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199篇
  免费   8篇
  国内免费   8篇
教育   756篇
科学研究   30篇
各国文化   76篇
体育   121篇
综合类   39篇
文化理论   8篇
信息传播   185篇
  2024年   9篇
  2023年   39篇
  2022年   18篇
  2021年   28篇
  2020年   27篇
  2019年   17篇
  2018年   10篇
  2017年   13篇
  2016年   21篇
  2015年   40篇
  2014年   77篇
  2013年   67篇
  2012年   76篇
  2011年   94篇
  2010年   79篇
  2009年   76篇
  2008年   85篇
  2007年   77篇
  2006年   61篇
  2005年   43篇
  2004年   38篇
  2003年   45篇
  2002年   36篇
  2001年   37篇
  2000年   26篇
  1999年   14篇
  1998年   11篇
  1997年   10篇
  1996年   14篇
  1995年   3篇
  1994年   5篇
  1993年   5篇
  1992年   4篇
  1991年   8篇
  1990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21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1.
梳理《陆文公集》版本源流,对认识其原貌及其研究都有重要作用。本文从馆藏清雍正元年年羹尧刻本为考察基础,大致理清了《唐文粹》的版本源流,并对其作出描述与分析。  相似文献   
92.
赵淳及其子侄或能诗,或诗文兼长。赵淳与杜唐、邹祚永等6位诗人结成诗社,不时同游切磋,相互酬唱,题咏流连于大理晴云山一带。赵淳的诗歌创作主“遍游历”,内容多表现苍洱风物。赵淳《赵州诗学源流述》是一篇集中评介赵州26位诗人及诗作风格的文章,一定程度上体现出赵淳对本土诗学源流的自觉意识,其意义不容忽视。因赵淳本人以及家族成员、诗社成员的传世诗作较少,加之无时人批评表彰,故其影响范围有限。  相似文献   
93.
根据多源流理论,我国义务教育焦虑和教育资源的资本化倾向构成了问题源流;政策共同体对义务教育“减负”的不同态度和建议构成了政策源流;对学业负担过重的共识和无奈情绪以及“十四五”规划中的教育公益性原则构成了政治源流。在多源流汇合下,我国义务教育“双减”政策之窗开启,教育市场的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迫在眉睫,为推动“双减”政策“落地生根”,应改变“分数即正义”的惯性思维,保证学校对教育资源的多元化供给能力,限制市场对教育资源的资本化供给能力。  相似文献   
94.
梳理我国高等职业教育招生政策发现,“职教高考”政策是应对就业与升学争论、解决职业教育人才供需矛盾、构建现代职业教育体系的关键政策,具有重要的战略地位和深远的现实意义。基于多源流理论分析发现,当前“职教高考”政策的问题流、政治流已经基本成型,政策流尽管已形成初步的政策备选方案,但仍需要一定时间以提出更成熟、更具共识性的政策建议。有鉴于此,要通过发挥社会问题的触发功能,重视政策共同体的支撑功能,发挥政府部门的主导作用,进一步加强问题流、政策流和政治流的动力作用,实现“三源流”的汇聚和耦合,以助力“职教高考”政策出台。  相似文献   
95.
本文利用北京大学现存档案,梳理、探索周作人在燕京大学期间作为学者、教育者,对燕京大学新文学课程的开设、乃至中国新文学教育整体所做出的独特贡献,并探讨在课程教授、知识积累的过程中,“新文学源流”思想的生成与变化。  相似文献   
96.
《南滁会景编》是研究安徽滁州地区文学文化及其发展状貌的重要地方文献。其十四卷本所收大量诗文未见载于总集、别集、选集、诗话、笔记、类书、碑刻、地方志等文献,具有重要的辑佚价值。关于其十二卷本的刊刻时间,当代有多家目录书予以著录,却正误混淆。本文将指正其著录错误,梳理版本源流,并阐明十四卷本的文献价值。  相似文献   
97.
新文学序跋因其内容指涉文本,涉及作品出版的情况、作家对文本的修改以及作家对文本的阐释等,所以,它对厘清版本源流、找出版本间的文本差异以及追索版本修改动因等可提供重要的线索和依据,是新文学版本批评的一个重要资源。  相似文献   
98.
正中国古代官刻图书自唐代雕版印刷术的发明已初见端倪,历经宋、元以迄清朝,已有1000多年的悠久历史,对推动古代图书出版及文化教育发展发挥着至关重要的引领作用。在清代近300年的历史进程中,中央官刻图书紧随着帝国政治、经济、文化的高度发展,亦步入一个辉煌的历史阶段。无论从编刊图书的机构设置、制度建立,还是从其出书内容、数量、印刷技术、装帧水平和发行流通等方面,均在因袭前代的基础上取得重大突破和成就,成为中国古代官刻书史、印刷史和文化史中不可忽视的组成部分。因此,广泛而深入地研究清代中央官刻图书对清史及文献学的研究显得  相似文献   
99.
上海交通大学刘士林教授在《中国现代学人论学书信研究》[1]序言中认为,“论学书信”之题有一定的学理深度,因为书信往来一方面精要地反映了学人的学术观点,另一方面能够“再现一个现代学人交际圈”,同时,“论学书信”又充满了主观色彩浓厚的人文关怀,而作者的个性才识和治学方法恰恰合适。在该书中,作者也的确很好地平衡了主观与客观、感性与理性、事实与理论、微观与宏观等矛盾。  相似文献   
100.
本文试以时间为序,对陈与义所著《简斋集》的各家刻本、钞本进行分析辩证,以明确其相互关系,并梳析其版本源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