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904篇
  免费   24篇
  国内免费   57篇
教育   2296篇
科学研究   1074篇
各国文化   30篇
体育   141篇
综合类   83篇
文化理论   50篇
信息传播   1311篇
  2024年   3篇
  2023年   18篇
  2022年   6篇
  2021年   15篇
  2020年   15篇
  2019年   25篇
  2018年   19篇
  2017年   19篇
  2016年   41篇
  2015年   100篇
  2014年   240篇
  2013年   409篇
  2012年   262篇
  2011年   505篇
  2010年   485篇
  2009年   563篇
  2008年   1692篇
  2007年   108篇
  2006年   67篇
  2005年   110篇
  2004年   46篇
  2003年   57篇
  2002年   30篇
  2001年   20篇
  2000年   31篇
  1999年   21篇
  1998年   12篇
  1997年   5篇
  1996年   8篇
  1995年   8篇
  1994年   10篇
  1993年   7篇
  1992年   7篇
  1991年   4篇
  1990年   9篇
  1989年   7篇
  198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98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857 毫秒
61.
近年来媒体在灾难事件中的作用越来越受到重视。5·12汶川大地震发生后,国内绝大部分媒体反应迅速、报道深入,表现出了良好的新闻素质和悲悯之心,受到了群众的高度赞誉,但也有个别媒体出现了一些有违新闻职业道德的“失范”行为,值得警惕和反思。笔者从这些媒体道德“失范”现象入手,  相似文献   
62.
邱翔 《中国广播》2008,(9):34-35
5月12日汶川的灾情就是集结号,中央、地方各路媒体迅速行动,“千方百计第一时间赶到现场”,以最快的速度向全国、全世界报告汶川发生了什么。地震发生后的17分钟,14:45,新华社向全世界发出第一条英文快讯,两分钟后发出简明消息;15:00,中央电视台第一条关于汶川地震的口播新闻出现在荧屏上;15:04,中央人民广播电台的电波发出第一条地震快讯……  相似文献   
63.
这是一次在无边无际的沉重中艰难跋涉的采访。2008年5月12日14时28分,汶川大地震。消息传来,举闰震惊.中央人民广播电台的34名记者从祖国的四面八方火速赶赴灾区,亲历了几万蓬勃的生命在刹那间殒落,亲历了几十万不屈的生命在伤残中煎熬,  相似文献   
64.
张龙 《声屏世界》2006,(12):31-32
题记:《地震灾区第一夜》这篇报道破除了一般灾害性报道的套路,报道中没有出现领导,焦点紧紧对准灾区的40万百姓。报道以一夜时间为纵轴,交织5个现场,不仅信息、主题表达到位,又体现出记者高度的责任感和很强的业务水平。2005年11月26日8点49分,江西省九江市的瑞昌市、九江县发生5.7级地震,这百年一遇的震灾使四十多万灾民在一瞬间无家可归。江西电视台地震灾区第一夜》这篇报道就是用多视角记录地震之后受灾严重的瑞昌市、九江县第一个晚上的真实状况。这篇报道很快被中央电视台等全国十几家媒体采用,并获得第十六届中国新闻奖电视消息类唯…  相似文献   
65.
1976年7月28日“唐山——丰南”大地震已经过去30周年.其惨景却无法从人们的记忆中删除。一座拥有百万人口的重工业城市顷刻间化作一片废墟.24万余人丧生。唐山地震不仅使生命财产受到巨大损失.而且由于建筑物、构筑物的毁坏.对档案装具和设施设备造成破坏.从而引发对档案的严重危害。据统计.全市各单位的档案库房绝大部分倒塌.90%的档案资料被埋压在废墟下.虽然经过抢扒和抢救.仍给档案造成不同程度的损害。  相似文献   
66.
2005年12月30日至31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国务院总理温家宝来到江两几江市地震灾区检查灾后重建工作,代表党中央和国务院,看望和慰问广大干部群众。按照常规,这么高层次的领导活动,有中央和省里的新闻记者随行采访,我们地市级的新闻单位记者是不安排采访的。  相似文献   
67.
68.
地震乃自然灾害之一,是极为普遍的自然现象,我们所说的地震一般都指的是天然地震(非天然地震是指如矿山开采等引起的人工地震等),主要为两种。一是构造地震,一是火山地震。构造地震即由地下岩石的构造活动而产生的地震,地震若是超过了一定的临界点就会造成灾害,其破坏性强和影响范围广,往往会在瞬间给人类社会带来不可估量的灾难。因此,在各种自然灾害中,人们最恐惧的莫过于地震了。我国是多地震国家,由地层的结构所决定。强地震带主要分布于我国的华北、西北和西南地区。  相似文献   
69.
范以 《军事记者》2005,(3):15-16
2004年12月26日上午8时左右,印度尼西亚苏门达腊岛附近海域发生近40年来世界上最强烈的地震。紧接着,8.7级地震引发的海啸波及印尼、斯里兰卡、泰国、印度、马来两亚等国。造成大量的人员死亡。  相似文献   
70.
田宇 《新闻实践》2005,(2):8-10
2004年12月26日上午印度洋发生强烈地震并引发巨大海啸。这是近40年来全球发生的最强烈的地震,其引发的海啸波及范围之广、国家之多、损失之大均是罕见的。 新华社国际部将这一突发性事件报道视为重大战役性报道,根据总编室以及上级有关部门的指示迅速进行策划,制定报道计划,并根据事态的发展,调整报道重点。总体上说,这一重大战役性报道时间长、强度高、难度大,新华社的报道及时、充分,既有数量,又有质量,而且现场感强,充分体现了新华社的整体实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