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13篇
  免费   0篇
教育   2篇
科学研究   1篇
体育   5篇
综合类   2篇
信息传播   103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3篇
  2014年   6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5篇
  2011年   4篇
  2010年   11篇
  2009年   8篇
  2008年   10篇
  2007年   18篇
  2006年   12篇
  2005年   16篇
  2004年   5篇
  2003年   3篇
  2002年   7篇
  2001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1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71.
林燊 《视听界》2015,(1):114-115
成就报道是主流新闻媒体围绕中心、服务大局、惠及民生的重要表现形式,对于弘扬主旋律、凝聚民心、发挥舆论导向,具有重要意义。在重大节日、重大事件纪念日等时间节点上,梳理和总结过去的成就,是成就报道的"传统项目"。当前,经济体制变革、社会结构变动、利益格局调整、思想观念变化,要求我们提高成就报道的针对性和有效性;媒体格局的变化和新媒体的兴起,要求我们创新成就报道的形式。成就报道只有顺应新形势,创新思路,创新形式,才能发挥正确的舆  相似文献   
72.
王慧 《青年记者》2007,(16):34-35
2002年1月1日,江苏电视台城市频道《南京零距离》栏目率先提出"民生新闻"的理念并在短时间内创造收视奇迹。此后,各地电视台迅速涌现出一批同类节目。而实际上在上世纪90年代晚报、都市报掀起热潮的时候,报界其  相似文献   
73.
民生新闻,从老百姓日常生活中采制而来的新闻。它主要关注群众的冷暖痛痒、喜怒哀乐,大量报道各种与民相关的小事,以前,很多人把它当成负面报道或琐碎小事而忽略。但随着2002年元旦江苏电视台《南京零距离》的开播,这些邻里闲事迅速传遍全城,吸引万千观众的目光,自称是“市民的儿子”的光头主持盂非在新闻节目中以平民的视角,讲述百姓小事,针砭时弊,  相似文献   
74.
朱时涛 《新闻窗》2009,(3):72-74
进入21世纪之后,随着数字电视的不断普及,电视的竞争逐渐由同其他媒体的竞争扩展到同类媒体的竞争。各电视台为提高频道收视率,获取更多的广告利润,除纷纷推出各具特色的电视节目吸引观众外,也开始关注到本台的台标。要提高电视台声誉,树立良好的外在形象,不仅要靠电视节目,同时要注重台标的优化,这已成为电视工作者的共识。近年来,中央电视台、北京电视台、安徽电视台、河北电视台、江苏电视台、辽宁电视台等都对其台标进行了变动和创新,  相似文献   
75.
孔昭巍  许政 《视听界》2002,(3):26-27
“传媒”竞争的实质是什么?30多年前,加拿大著名传播学者麦克卢汉在谈到传媒“传播”的非单向性时指出。传媒一直在悄无声息地“租用”受众的眼睛和耳朵,通过隐性收费——受众在不知不觉中以其对节目的关注来“交费”——而获取最大的注意力资源,然后将这个资源以不菲的价格卖给需要这一资源的人们——需要做广  相似文献   
76.
新闻的改革创新是现今媒体时刻必须面对的重要课题.  相似文献   
77.
陆蓉蓉 《视听界》2005,(1):81-82
江苏广播电视总台卫视频道的大型文化专题片《江南》自开播以来,以其独特的艺术特色吸引了越来越多的观众群,成为卫视的名牌栏目。《江南》在向观众介绍江南美丽风光的同时,也向观众展现了江南极富诗意的人文底蕴,它用大文化的视野,将抒情、叙述与思辩融为一体,给人以美的享受,  相似文献   
78.
主持人是否能够找到适合自己的荧幕形象,是否能够掌握演播空间和舞台,以及是否能在专业的演播空间中成就自己的独特个性,让自己的主持形象更加饱满,成为电视行业赖以制胜的关键因素。好的主持人是一个节目,乃至一个注重品牌化经营的电视频道的灵魂。如何打造优秀的主持人,让其形象成为演播空间中不可取代的核心,实现可持续发展的电视节目发展策略,也成为现阶段电视节目成败与否的重要砝码。  相似文献   
79.
王莹 《新闻窗》2012,(4):29-30
近年来,电视民生新闻的蓬勃发展成为新闻界少有的热闹景象,江苏电视台的《南京零距离》、北京电视台的《第七日》、安徽电视台的《第一时间》、湖南电视台的《晚间新闻》以及贵州电视台的《百姓关注》等等,全国各地电视台纷纷推出自己的电视民生新闻栏目。民生新闻放弃了传统新闻的生硬、呆板,以鲜明的地方性和生动的趣味性吸引着受众的眼球。民生新闻坚持平民观点,关注民生民情,为百姓排忧解难,将话语权更多的交给平民百姓.符合了传媒的平民化趋势。  相似文献   
80.
武延康  沈征 《档案与建设》2006,(10):36-36,46
今年5月,江苏省档案局征集接收处将已成为首批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的金陵刻经的申遗档案资料全部接收进馆。内容有申报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文字、图片文本,刻经制作工艺资料,金陵刻经处的创始人杨仁山先生家族照片和工艺流程照片,中央电视台、江苏电视台、南京电视台拍摄制作的关于金陵刻经处的专题录像片,刻印经书的经板实物和各种版本的经书资料,共计7160件。其中尤为珍贵的是《乾隆版大藏经》,这部清代唯一的官刻汉文大藏经,从清世宗雍正十三年(1735)正式开雕至今,印数累计不超过150部,故较珍稀,在我国历代大藏经编纂刊印史上占有重要地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