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92篇
  免费   4篇
  国内免费   6篇
教育   224篇
科学研究   63篇
体育   10篇
综合类   24篇
文化理论   8篇
信息传播   373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3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5篇
  2020年   5篇
  2019年   8篇
  2018年   4篇
  2017年   3篇
  2016年   19篇
  2015年   10篇
  2014年   26篇
  2013年   31篇
  2012年   26篇
  2011年   27篇
  2010年   28篇
  2009年   35篇
  2008年   40篇
  2007年   36篇
  2006年   30篇
  2005年   29篇
  2004年   166篇
  2003年   77篇
  2002年   18篇
  2001年   26篇
  2000年   27篇
  1999年   9篇
  1998年   4篇
  1996年   3篇
  1995年   3篇
  1994年   1篇
  198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70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01.
文言文教学应遵循:(一)内容上,抓主题,注重培养学生的价值观。(二)环节上,教师引导学生挖掘主题,从而获得知识。(三)方式上,让学生通过自己的理解和查阅资料解决文中的问题,教师在订正的同时讲清其文言用法,这样教学一定不会使学生盲目。  相似文献   
102.
《独立评论》是20世纪30年代中国最有影响的政论刊物之一。其成功之处在于得到读者的认可、高层的关注,以及发行量大、覆盖面广;其成功之道在于具有独立的编辑人格、办刊经费的自给、拥有高水平且相对稳定的作者群、秉持时效意识与开放精神。  相似文献   
103.
通过走访调查和数理统计,了解到目前成年人从事乒乓球运动的大致趋向.分析乒乓球运动相关的技术原理和和成年人的运动特点,结合自身的运动经历,并咨询乒乓球界知名教练,通过试验和技术统计,对教学方法进行了分析和比较,阐述了如何使大学生更快更好地掌握乒乓球技术,并为广大业余乒乓球教练或公共课教师提供教学依据.  相似文献   
104.
一、物权请求权是否适用消灭时效的立法与学说比较 与对于物权请求权性质的争论相似,对于物权请求权是否应当适用消灭时效,在德国几乎没有争议,在日本开始有较大的争论,在台湾和我国大陆争论激烈.对于物权请求权是否应适用诉讼时效之问题,存在肯定说、否定说与折衷说三种立法与学说.  相似文献   
105.
基于熵理论,从信息传递的时效和质量两方面,以有序度为综合指标,评价三种机制的信息传递能力.研究结果表明,“协调机构传递机制”与“最简传递机制”的信息传递能力无明显差别;“最简传递机制”的信息传递能力强且边连接成本最低.  相似文献   
106.
姜守超 《内江科技》2013,34(5):151+81
本文通过对作业运行系统进行分析和研究,针对影响作业时效的工作程序及操作方法,寻求合理、有效的管理技术,加快生产运行,达到提高作业时效的目的。  相似文献   
107.
基于诉讼时效直接决定着当事人是否具有胜诉权,且海事诉讼时效制度尤其是海事诉讼时效的中断又与民事诉讼时效的中断不尽相同,从诉讼时效制度设立意义的角度及我国司法现状出发,对海事诉讼时效的中断进行探讨,以期引起共鸣,并对实务界有所助益.  相似文献   
108.
潘辉 《科教文汇》2013,(7):137-138
数学的教学效果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和参与性。必须通过学生自身活动才能得以实现。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注重培养学生的独立性,引导学生质疑、调查、探究,在实践中学习,促进学生在教师指导下主动地、富有个性地自主学习。在教学中,教师应有意识地、有计划地培养学生的课堂自主式学习能力,为学生终身所用,同时也减轻了学生的学习负担。  相似文献   
109.
劳动仲裁时效性质上为消灭时效,其起算时间为劳动争议之日。后者应区分3种情况:劳动仲裁时效应可中止,其原因为"不可抗力"及"其他正当理由","其他正当理由"包括当事人申请仲裁但未予受理、劳动行政部门组织各方协调处理等;劳动仲裁时效可因当事人双方协商、劳动者上访、申请调解、申请仲裁并予以受理、提起诉讼、义务人履行义务而中断;劳动仲裁时效也可延长,延长的理由主要为当事人不知道有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及开除处分决定中未告知申请仲裁的权利和时效。  相似文献   
110.
根据我国民事审前程序的现状,借鉴国外先进经验及我国新规定的证据交换与举证时效制度,重构我国民事审前程序,应规定当事人在该程序的主导地位,建立当事人双方和法院的共同良性互动机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