举报电话,邵阳市双清区公安分局东风路派出所就打来核查电话,反映该所5月29日抓获涉嫌冒充湖南卫视《播报多看点》栏目和节目中心记者到企业采访索要钱财的刘欢等6人。经查证,湖南卫视并无这些“记者”,所谓“采访证”、“采访车”也是假的,是一起典型的诈骗案。湖南省委宣传部和新闻出版局的领导在本刊上看到此稿后,认为本刊的  相似文献   
44.
陈力  张晟 《新闻前哨》2006,(9):68-69
近几年来,民生新闻就像一阵旋风,席卷了全国的电视新闻界。民生新闻栏目如雨后春笋,一下子冒出来许多,仅在武汉,同一座城市内就有三个类似的栏目。随之而来的当然是栏目之间日益激烈的竞争。  相似文献   
45.
自20世纪80年代以来,中国科学探险界、考古界远征天涯的足迹,在媒体记者的参与下,频频以新闻报道的形式展现在广大读者面前。这种探险类报道,因其魅力独特的信息,为渴求远行的人们打开精神上的新视窗,而颇受关注。因此新闻界出现一批报道科学探险的记者,媒体上的探险类报道也日渐增多。笔者也曾于2005年10月参加中国晚报联盟新西游记大型采访活动,探险死亡之海罗布泊、寻访楼兰古城、跋涉海拔5000余米的帕米尔高原,完成系列探险报道。早在上世纪中叶,曾获普利策新闻奖的美国记者富兰克林提出了“新闻故事化”的概念,此后,中国新闻界也借鉴了…  相似文献   
46.
在报业集团化和全球化的背景下,国内数目庞大的地市级晚报何去何从成为新闻界关注的话题。众所周知,地市级晚报相对于省级报纸、全国性报纸来说,存在诸多的劣势,但相对于其他类别的报纸,却也有着不容抹杀的优势。这就是在本土新闻资源和本土文化的挖掘、建设上的天然贴近性和不可替代性。  相似文献   
47.
刘玲 《新闻爱好者》2006,(4S):24-24
近年来,新闻媒体和新闻工作被报道对象以新闻侵权为由推上被告席的事件屡见不鲜。新闻侵权案件的增多,体现了公民权利意识的觉醒和法制观念的增强,但是却给新闻界带来了很大压力,成为新闻界不可回避的现实问题。造成新闻侵权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但从引起新闻侵权的直接诱因看,与新闻的“真”和“假”有很大关系。  相似文献   
48.
在我们河北省新闻界,出现了一个《阳光热线》,而且出自广播媒体,并能在社会上一炮打响,成为河北省新闻改革的一面旗帜,从心里感到十分高兴。《阳光热线》的的确确办得很出色,已经成为河北上上下下、方方面面公认的品牌。这里有许多经验值得总结,有许多启示引人思考,有许多做法需要探讨。  相似文献   
49.
《河北广播》2006,(5):29-29
今年以来,我台宣传创优工作捷报频传:《阳光热线》荣获“中国新闻名栏目”;王喜民同志荣获“中国新闻界最高奖——长江奖”;《百姓30分》荣获全国经济广播“双十佳”栏目;对上报道居全国省级台前三名:外宣工作成效显著,交流进一步扩大,制作的节目在国外多家电台播出。这些成绩多次得到省委、省政府、省人大及省政协有关领导的表扬。因此,本刊特推出一组稿件以表达我们的喜悦之情。[编者按]  相似文献   
50.
新闻道德的哲学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总的来看,新闻道德有两种基本的维护方式,一种是制度性约束,可以称为"硬维护";另一种是观念形态,包括哲学层面的廓清与建设,可以称为"软维护".硬软两手都是必要的.但是,从深层的角度看,"软维护"具有更加强大的逻辑力量,具有更加长远的影响.所以,新闻界应该重视这项容易被忽视的工作.通过努力,最终建立起以哲学观念为支撑、行为方式为基础、制度约束为保障的新闻道德体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