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35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2篇
教育   141篇
科学研究   77篇
各国文化   1篇
体育   6篇
信息传播   12篇
  2022年   1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2篇
  2015年   3篇
  2014年   11篇
  2013年   19篇
  2012年   24篇
  2011年   32篇
  2010年   30篇
  2009年   27篇
  2008年   26篇
  2007年   17篇
  2006年   14篇
  2005年   17篇
  2004年   2篇
  2002年   2篇
  2001年   5篇
  2000年   3篇
  195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3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1.
祖国的需要就是他全部的追求。为了中华民族的复兴,祖国的富强,他六十五年如一日,默默耕耘。四次根据国家的需要调整自己的教学与科研方向,始终用全部身心,开拓进取,挑战学术前沿,这就是王启东教授的写照。  相似文献   
92.
西安交通大学附属中学是陕西省、西安市两级重点中学,陕西省首批示范高中,具有百年办学传统,文化底蕴深厚,人文氛围浓郁。学校恪守"遵循教育规律,坚持育人为本,塑造健全人格,提高综合素质"的办学理念,把"培养有涵养、有责任心、有创新能力、有领袖素养、有国际视野的品学兼优的现代人才"作为育人目标,取得了丰硕的成果,曾获得"全国科研兴校示范基地"、"全国创新型学校"、"全国红十字模范校"、"陕西省艺术示范校"、"陕西省科技创新教育示范学校"、"西安市绿色学校"等上百项荣誉称号。  相似文献   
93.
[目的/意义]针对目前信息咨询服务中咨询问题分析的复杂性、决策选择的不确定性、咨询效果评价的延时性等不足,建立一套信息咨询流程,引导图书馆更好地开展信息咨询服务,提高咨询服务效果。[方法/过程]将数据耕耘的技术理念引入到传统的咨询流程中,结合该技术的仿真性、探索循环、协同性等技术特征,重新构建咨询的"数据播种"、"数据施肥"、"数据耕作"、"数据栽培"、"数据收获"等一系列咨询流程。[结果/结论]数据耕耘技术理念关照下的流程仿真结果显示,咨询流程引入数据耕耘技术理念后,增强了对不确定数据的应用,丰富了咨询结果,改善了最优咨询效果的选择与评价,为咨询服务的研究与实践提供了有益参考。  相似文献   
94.
在改革开放的春天,华东师范大学主办的<化学教学>创刊了.三十年来, <化学教学>在探索化学教学改革的征途中,引领教师专业发展,成为我国广大化学教师的良师益友,多次被评为全国中等教育类核心期刊,先后被多个期刊网、数据库收录. <化学教学>在基础化学教育这块"沃土"上,正在茁壮成长.  相似文献   
95.
赵法箴院士是我国知名的水产养殖学家、“中国对虾”(又称对虾、明虾、东方对虾)养殖业的主要创始人之一。自1954年走进山东大学水产系后的那一刻他便与水产养殖业结下了不解之缘,并将自身全部的热情和精力投入了他为之奋斗一生并引以为豪的对虾养殖业。多年来他主持和承担完成的“对虾人工育苗及精养高产技术的研究”、“对虾工厂化全人工育苗技术”、“对虾人工配合饵料的研究”分获全国科学大会奖、国家科学技术进步一、二等奖。  相似文献   
96.
东北大学闻邦椿院士是IFToMM(国际机器理论与机构学联合会)中国委员会委员,国际转子动力学技术委员会委员,亚太振动会议指导委员会委员,中国振动工程学会名誉理事长,上海交通大学“振动、冲击、噪声”国家重点实验室学术委员会名誉主任。他还曾多次被评为辽宁省、沈阳市劳动模范,1983年被评为沈阳市特等劳动模范。  相似文献   
97.
“我们这些搞农业科研的人不善言谈,但是教学生还是可以的。”作为国家重点学科“作物栽培学与耕作学”博士生导师,时任湖南农业大学农学院种子科学与工程系主任的唐启源教授有着独有的朴实与真诚,兼具农学家与教师双重身份的唐启源身上有一种特殊的淡定与从容,简介的言辞一语道破了他多年来为之奋斗不懈和辛勤耕耘的工作:科研与教学。  相似文献   
98.
医为救人之术,药为除病之本,自神农尝百草起,至孙思邈、李时珍,无一不为中华药典之佳话,而当今药学界人才辈出,更是风流不让古人。刘耕陶院士便是业内骄子,他从事药理研究50多年,在中药药理与药物创新研究上取得了突出的成就。  相似文献   
99.
日前,第七届光华工程科技奖评选结果揭晓。25位院士和专家分获第七届光华工程科技奖成就奖,工程奖和青年奖。高焕文就在工程奖获的奖名单中。  相似文献   
100.
重返家园     
大家好,我是一条小小的蚯蚓,别看我貌不惊人,又整天生活在"暗无天日"的泥土之中,但我很自豪,我每天辛勤地工作着,为土壤增加肥力,为大地的丰收贡献着自己的力量,农民伯伯还亲切地把我和同伴们叫作"地龙"呢。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