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29637篇
  免费   1532篇
  国内免费   653篇
教育   138224篇
科学研究   32095篇
各国文化   312篇
体育   3524篇
综合类   4708篇
文化理论   1734篇
信息传播   51225篇
  2024年   839篇
  2023年   3633篇
  2022年   3330篇
  2021年   3976篇
  2020年   4210篇
  2019年   5106篇
  2018年   2726篇
  2017年   4731篇
  2016年   5560篇
  2015年   7106篇
  2014年   15062篇
  2013年   14623篇
  2012年   17208篇
  2011年   18143篇
  2010年   15501篇
  2009年   14566篇
  2008年   16731篇
  2007年   13282篇
  2006年   11063篇
  2005年   9886篇
  2004年   10452篇
  2003年   10864篇
  2002年   8902篇
  2001年   7312篇
  2000年   5170篇
  1999年   913篇
  1998年   281篇
  1997年   152篇
  1996年   142篇
  1995年   99篇
  1994年   59篇
  1993年   50篇
  1992年   36篇
  1991年   39篇
  1990年   30篇
  1989年   30篇
  1988年   3篇
  1987年   2篇
  1986年   2篇
  1985年   1篇
  198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51.
曲洁 《声屏世界》2003,(5):46-46
面临激烈的竞争和收视率太战,城市电视台如何使自己能保留一席之地?精心策划、设置、制作好电视导视节目无疑是有效手段之一。 纵观各城市电视台节目,虽然普遍都开始重视电视导视节目的作用,但认识上的差异使得各城市电视台电视导视节目的水平参差不齐,还存在很多不足,一般说来有以下几点:  相似文献   
52.
53.
郭小平 《声屏世界》2003,(11):38-40
安徽卫视的《记者档案》定位独特、品位较高,展示了镜头背后的镜头,挖掘文字背后的新闻,展现声音之外的故事,凸现了视角之外的视角,在电视人物谈话类节目中展示了其生存逻辑和独特的内容处理模式。并以“借船出海”与“造船出海”的方式,实现节目主持人与栏目的良性互动,为栏目的品牌效应营造了良好的环境。对于平等和互动的追求,不仅是《记者档案》为克服该栏目对“旧闻”的重复、走出谈话类节目的窠臼的成功范例,也给其他电视谈话类节目的定位与栏目策划提供了可供研究的模本。  相似文献   
54.
高校图书馆的创新管理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从网络时代图书馆客观环境和读者需求出发,阐述新时期图书馆的现代化建设,提出图书馆的创新管理内容,以及图书馆的管理新概念。  相似文献   
55.
张以庆,当过十年工人,没有上过大学。然而,他从业电视十五年,却几乎囊括了国内外全部的纪录片大奖,其中包括全国“五个一工程”奖、中国电视纪录片学术奖长片大奖、编导单项大奖、日内瓦南北电视节特别提名奖、四川国际电视节四项国际大奖等等。去年,他又成为第五届范长江新闻  相似文献   
56.
讨论了<现代科学技术概论>的课堂教学策略:引导学生自主参与学习过程、激发学生学习的创新精神、重视知识在环境中的应用,使知识传授与能力培养有机地结合起来.  相似文献   
57.
21世纪是一个创新的时代。在这个创新的时代里,各项工作都要有新举措,出版创新也就理所当然地成了出版工作的灵魂。目前,在出版创新的意识和手段上,我国大陆出版业与西方出版业甚至我  相似文献   
58.
路海江 《传媒》2003,(9):54-55
《党史博览》杂志创刊于邓小平南巡谈话发表不久的1992年2月,其前身是中共河南省委党史工作委员会主办的《河南党史研究》,在党史期刊普遍存在发行量小、知名度低、经营困难的情况下,《党史博览》却能一枝独秀。1998年期发行量首次超过10万,达12万余份;1999年、2000年突破13万份;目前,它是全国优秀党史期刊、河南省二十佳期刊。也是同类刊物中发行量最大、转载率最高的期刊。 我们在办刊中的一些做法和体会是:  相似文献   
59.
去年12月15日,我们《空军报》结束了为期两年的“跟踪一名新兵730天”的最后一次采访。当我们在跟踪采访对象程国庆所在的解放军后勤工程学院的宿舍楼下与他话别时,程国庆和我们都有些依依不舍。程国庆是2000年12月入伍后我们开始跟踪报道的一个战士。对我们来说,和一个报道对象连续接触两年,见面24次,这在过去是从未有过的;对一个普通战士程国庆来说,能进入记者的视野并不断地在报纸上“露面”,不说“绝后”也是“空前”的了。程国庆提出与我们合影留念,我们欣然同意了。这是我们两年跟踪采访的第一次。  相似文献   
6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