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897篇
  免费   1篇
  国内免费   1篇
教育   1295篇
科学研究   54篇
各国文化   25篇
体育   150篇
综合类   22篇
文化理论   64篇
信息传播   289篇
  2024年   4篇
  2023年   17篇
  2022年   11篇
  2021年   21篇
  2020年   19篇
  2019年   7篇
  2018年   2篇
  2017年   14篇
  2016年   29篇
  2015年   48篇
  2014年   156篇
  2013年   182篇
  2012年   246篇
  2011年   221篇
  2010年   148篇
  2009年   111篇
  2008年   253篇
  2007年   113篇
  2006年   69篇
  2005年   85篇
  2004年   41篇
  2003年   20篇
  2002年   26篇
  2001年   22篇
  2000年   16篇
  1999年   4篇
  1998年   3篇
  1997年   4篇
  1995年   3篇
  1994年   1篇
  1992年   1篇
  1991年   1篇
  198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89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11.
江南水乡地区的冬季不同于北方,即使到了“大雪”之后,气候依旧温暖,中午前后阳光充足时气温可达20℃以上,此时出钓,效果不错。  相似文献   
112.
通过厘订谱谍、旧志和现代论著对汤翁族源的隐曲、误读和错译,进一步认定汤显祖的南迁客家祖先中迁抚州一世祖乃殷文圭的次子、即位列南唐文臣、原名殷崇礼,宋建隆初年“随其兄”被赵匡义所逼迫改姓更名、在南唐已臣服赵宋,去帝号改称江南国,仍因赵宋皇朝“卧榻之侧不容他人酣睡”而濒临危亡之时,被后主李煜“使之钱王所(吴越国),国亡遂留钱塘不归”的汤静;作出蠡测:汤静因吴越王钱弘俶惧怕收留江南旧臣而开罪于赵宋,不得不流寓苏州,在嫉恨殷汤家族的樊知古(若水)成为宋朝江南转运使以后,再辗转“流离伏匿”抚州,时值北宋初叶。  相似文献   
113.
何兵 《新高考》2007,(1):4-5
科技文的解题的方法相当讲究,只有方法运用得恰当,才能准确地解出题目。复习时要注意如下几点:首先要明确科技文的具体内涵。科技文分自然科学类和社会科学类。社会科学类主要指政治经济学、  相似文献   
114.
水乡小桥多     
大家都说江南好,生在江南,也一直没有深究江南究竟什么好,只知道唐人说"古宫闲地少,水港小桥多",宋人说"春水碧如天,画船听雨眠"。曾经有幸看到一位被骗来常州搞传销的西部打工仔骗同学也来常州搞传销的信,  相似文献   
115.
祝贺与祝愿     
今天是南京图书馆新馆全面开放暨百年馆庆的大喜日子,可喜可贺! 从江南图书馆创立至今,南京图书馆历经清、民国和新中国百年沧桑巨变,跻身成为我国公共系统第三大图书馆的地位。作为一个省馆其历史甚至较我国国家图书馆还要早二年,可见其悠久、渊源流长。半个多世纪以来,特别是近30年以来,在实事求是、解放思想、与时俱进、科学发展的思想指引下,南京图书馆迎来一个又一个春天。  相似文献   
116.
2002年3月,珍藏于上海市档案馆的江南制造局档案,首批登录《中国档案文献遗产经典名录》。江南制造局——一座中国最早、规模最大的官办军工企业,一座被国人悲壮地称为"中国工业上跛足先行者"的百年企业。曾经的世纪风云已淡然离去,时空的坐标依然按原有的方向流转,聆听创业的艰辛,感叹守业的悲壮,吟哦兴业的辉煌。顺着档案开启的门扉,我们一起走过。  相似文献   
117.
前缘     
席慕容 《音乐世界》2008,(6):151-151
  相似文献   
118.
【本刊讯】2007年新奥特以其突出的综合技术实力、领先可靠的新技术突破以及对大型体育赛事的深刻理解,获得国际奥委会和北京奥组委的认可,成为国内广电行业唯一一家正式进入北京2008年奥运会供应商体系的民营企业,其技术、产品和服务将助力北京2008年奥运会,为科技奥运增添新的诠释。  相似文献   
119.
文友 《教育与职业》2004,(19):20-20
逃跑———无奈的选择2003年8月28日,05级机械班的7名学生被安排到茂田公司进行为期一年的数控车床实习。根据协议,实习期间学生的食宿均由公司负责。刚过一个月,黄伟、代进就悄悄地跑回了家,石彬也准备离开茂田。得知此事后,学校安排两位教师立即赶到茂田对学生跟踪服务、协调  相似文献   
120.
吴伟业的两篇集外文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吴伟业(1609-1672),字骏公,号梅村,又号鹿樵生,江南太仓(今江苏太仓)人,清初文学家。不仅以诗歌著名一代,而且擅词曲,工书画,并有传奇和杂剧行世。吴氏的专集,最早为清顺治十七年(1660)刻的十卷本,后有《梅村集》四十卷,由他的学生顾湄编定,刻于清康熙九年(1670),收进《四库全书》。清末宣统年间,董康在北京购得一部《梅村家藏稿》抄本,共六十卷,其中有朱笔校注,称“先大夫”云云,显然是吴伟业之子的手笔。所收的诗文,溢出四十卷本百余篇。董康将此本整理后收入《诵芬室丛刊》,于宣统三年刻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