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48篇
  免费   0篇
教育   470篇
科学研究   71篇
各国文化   1篇
体育   12篇
综合类   27篇
文化理论   2篇
信息传播   65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2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7篇
  2018年   5篇
  2017年   11篇
  2016年   6篇
  2015年   18篇
  2014年   48篇
  2013年   65篇
  2012年   82篇
  2011年   109篇
  2010年   107篇
  2009年   89篇
  2008年   54篇
  2007年   15篇
  2006年   17篇
  2005年   5篇
  2004年   2篇
  2003年   3篇
  200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64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6 毫秒
31.
农村留守儿童作为一个特殊群体,在心理健康与道德品质、体质健康等方面都存在很多问题。针对农村留守儿童体质现状进行探讨性分析,旨在发现农村留守儿童体质问题,并通过发挥当下农村一笔宝贵的可开发财富——大学生村官,构建"社会、学校、家庭"三位一体的模式介入农村儿童体质健康发展,为解决农村留守儿童体质问题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32.
大学生村官选聘工作进展顺利,效果很好,但也暴露了诸多问题。分析选聘大学生村官呈现的新趋势,阐述普遍存在于这个特殊群体中的内心要求,提出满足这些要求的思路和对策。  相似文献   
33.
在我国开始向现代化转型的特殊时期,村官形象逐渐成为中国当代文学史上一道独特的景观。孙少安、呼天成和郭存先这三个村官在权力面前所展现出来的面貌差异非常大,但都透露出村官依旧沿袭着治国如治家的领导观念和统治策略。这类村官形象不仅具有文学价值,而且对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具有参考和警示意义。  相似文献   
34.
大学生村官创业教育是我国大学生村官创业的关键环节,对推动我国农村经济体系结构性演变具有重要意义。由于我国创业教育起步晚、认识不足及大学生村官群体自身局限性等诸多原因,我国大学生村官创业教育亦是当前大学生村官创业的瓶颈。国外创业教育已有长足发展,经验丰富,对我国大学生村官创业教育在更新理念、丰富内容、强化社会支持程度等方面具有积极借鉴意义。我国大学生村官创业教育以时间为纬度可细化为前创业时期的创业教育与创业时期的延伸教育两个阶段,分阶段对我国大学生村官创业教育模式进行探索更具针对性。  相似文献   
35.
由于经济、文化、交通等发展的滞后,大学生"村官"计划在我国西部民族地区实施的过程中出现了大学生"村官"下不去、待不住、干不好、流不动的现象,使得人才本来就急缺的贫困、落后的民族地区的发展更加缓慢,社会矛盾更加突出。为使大学生"村官"在我国民族地区充分发挥作用,需要多个部门机构的通力合作。而为各民族繁荣发展培养人才的民族院校更应积极应对,培养政治觉悟高、专业对口、实践能力强的大学生"村官"队伍。  相似文献   
36.
大学生村官越来越多,但目前对大学生村官的岗位活动缺乏分析和指导,主要表现为岗位活动缺乏系统化描述、具体化描述和规范化描述。运用工作任务分析法,通过与103位优秀村官访谈,设计出大学生村官发展农村经济、服务农村政务、建设农村信息化、管理工作团队、规划职业发展等五个核心岗位活动标准,并通过工作任务分析构建了大学生村官培训与职业成长课程体系。  相似文献   
37.
在一个多元时代,知识不应成为唯一的标准,考试也不是唯一公平的机制。而在今天,我们的社会还有一种根深蒂固、却在现代已经完全错位的知识崇拜。  相似文献   
38.
近日,江苏省海门市市委组织部召开全市老科技工作者与大学生村官"对接互动、创新创业"活动座谈会,全市各乡镇组织委员、大学生村官、老科协农业分会老农技专家等共80多人参加。中共海门市委组织部副部长范燕燕、老科协理事长陈如喜、市科技局、老干部局、科协等部门有关领导一并参加座谈会。  相似文献   
39.
从职业生涯规划角度审视大学生竞聘“村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大学生村官是一份有着许多特殊性的职业,作为大学生,在选择这一职业时,必须要慎重考虑,理性决策。本文从职业生涯规划的角度出发,对大学生选择这一职业进行指导,首先要充分了解自我,分析自我是否适合这份职业,其次要了解这份职业的具体内涵,村官的工作包含哪些内容,最后在进行理性判断和思考后,才能真正做出理性选择,才能确定自己是否确实能够担当这一职业要求,从而在大学生村官这份职业道路上取得成功。  相似文献   
40.
高校大学生村官培养模式可行性分析及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大学生村官计划的全面铺开,构建大学生村官长效机制,保证大学生长期扎根农村、服务于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已成为大学生村官工作的核心。高校承担着培养大学生村官的重任,要从长期性和稳定性角度深入思考大学生村官的培养模式,为广大农村地区输送合格的大学生村官,推动农村各项事业的发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