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199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2篇
教育   3018篇
科学研究   81篇
体育   18篇
综合类   29篇
文化理论   2篇
信息传播   53篇
  2024年   3篇
  2023年   12篇
  2022年   8篇
  2021年   23篇
  2020年   22篇
  2019年   35篇
  2018年   15篇
  2017年   27篇
  2016年   37篇
  2015年   47篇
  2014年   249篇
  2013年   310篇
  2012年   300篇
  2011年   360篇
  2010年   299篇
  2009年   261篇
  2008年   298篇
  2007年   216篇
  2006年   162篇
  2005年   144篇
  2004年   82篇
  2003年   88篇
  2002年   73篇
  2001年   60篇
  2000年   41篇
  1999年   9篇
  1998年   5篇
  1997年   5篇
  1996年   3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1篇
  1993年   2篇
  1992年   1篇
  1990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320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81.
张达 《广东教育》2007,(7):84-84
阅读能力是中学教学大纲所要求培养的主要技能之一,也是基础教育阶段英语教学的重要目的之一,阅读是学生学习外语最有效、最重要的手段,在中学英语学习过程中,培养学生的听、说、读、写能力,其中阅读是重要内容之一.  相似文献   
82.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朗读是书面语言的有声化,是化无声文字为有声语言的阅读活动。运用朗读能帮助读者以声解义,领略文章的精妙之处,并对提高读者的理解能力和写作能力具有潜  相似文献   
83.
近年来,随着高考命题改革的不断推进,作为高中数学的重要内容,数列不仅屡屡成为高考的压轴题,更成为高考创新的试验田. 一、新定义题 此类题通过构造新定义,能够促进学生理解等差数列、等比数列,训练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与与运用新知识通过分析、演绎、归纳、猜想、类比或论证等方法解决新的数学问题,也是数列创新题尤其是数列压轴题中最常见的题型.  相似文献   
84.
一个人语文素养的高低与知识积累紧密相关。高考语文试题中的名句名篇默写、诗文阅读、文章写作,都需要厚实的积累。名句名篇默写考查的是知识的积累。一般来说,读的书越多,知道的东西就越多,知识积累也就越厚实,语文素养也就越高。一个人的人文素养、道德素养、科学素  相似文献   
85.
阅读教学是语文教学的重中之重,它也是对语文教学的综合。与此同时,阅读教学可以帮助学生扩充信息量。提高学生的知识面和理解能力;再者,通过阅读教学也可以增强学生对信息的搜集、分析能力。当前社会就是一个信息化的社会,信息高速度发展,那么我们的课堂教学也要紧跟社会发展的趋势。让小学语文中的阅读教学走出一条新的道路来。  相似文献   
86.
钢琴演奏教学中注意学生音乐表现力的培养是十分重要的。文章从三个方面谈如何培养学生的音乐表现力问题:培养学生的音乐想象力,培养学生灵敏的听觉,培养学生对音乐的理解能力。  相似文献   
87.
理解能力的培养对于语文学习能力的提高有着重要的作用。教师可以从放声朗读、技巧分段、缘本引导、瞄准关键四个方面入手,培养学生的理解能力。  相似文献   
88.
小学英语教学中普遍应用自然拼读法,显著提升学生学习水平,提高英语课堂教学质量。本文分析自然拼读法的作用,分析小学英语教学中自然拼读法的应用,满足新课程改革的需求,推动英语教学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89.
随着小学语文教育的不断深入,在小学语文教学中,阅读能力的提升和优化已成为需要关注的重点。因此,如何组织高能高效的阅读理解能力训练,如何在阅读能力的提升中增强学生的综合实践能力进而提高小学语文阅读教学的实际效果,提升学生的语文阅读综合能力,是语文教师应该认真探究的重要课题,也是对于小学语文中段教学研究的重中之重。  相似文献   
90.
禄淑霞 《学子》2011,(9):57-58
阅读的过程是对语言的认知过程,阅读有助于巩固和扩大词汇、丰富语言知识、提高运用语言的能力。阅读可以训练思维能力、理解能力、概括能力与判断能力。侧重培养阅读能力是教学大纲规定的高中英语教学目的之一,是培养学生理解和运用英语技能的一个基本方法,又是落实交际实践性的主要途径。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