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25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1篇
教育   24篇
各国文化   2篇
体育   40篇
综合类   7篇
文化理论   1篇
信息传播   52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1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1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3篇
  2015年   8篇
  2014年   27篇
  2013年   21篇
  2012年   8篇
  2011年   13篇
  2010年   8篇
  2009年   3篇
  2008年   4篇
  2007年   8篇
  2006年   4篇
  2005年   3篇
  2004年   6篇
  2003年   2篇
  199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2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21.
任秀红 《兰台世界》2014,(11):86-87
本文运用文献资料和综合分析法,结合历史学和体育理论学科的相关原理,对武则天开设"武举"科考的缘由从多角度进行分析,并进一步探讨了武则天时期武举考试的具体实施情况和武则天创办武举为后世所产生的影响及历史意义。  相似文献   
122.
中国封建社会的"武举制"起源于唐代,是专为习武之人开启仕途之路的科举考核,是对封建社会科举制的完善和补充,唐代的武举制得到社会积极响应,促进唐代民间武术类体育大发展,对唐代社会尚武精神的兴起起到推动作用。  相似文献   
123.
采用文献资料法.唐代武举制度的创立,为民间习武的平民百姓提供了一个进入官场、报效国家的机会,极大地刺激了民间武术的发展.武举制度为国家提供了大批人才,其中产生了不少杰出人物.武举考试为大多数封建王朝所承袭,成为封建国家网罗武备人才的重要制度.  相似文献   
124.
宋代武举制发展考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文章运用文献资料研究方法,对宋代武举制的产生、发展与完善等过程进行梳理,研究结果认为:宋代武举制几经波折终于形成制度;通过兴武学,颁武经,设武举,使宋代武举在制度上逐渐完善起来。但由于初期统治者严重防范心理和中后期"重文轻武",致使宋代武举制并未能实现以武强国的应有功能。  相似文献   
125.
宋代武举制度虽然较前朝完善,但宋代武举几经兴废,异化现象非常严重,具体表现为:宋代武举"以文制武"、"将从中御",武学是武举的附庸,武举录取人数太少,武学规模太小、武将官员补充、晋升不以武举科考为主等,宋代武举异化原因有显性原因与隐性原因两种,文章试图从当时的历史背景出发更进一步地去研究宋代武举异化及内在原因。  相似文献   
126.
通过搜集相关史料加以分析,可知1897-1898年间清代武举制度的变革始于内忧外患,特别是中日甲午战争的失败,是促使清朝军事制度变革的转折点.另外,火器在军事上广泛的使用,作战方式也要求改进和提高,使得清代武举制度不能符合时代战事的要求,因而在戊戌变法前后,提议变革武举制度的呼声高涨.提议武举变革的内容包括提倡设武备特科,停止弓、刀、石考试改设兵校,限制应考资格和更改考试内容,改试枪炮等,但最终因戊戌变法的失败而告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