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5篇
  免费   0篇
教育   32篇
体育   1篇
综合类   1篇
文化理论   3篇
信息传播   28篇
  2023年   1篇
  2020年   2篇
  2019年   4篇
  2018年   2篇
  2017年   6篇
  2016年   3篇
  2015年   7篇
  2014年   4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3篇
  2011年   9篇
  2010年   4篇
  2009年   1篇
  2008年   5篇
  2007年   3篇
  2006年   1篇
  2005年   1篇
  2003年   3篇
  2001年   2篇
  2000年   2篇
  199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6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21.
《新民丛报》学人认为中国人的国民性决定了中国人只能由开明专制到君主立宪,从而实现个人自由,因而在一定程度上支持清政府的预备立宪,反对革命派的共和革命。《民报》学人则认为自由、平等、博爱是人的本性,中国人只要发扬内在的自由、平等、博爱的本性就可以建立共和,更好地实现个人自由,而清政府的预备立宪是借自由之名行专制之实。双方的争论从不同方面论述了中国人实现自由的问题,是辛亥革命时期中国人思想解放的一部分,但是双方势同水火,往往只见对方之弊而不见对方之利。  相似文献   
22.
当孟德斯鸠的三权分立学说传入中国后,改良派进行了广泛的介绍和宣传,并认为只有三权分立才能建立中国的自由政治,因而广泛宣传孟德斯鸠的三权分立学说,然而经过一段时间后革命党人也拿三权分立学说来改造中国,并试图将其中国化,加上中国文化中固有的考试、监察,变成了五权。当改良派发现三权分立学说为革命派所用时,因其又与革命派所走道路不同,于是与革命派展开了三权分立学说是否适于中国的争论。这场争论是辛亥革命时期的一场思想解放运动,却没有在思想上澄清中国人的认识,最后借助于政治力量加以解决。革命党人建立了立中华民国,靠政治力量将孟德斯鸠的三权分立学说移植到中国,实施五权宪法。这场争论对目前中国共产党限制权力实行政治体制改革仍有一定的借鉴作用。  相似文献   
23.
章开沅 《云南教育》2011,(20):17-18
编前语“百年锐于千载”。这是孙中山先生在《民报》发刊词中对19世纪的描述。而20世纪初由孙中山直接领导的那场革命及革命后至今的100年,更何尝不“锐于千载”?  相似文献   
24.
殷泽文 《新闻世界》2012,(8):174-175
近代中国真正意义上的民族主义发源于晚清时期,它的出现见证了中国封建社会逐步瓦解的历史转变。以孙中山为代表的革命派为了配合革命行动,在近代中国的报刊上与其它势力展开了激烈的角逐,其中同盟会的机关刊物《民报》是革命派进行宣传的一个有力工具。《民报》的民族主义叙事宣传性强,且具有相当的理论性,为广泛宣传革命派的理念作出了贡献。  相似文献   
25.
章海粟 《新闻通讯》2012,(11):62-63
辛亥革命时期,资产阶级革命党人在发动武装起义的同时,广泛从事近代媒介活动。1905年,革命党人在日本东京创办《民报》,成为同盟会的机关报。1906年7月,章太炎在革命党人的力邀之下,“出狱之后,主任《民报》。”嘴至1908年10月,《民报》被日本政府查封,章太炎一直作为《民报》的“编辑人兼发行人”,《民报》也成为近代广告发展的有效载体和重要平台。章太炎主持时期,《民报》广告不仅得到一定发展,而且呈现出鲜明特色,但同时也存在一些不足和缺憾。  相似文献   
26.
国家平等权是国际法上的一个重要原则。它尊重各国的权利和义务。《民报》学人认为清政府滥施权威,蔑视国际法,破坏了国家平等权的原则。这一方面是革命党要推翻清王朝统治的需要,另一方面也体现了中国从古代宗藩朝贡体系到近代国家平等体系转变的艰难。  相似文献   
27.
《太原大学学报》2020,(4):23-30
在近代,印度为争取国家自由想出了多种举措,特别是主张人权、提倡自治、复兴国粹等,得到了《民报》学人的认同。在此基础上,一些《民报》学人提出了从中印扶持到亚洲和亲的思想。可惜在当时条件下,这难以实施。  相似文献   
28.
<新民晚报>与<东方早报>同属1998年7月25日联合组建成立于上海的文汇新民联合报业集团,然而二者又有很大的差异.前者的前身是1929年9月9日创刊的<新民报>晚刊,于1982年1月1日复刊.  相似文献   
29.
辛亥时期,胡汉民不仅主编前五期《民报》,而且还在该刊撰文多篇,成为当时著名的资产阶级革命理论家和宣传家。但史学界对胡汉民与《民报》这个课题至今仍未系统研究,此为初论。  相似文献   
30.
辛亥革命时期湘籍志士的舆论宣传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辛亥革命时期,湘籍志士同全国各地革命志士一道,在以孙中山、黄兴为轴心的同盟会领导下,参与了多次武装起义,并且撰写和编辑了不少宣传资产阶级民主革命的作,翻译了大量介绍西方各种社会思潮的作品,创办了30多种报刊杂志,为冲破封建舆论的一统天下的局面起了振聋发聩的作用,他们不仅是战场上的英雄,而且不愧为舆论界骄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