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014篇
  免费   1篇
  国内免费   6篇
教育   601篇
科学研究   75篇
各国文化   8篇
体育   96篇
综合类   40篇
文化理论   4篇
信息传播   197篇
  2023年   4篇
  2022年   6篇
  2021年   4篇
  2020年   3篇
  2019年   8篇
  2018年   3篇
  2017年   3篇
  2016年   5篇
  2015年   11篇
  2014年   90篇
  2013年   84篇
  2012年   136篇
  2011年   123篇
  2010年   91篇
  2009年   85篇
  2008年   71篇
  2007年   58篇
  2006年   57篇
  2005年   47篇
  2004年   48篇
  2003年   26篇
  2002年   14篇
  2001年   14篇
  2000年   8篇
  1999年   5篇
  1998年   8篇
  1997年   2篇
  1996年   4篇
  1995年   1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2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0 毫秒
21.
人才资源是第一资源。近几年苏州经济处于飞速发展的阶段,苏州继续保持其外向型经济的特征,坚持国有、三资、民营三足鼎立的经济格局和“四沿”战略,经济发展速度有目共睹。省委省政府提出在2010年前“率先全面建成高水平小康社会,率先基本实现现代化”的奋斗目标,我们认为要实现这“两个率先”,人  相似文献   
22.
苏州市位于长三角的中心,大量外资在这里集聚,传统制造业迅速改造,IT产业和机电制造业迅速发展,城市化进程加快推进。2003年,苏州市引进外资总额、工业总产值、进出口总额、国内生产总值和财政收入分别位居全国各城市的第一、二、三、五、六位。在讲求可持续发展的今天,苏州不仅需要大批优秀的高级管理人才、研发人才,更需要大批具有现代职业能力的高素质劳动者。因此,加强高技能人才培训体系建设,已成为我市改善投资软环境,保障我市经济可持续发展的迫切需要。对于目前苏州高技能人才的短缺,或许部分可以引进。但是对于地区经济的发展,管…  相似文献   
23.
改革开放以来,伴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伴随着人们物质和精神的极大丰富,公众对教育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享受优质教育资源。各地如雨后春笋般地涌现出一批批优质学校,在党中央和国务院“科教兴国”的政策指引下,每所学校都紧紧围绕素质教育的要求,结合学校的实际情况,抢占制高点,办出鲜明特色,打造知名品牌,为我国的现代化建设输送和培养更加优秀的人才。本刊本期以“江苏省苏州市吴中区碧波实验小学”为例,全方位深入剖析这所省级实验小学在办学过程中所呈现出的亮点和特色,无疑将给其他兄弟学校提供一些借鉴和帮助。  相似文献   
24.
忠王府在旁,拙政园于后,在继承了传统,并发挥创意与个性的独特尝试中,苏州博物馆新馆,与拙政园、忠王府浑然一体,作为苏州市“十五”期间的重点项目之一,更作为耄耋之年的世界著名建筑大师贝聿铭  相似文献   
25.
2005年7月,国务院发出了<关于做好建设节约型社会近期重点工作的通知>,教育部也专门出台了文件,指出:"学校承担着育人和科研的任务,且涉及师生众多,抓好节约型学校建设不仅对建设节约型社会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更具有深远的历史意义."  相似文献   
26.
从技术创新的角度对苏州市一百多家工业企业进行研究,考察近几年来的改制效果。对改制前后企业主要经营者技术创新行为的变化进行了分析,试图找出企业改制对企业家技术创新的影响。  相似文献   
27.
沪苏浙联手共建长三角区域创新体系研究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打破行政区划界限,发挥各地资源、制度优势,共建区域创新体系,是值得关注的一个课题。在分析沪苏浙两省一市区域创新体系建设的基础上,就联手共建长三角创新体系的目标定位、主要内容和合作机制等作了初步的探索。  相似文献   
28.
雅敏 《今日中学生》2007,(12):41-44
俗话说,一日之计在于晨。晨是美好的,是充满希望的,也是富有活力的,更是要好好体验和珍惜的。一天中最宝贵的时光在晨,一生中最生气勃勃的日子也在“晨”……  相似文献   
29.
漫步西花园     
金泓 《中文自修》2007,(12):29-30
在我之前很久,帝王将相们在渐渐逝去的黄昏中,把那些花草和碑文视为自己的雅兴,消失在西花园曲折的游廊上,带着某种闲适;在我之前很久,  相似文献   
30.
记者:有专家称,新教育实验是中国的“新希望工程”,那么,什么是新教育实验?它最大的特点是什么? 朱永新:新教育实验是从2002年开始的,是一个以教师发展为起点,以六大行动为途径,以帮助教育共同体成员过一种幸福完整的教育生活为目的的教育实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