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100篇
  免费   2篇
教育   1602篇
科学研究   57篇
各国文化   66篇
体育   137篇
综合类   92篇
文化理论   19篇
信息传播   129篇
  2024年   7篇
  2023年   21篇
  2022年   4篇
  2021年   11篇
  2020年   22篇
  2019年   19篇
  2018年   9篇
  2017年   13篇
  2016年   26篇
  2015年   52篇
  2014年   134篇
  2013年   163篇
  2012年   171篇
  2011年   187篇
  2010年   163篇
  2009年   160篇
  2008年   186篇
  2007年   136篇
  2006年   123篇
  2005年   87篇
  2004年   88篇
  2003年   81篇
  2002年   60篇
  2001年   47篇
  2000年   50篇
  1999年   32篇
  1998年   19篇
  1997年   12篇
  1996年   5篇
  1995年   5篇
  1994年   2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2篇
  1991年   3篇
  198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10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62 毫秒
61.
姚金铭 《新闻世界》2007,(11):20-20
老子说:“弱之胜强,柔之胜刚。”又说:“守柔曰强。”这些教诲也是老子让人们成功的法宝。[第一段]  相似文献   
62.
庚桑楚实有其人,并非“寓言”人物。《庄子》中的《庚桑楚》一篇,为庚桑楚弟子记录的庚桑楚言行和思想,是探讨研究庚桑楚思想的重要依据。在学术思想体系上,《庚桑楚》前承《老子》,后启《庄子》,是老、庄思想之间的一座桥梁。  相似文献   
63.
老子思想在高校图书馆管理中的运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老子思想,主要是在讲“道德”。《老子》中所论及的“重生轻物”、“不争”、“无为”、“柔弱胜刚强”等,均是“自然守弱”方法论原则在各个领域中的运用,同样把老子思想运用于高校图书馆管理中具有重要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64.
老子的和谐思想初探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在<老子>文本里,老子对和谐精神有着深刻的体悟.这体现在老子对万物的生成发展、人生的修身立命、社会的安定公正以及失去和争取"和谐"等问题的思考上,尤其是在"道法自然"思想里,这一精神蕴涵最为深刻.和谐是老子哲学追求的最终价值和最高境界.  相似文献   
65.
老子出关图     
月照 《健身科学》2008,(1):57-57
~~老子出关图@月照~~  相似文献   
66.
传统与现代     
所以注重现代并不意味着要抛弃传统,正所谓"民族的才是世界的",传统与现代的结合能让我们走得更长更远。仔细看看最近的报纸杂志或是网上的贴吧论坛,便会发现有些人对于传统或是现代事物存在偏见。有一看到"传统"这个字眼就武断地认为是迂腐过时的,也有一看到"现代""新生"就大呼浅薄无内  相似文献   
67.
孔德 《武当》2012,(2):49-51
第十二章五色令人目盲,五音令人耳聋,五味令人口爽,驰骋田猎令人心发狂,难得之货令人行妨。是以圣人为腹不为目,故去彼取此。【释解】本章是用圣人的眼光洞察世俗社会,发现生活在世俗社会之中的人,往往都爱追求感官的享受和  相似文献   
68.
绍熙 《华夏文化》2012,(3):63-65
"陕西省老子思想研究会成立暨道家研究座谈会"于2012年4月4日在西安举行。著名历史学家、思想史家、西北大学、清华大学教授张岂之,陕西省原副省长巩德顺,陕西省社会科学联合会党组书记周敏、副主席杨凡,陕西省宗教局副局长冯祥明等出席会议。中国道教协会会长任法融欣然出任顾问,并向大会发来贺信。来自清华大学、西安交通大学、西北大学、陕西师范大学、  相似文献   
69.
“道法自然”本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王中江 《寻根》2009,(3):15-20
“道法自然”是老子哲学中非同寻常而又往往得不到确切解释的一个论题。迄今为止,我们知道汉代注释家河上公第一次将这一论题解释为“道性自然,无所法也”(《老子道德经河上公章句》卷二《象元》第二十五)。受这一注释的影响,后来的许多《老子》注释家都在类似的意义上解释老子这一句话。如宋代道士葛长庚撰著的《道德宝章"解释说:“道法自然,道自己如此。”又如,  相似文献   
70.
老子的消费伦理观在传统经济伦理思想中占有重要地位,通过阐释老子以"宝俭"论为核心的消费伦理观的内容及其特征,进而探求其对构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的消费伦理观的现实价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