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0254篇
  免费   25篇
  国内免费   54篇
教育   9011篇
科学研究   731篇
体育   139篇
综合类   244篇
文化理论   19篇
信息传播   189篇
  2024年   15篇
  2023年   74篇
  2022年   46篇
  2021年   45篇
  2020年   63篇
  2019年   58篇
  2018年   56篇
  2017年   93篇
  2016年   143篇
  2015年   317篇
  2014年   832篇
  2013年   616篇
  2012年   745篇
  2011年   928篇
  2010年   736篇
  2009年   702篇
  2008年   958篇
  2007年   564篇
  2006年   421篇
  2005年   430篇
  2004年   459篇
  2003年   516篇
  2002年   381篇
  2001年   245篇
  2000年   350篇
  1999年   121篇
  1998年   83篇
  1997年   73篇
  1996年   59篇
  1995年   60篇
  1994年   52篇
  1993年   29篇
  1992年   18篇
  1991年   15篇
  1990年   16篇
  1989年   12篇
  1988年   1篇
  198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921 毫秒
51.
正"学习"从心理学角度分析属于一个广泛的概念,高中数学学习是学生凭借原有知识和经验获得新知识并产生较为持久行为变化的过程.结合教学实践,从狭义上理解,"学习"是在老师主导性作用发挥的情况下,学生有目的、有步骤地获得知识、提升技能和能力、发展个性化情感的过程."有意义学习"则体现在学生对数学概念、规律内部实质性联系的学习,是基于学生原有认知基础、经验和知识结构,有序构建新的知识结构的过程.本文就其特点并结合进行简单分析,望能有助于教学  相似文献   
52.
数列问题概念性强、公式多,特别是由概念派生出的性质繁多,因此在解题中若对概念、公式、性质一知半解,则容易失误,下面归纳处理等比数列中常见的错误,以引重视.  相似文献   
53.
毛小霞 《成才之路》2014,(12):86-86
求最值问题是常见的题型,没有固定的公式,应结合图形进行分析,灵活地运用各种数学思想、方法和解题技巧,找到解题的途径,达到解决最值问题的目的。下面,本人根据平时的教学,就这个问题中的常见的类型和常用的方法思路列举出来跟大家一起学习。  相似文献   
54.
自古以来合作就是人们赖以生存和发展的巨大动力,学会在活动中合作是课堂教与学不可缺少的环节。而当前的数学课堂教学,尤其是公开课,普遍存在流于形式、侧重表现表演的情况,实际上多数学生没有真正的机会参与思考讨论,这种教学状况长久下去是不能培养学生的创造力的。所以必须从源头上变革当前的数学课堂教学,尽可能地把机会留给学生,让他们在自主探究、独立思考中逐渐培养创造力。比如:在教授“平行四边形面积的计算”时,应该点拨学生自主回忆已学的三角形的面积公式的推导方法,让学生自主实践用两个完全一样的三角形拼成一个图形,进而推导出计算平行四边形面积的方法。结果学生用了很短的时间,或讨论、或思考,很快就得出了收获。  相似文献   
55.
文章在Itō公式和局部鞅收敛定理的基础上,研究了中立型随机时滞微分方程的解的存在性和稳定性,得到了中立型随机时滞微分方程的解的存在性和几乎必然稳定性的充分判据,推广了文献[1]的结果。  相似文献   
56.
通过小浪底LOT1工程价格调差的案例,论述了调差公式在实际工作中的运用。  相似文献   
57.
由于高中阶段学生身体与心理变化的特殊性,导致在生理发展、心理特征以及对数学的兴趣爱好、接受能力等方面差异性的不同程度存在。尤其是普通高中,学生素质参差不齐,导致不同学生对知识的领悟与掌握能力的差距也很大。因此,如何在高中数学教学中避免“一刀切”,积极有效地开展分层教学尝试活动,是教师应重点研究和解决的问题。一、合理分层,客观定位1.把握方法。分层次教学的目的不是人为地制造等级,而是采用不同的方法帮助他们提高学习成绩,  相似文献   
58.
情感激励作为一种有效的课堂教学方式,能够有效地激发学生兴趣,构建和谐的课堂氛围,提高学生的学习动力和创造力。思想品德教师更应该充分运用这一有效教学技巧,做好新时期的课堂教学工作。  相似文献   
59.
只含有一个未知数(即“元”),并且未知数的最高次数为2(即“次”)的整式方程叫做一元二次方程.一元二次方程的标准形式(即所有一元二次方程经整理都能得到的形式)是ax2+bx+c=0(n,b,c为常数,x为未知数,且a≠0). 解一元二次方程的方法很多,具体有因式分解法[包括“十字相乘法即x2+ (p+q)x+pq=(x+p)(x+q)”“提公因式法”“平方差公式”和“完全平方公式”]、公式法、配方法等等.  相似文献   
60.
2014年12月18日,浙江省第2届高中数学说题比赛在宁波市鄞州中学落下帷幕,本次比赛分个人赛、接力赛,共6道精彩纷呈的题目.笔者有幸聆听,感慨良多,受益匪浅.说题的对象尽管是教师,但醉翁之意不在酒,说题的目的是为了学生,正所谓此时无"生"胜有"生".笔者就其中个人赛的第2题谈谈如何"说题".题目在非等腰直角△ABC中,已知∠C=90°,D是BC的一个三等分点.若cos∠BAD=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