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450篇
  免费   29篇
  国内免费   56篇
教育   3371篇
科学研究   447篇
各国文化   394篇
体育   776篇
综合类   308篇
文化理论   220篇
信息传播   2019篇
  2024年   52篇
  2023年   214篇
  2022年   104篇
  2021年   153篇
  2020年   132篇
  2019年   150篇
  2018年   88篇
  2017年   171篇
  2016年   196篇
  2015年   297篇
  2014年   626篇
  2013年   632篇
  2012年   749篇
  2011年   771篇
  2010年   651篇
  2009年   604篇
  2008年   579篇
  2007年   401篇
  2006年   300篇
  2005年   196篇
  2004年   125篇
  2003年   82篇
  2002年   93篇
  2001年   82篇
  2000年   40篇
  1999年   11篇
  1998年   8篇
  1997年   5篇
  1996年   6篇
  1995年   4篇
  1994年   3篇
  1993年   2篇
  1992年   4篇
  1991年   1篇
  1990年   2篇
  198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753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65 毫秒
81.
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的保护与制度建设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佟玉权 《文化学刊》2011,(1):128-133
传承人是非物质文化遗产的重要承载者和传递者,传承人保护制度是非物质文化遗产管理的核心内容之一。围绕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人保护制度建设,应该坚持认定制度与申报制度相结合,注意关注传承人队伍中的特殊群体,支持对民间信仰及其习俗的传承,并特别重视传承环境的建设,以此促进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有效保护和民族文化事业的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82.
我爱书,尤其喜爱文学作品,是她给我插上了想象的翅膀,让我在文学这一广阔的天空中翱翔:读《论语》,我感慨仁之博大;读《庄子》,我感叹生之易逝;诵《孙子兵法》,我略通韬略;诵《三国志》,我通晓历史;吟唐诗,我抑扬顿挫;读《曾国藩传》,我铭记志坚毅励;  相似文献   
83.
《黔东南民族师专学报》2011,(1):F0002-F0002
陆景川,侗族,中共党员,1955年3月生,贵州锦屏人。1979年底毕业于黔东南民族师专(现凯里学院)中文系,后到中央文化管理干部学院、鲁迅文学院、中央民族大学民语系文化遗产研究生班深造。  相似文献   
84.
范巧珍 《广西教育》2014,(19):160-161
分析广西音乐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现状,阐述广西非物质文化遗产与地方旅游的关联性,提出加强广西音乐非物质文化遗产与地方旅游开发互动的策略。  相似文献   
85.
非物质文化遗产推行到高校可以修补断裂的"非遗"传承链条,在推广"非遗"的同时增加师生学习"非遗"的热情,激发学生们的积极性以及强烈民族自豪感,让大学生们在文化遗产保护上提高自己的责任心,主动地推广非物质文化遗产。在高校引进四筒鼓舞文化学习课程能够提高当代大学生的使命感和责任感,提高人们对四筒鼓舞的保护,为四筒鼓舞以及其他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提供一条道路。  相似文献   
86.
87.
明清时期盛行于江南的丝竹音乐作为一个具有江南地域文化的传统乐种通过不同的多种途径和社会层面传承至今,它经历了盛行、衰退,甚至濒临消失的过程,目前在政府的号召下正在对它进行挽救。笔者通过对江南丝竹音乐传承情况的调研,认为江南丝竹音乐同其他民间乐种一样,是在特定时空和生活状态中由某个群体所创造出的一种文化,它涵盖了这个群体对自身存在价值的认同与态度;它建立在一个"自足"基础上获得"自满"的生存状态中。因此,对它的继承不仅仅是技法上的问题,而且是一种文化精神的延续。  相似文献   
88.
89.
正2013年6月9日,我区全国"文化遗产日"主题活动在广西民族博物馆盛大举行。在贺州市八步区文化馆(以下简称八步区文化馆)瑶绣传习老师的带领下,八步区步头镇初级中学(以下简称步头中学)的赵成龙、赵元媛两名学生与来自全区14个市的近200名少数民族民间艺人同台献艺,展示了贺州瑶族服饰的制作过程。作为"非物质文化遗产进校园"的项目学校,步头中学以传承民族传统文化为己任,以建设富有地方民族特色的山区学校为目标,在八步区文化馆的指导和支持下成立了瑶绣传习班,积极鼓励在校学生  相似文献   
90.
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与生态文化建设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刘德伟 《生态文化》2011,(1):6-7,43
文化人类学认为,人类文明在经历了自然文化、人文文化和科学文化后,正向生态文化发展。生态文化是指人类遵循自然生态系统的本质规律,保护生态环境,保持生态平衡,实现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人与自身和谐发展所反映出来的思想观念和行为制度的总和。在生态危机逐渐成为人类生存与发展主要威胁的今天,专家们预言:生态文化将成为本世纪人类的主流文化,生态文化也将成为中国当代文化的核心内容之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