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58197篇
  免费   1035篇
  国内免费   1035篇
教育   116724篇
科学研究   18679篇
各国文化   221篇
体育   4627篇
综合类   3884篇
文化理论   431篇
信息传播   15701篇
  2024年   415篇
  2023年   1810篇
  2022年   1399篇
  2021年   1909篇
  2020年   1991篇
  2019年   1881篇
  2018年   1104篇
  2017年   1629篇
  2016年   2403篇
  2015年   4800篇
  2014年   17858篇
  2013年   12678篇
  2012年   13909篇
  2011年   13360篇
  2010年   11372篇
  2009年   10959篇
  2008年   13417篇
  2007年   10711篇
  2006年   8125篇
  2005年   7477篇
  2004年   4891篇
  2003年   4066篇
  2002年   3500篇
  2001年   3014篇
  2000年   2541篇
  1999年   894篇
  1998年   536篇
  1997年   388篇
  1996年   215篇
  1995年   206篇
  1994年   200篇
  1993年   134篇
  1992年   127篇
  1991年   102篇
  1990年   107篇
  1989年   77篇
  1988年   17篇
  1987年   7篇
  1986年   13篇
  1985年   7篇
  1984年   10篇
  1983年   6篇
  1957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37 毫秒
71.
近年中考的高利害性日益突出.为适应新课程要求,改变我国中考评价不适应社会要求现状,教育部致力于推进中考改革.解析教育部历年中考文件,可以归结出中考改革的特征及其科学化、人本化、生活化的价值取向,这对大力推进中考改革,使中考在正确的轨道前行大有裨益.  相似文献   
72.
《钓鱼》2006,(7):44-44
~~跟我轻松学海钓———田中海钓知识入门(二十六)~~  相似文献   
73.
刘伟 《体育师友》2006,(4):48-49
在现代社会中,人的社会适应能力越来越受到教育的关注,因为适应能力高低对个人生活和工作的影响程度不亚于身体健康状况和知识掌握的影响。传统的体育教学忽视了对学生社会适应能力的培养。在《体育与健康》课程中,设置了社会适应学习领域,这将有助于教师在体育教学过程中加强对学生责任感及体育道德行为的培养。  相似文献   
74.
五陵少年源于西汉皇帝的陵墓。五陵指西汉时建在长安城外的五座皇帝的陵寝,即高祖长陵、惠帝安陵、景帝阳陵、武帝茂陵和昭帝平陵。为防止墓冢被盗,西汉独创了“依陵建县”的制度,也就是一边建陵,一边将全国各地的豪族大户、富商巨贾迁到陵邑周围,形成繁华的新城。这些地区的富家子弟倚仗家  相似文献   
75.
教学中,经常遇到这样的情况,学生从正面掌握了有关的化学知识,但在解释和说明某些具体问题时,总是感到力不从心,说不清楚.尤其是一些推理论证的问题,不会用学过的理论知识去分析判断.甚至,一些常用的化学术语都不会使用.  相似文献   
76.
77.
学校体育的文化视野--课程设计的人学理念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学校体育课程的价值在于建构体育文化, 从文化视野下重新审视体育课程理念,可以使我们正确认识体育课程特征、目标,使体育课程更符合学生身心和谐发展的需要,体现以人为本,凸现时代精神,深化学校体育课程改革.  相似文献   
78.
陈巍 《青海教育》2005,(1):11-12
随着教师职业专业化程度的提高,广博的知识、现代化手段的运用以及创新探究能力成为当今社会衡量教师素质高低的重要内容。现实中,我们也往往将上述内容作为考核评价教师的主要依据。较长一段时间以来,我们偏重于强调教师的学识与能力,从而导致轻视和忽视敬业精神的现象日益明显地表现出来。  相似文献   
79.
80.
培养学生的技能是科学教育的重要目标。但是关于技能的概念、本质、形成机制等重要问题,以往的研究偏重于哲学思辨和教学经验总结,而没有能够从心理学含义上给出解释。现代认知心理学基于信息加工理论,揭示了技能的知识本质,这为我们培养学生的技能指明了方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