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76篇
  免费   0篇
教育   325篇
科学研究   12篇
体育   2篇
综合类   1篇
文化理论   1篇
信息传播   35篇
  2021年   4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3篇
  2016年   2篇
  2014年   13篇
  2013年   39篇
  2012年   46篇
  2011年   42篇
  2010年   14篇
  2009年   21篇
  2008年   38篇
  2007年   36篇
  2006年   39篇
  2005年   30篇
  2004年   7篇
  2003年   21篇
  2002年   9篇
  2001年   4篇
  2000年   1篇
  1999年   2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1篇
  199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7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61.
现代社会,职业的选择不再是单方面被动的等待命运安排,求职者和用人单位都有权选择最好的。每个求职者都想得到一份理想的工作,如果您正准备去面试一份您喜欢的工作,不妨试试以下方法:一、给用人者一个良好的印象第一印象很重要,它会在精神方面征服主考官。您必须穿着得体,准时到场,浑身洋溢着自信和专业人士的气质。您不说以前领导的坏话,不过分夸耀自己,您要高歌协作精神,赞扬灵活性、计划性和职业道德。在回答问题时必须有问有答,即使是有意回避,也应巧妙地转移话题。  相似文献   
62.
阿凡提  梁宇 《当代学生》2012,(Z1):30-35
又是一年求职季。对于即将踏入职场的新人来说,职场是神秘的,有一展抱负的期待,也有"兵临城下"的紧迫感和忧虑。本期"就业直通车",教你初涉职场"五步走",对即将开启职场生涯的你,或多或少会有所帮助吧。  相似文献   
63.
周源 《声屏世界》2012,(9):29-30
张绍刚与刘莉莉互掐事件,从开始的指责刘莉莉到后来网民一边倒地声讨主持人张绍刚,舆论倾向呈现出的复杂态势值得研究。抛开作秀和节目炒作不谈,笔者仅就电视求职节目主持人在"融媒体"时代的语言危机及应对问题,试做一些粗浅的探析。  相似文献   
64.
"限娱令"之下,职场类节目异军突起,在收视率一路走高的同时,也带来了各种各样的质疑。继李开复在网上发起抵制某职场类节目之后,电视应聘成功者报到遭拒,再次将职场类节目置于舆论风口浪尖。对此,有人质疑企业上节目缺乏诚信。不过,从法律上来说,双方在节目现场中的约  相似文献   
65.
天津卫视5月份随着金牌大剧《心术》的开播,王牌节目《非你莫属》、《爱情保卫战》以及《王者归来》第二季的强劲收视,使得卫视频道的全天收视排名屡创新高,继5月3日《心术》开播当天获得全国收视0.882%,位于同期播出四家卫视之首,获得单日全国  相似文献   
66.
江文卿 《母婴世界》2012,(2):146-147
热闹的新年后,是热闹的职场招聘,企业、跳槽、毕业生、薪金等词语充斥职场,学历和经历也不免老生常谈。很多大学生抱怨现在学历不吃香,而招聘官更看重求职者的工作经历。现在的职场上,到底是学历重要还是经历重要呢?  相似文献   
67.
王博  白丽萍 《教育》2012,(35):42
又到一年求职季。高校毕业生就业招聘会近日在全国各地陆续举行,有些人很快拿到了心仪工作的面试通知,也有人在求职途中屡屡碰壁。"用人单位到底需要什么样的人"成为一些毕业生的困惑。困惑一:没就业何来经验在兰州市人力资源市场11月底举办的"2012年西北地区大型用工招聘会、高校毕业生就业服务周活动"上,西宁市发改委、建委、房管局等展位被挤得水泄不通。但是,大多数人都手持简历,远远观望。虽然西宁市发改局等单位提供的岗位待遇优厚,但都要求工作经验。甚至现场可以听到周边不少围观的求职者抱怨,"应届毕业生,怎么可能有工作经验?"  相似文献   
68.
晴天 《大学生》2012,(Z1):58-59
很多人在微博上问我为什么要长期义务给人推荐工作,而且绝大部分是陌生人,推荐成功他们也难念你的好。我通常这么回答:我是一名在IT行业打拼多年的PM(产品经理),业内的人脉还算广、品质还算高,常听同行们抱怨招人困难,我就开始帮忙留意,开始时都是熟人,后来就越做越大了,也有了一些名气。到目前为止我做推荐义工一年半了,没有仔细算过推荐次数,应该在3000次以上,其中大部分是应届生,因为见过很多不靠谱的应届生,也见过很多本身不错却被不靠谱的"面经"带坏的应届生,所以我有很多话想对找工作的应届生说。  相似文献   
69.
最近又到了校园招聘的高峰期,作为集团公司的招聘专员,频频出现于校园招聘会、宣讲会、及笔试面试的现场,见到形形色色的求职者,感受颇多。这些感受多在于一些细节方面,而正因为这些细节,往往成为应届生求职的瓶颈。  相似文献   
70.
数据     
54%根据中华英才网一项2012年的调研显示,对求职者来说,54%的求职者需要花费三个月以上才能找到一份理想工作,其中更有23%求职者找工作时间竟然超过了半年。而对招聘企业而言,情况也不理想——78%的职位需要一个月以上才能招到合适人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