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39篇
  免费   0篇
教育   216篇
科学研究   8篇
各国文化   1篇
体育   15篇
综合类   10篇
文化理论   5篇
信息传播   84篇
  2024年   3篇
  2023年   10篇
  2022年   6篇
  2021年   13篇
  2020年   6篇
  2019年   13篇
  2018年   2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13篇
  2015年   18篇
  2014年   41篇
  2013年   29篇
  2012年   29篇
  2011年   31篇
  2010年   26篇
  2009年   13篇
  2008年   14篇
  2007年   10篇
  2006年   13篇
  2005年   9篇
  2004年   8篇
  2003年   5篇
  2002年   5篇
  2001年   7篇
  2000年   4篇
  1999年   1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1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1篇
  1991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33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1.
无论何种形态的文化活动都离不开其赖以存在和发展的历史文化土壤,道德教化也是如此。苏区革命实践中以人为本的理念,"为人民服务为核心、集体主义为原则"的社会主义道德价值导向,重视道德实践的方法以及追求和谐关系的目标,在当代仍然具有鲜活的道德教化价值。  相似文献   
12.
《嘉应学院学报》2019,(2):38-40
新时代在青年大学生中继承革命文化,弘扬苏区精神,要落实好立德树人根本任务,把苏区精神融入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课程,坚定文化自信,彰显精神力量,培养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  相似文献   
13.
中国共产党在鄂豫皖革命根据地创建过程中,为了宣传党的方针政策、动员群众、鼓舞士气,开展了一系列卓有成效的宣传鼓动工作,形成了以各类报刊为载体的组织宣传,以革命歌谣和标语口号为媒介的大众化宣传,以新剧团、俱乐部等为依托的文艺宣传,以培训班和学校为阵地的教育宣传的样态。但也存在着如教条主义、脱离群众、方式方法简单落后等一些问题。鄂豫皖苏区时期党在宣传方式上的创新与失误,是党在宣传工作上的有益探索,为后来党的宣传工作提供了宝贵的经验教训与启示。  相似文献   
14.
张士伟 《档案》2022,(5):31-35
国民党在湘鄂川黔地区的统治异常腐败,捐税繁杂,军阀相互攻伐,滥杀无辜,百姓生活困苦,民怨沸腾,这就为红色歌曲歌谣的产生提供了广泛的群众基础。该地少数民族能歌善舞,为红色歌曲歌谣产生提供了素材来源和人才基础。红军衣着简朴,纪律严明,爱民如子,深得百姓爱戴,为红色歌曲歌谣的产生提供了思想土壤。红军非常注重利用歌曲歌谣发动群众,宣传革命,树立红军形象,控诉黑暗势力压迫,歌颂军民鱼水情,鼓动妇女解放,激励红军奋勇战斗。这些歌曲歌谣鼓舞人、引导人、激励人,具有革命性、时代性、地域性、创新性、群众性和民间性的特点,发挥了宣传革命、动员群众、鼓舞士气、瓦解敌军、凝聚军民力量的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5.
徐特立在中共的教育史上有着“举足轻重”的地位,他于1927年大革命失败之际加入中共,并且在教育中奉献自己一生。土地革命时期,徐特立担任苏区临时教育部部长,伴随着新民主主义革命的主线,渊源于过去,汇注于革命,气势磅礴地推动了苏区教育的进步。文章主要探讨了土地革命时期徐特立的教育观与教育实践,以期对我们新时代的教育工作有一定的推动作用。  相似文献   
16.
土地革命战争时期,闽西苏维埃政府针对政权内部出现的贪污腐败、官僚主义等问题,构建了一套社会认同、政府引导、制度保障、监督落实的反腐败社会参与机制,为党内外主体共同推进反腐倡廉建设提供了全方位的参与空间,卓有成效地震慑和遏制了腐败的滋生与蔓延。新形势下,腐败治理必须紧紧依靠人民群众支持和参与,探索反腐败的社会参与机制应从坚持党的领导、加强反腐败社会参与的制度化建设、完善反腐败社会参与的信息公开制度等方面进行努力。  相似文献   
17.
水利建设是1931年湘鄂西苏区抗灾斗争中光辉的一页,苏区军民书写了在河湖港汊地区与敌人较量、绝处逢生的成功范例。面对国民党兼施"水淹苏区"、军事"围剿"和经济封锁的反动政策,中共湘鄂西省委英明决断,领导和组织苏区军民开展水利建设,把党的建设、反"围剿"斗争和春耕保收运动有效地结合起来,不仅战胜天灾人祸,保卫了人民,而且提升了党和苏维埃政府的声誉形象,巩固了红色政权,深刻地说明苏维埃社会制度对灾荒的积极影响。  相似文献   
18.
"青年马克思主义者工程"自2017年实施以来,全国各高校每年共同培养20多万坚定的青年马克思主义者和"爱马士"们,把学生的爱国主义教育融入学生的课堂上。本文以苏区精神学习社的实践探索为例,找出高校"青年工程"存在问题并提出对策。  相似文献   
19.
土地革命战争时期,中央苏区与闽浙赣苏区都发行过苏区货币.两块苏区虽然不是同一个层面的政权,但由于两者属于各自独立发展,因此存在比较的可能与比较的空间.比较而言,上述两个苏区在货币发行的时间、货币种类、流通范围存在差异,发行机构的业务内容、组织体系、经营情况等方面各不相同.不同苏区货币的发行各具地域特色,这既是多种历史因...  相似文献   
20.
苏区红军作为苏区工农群众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开展武装斗争的主要组织形式。在毛泽东的"用一切办法来提高工农的文化水平"的总方针指导下,中央苏区的红军教育开展得轰轰烈烈,一些创新实践很有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