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772篇
  免费   7篇
  国内免费   5篇
教育   1435篇
科学研究   111篇
各国文化   7篇
体育   31篇
综合类   60篇
文化理论   9篇
信息传播   131篇
  2024年   12篇
  2023年   29篇
  2022年   18篇
  2021年   26篇
  2020年   24篇
  2019年   18篇
  2018年   10篇
  2017年   13篇
  2016年   22篇
  2015年   34篇
  2014年   80篇
  2013年   71篇
  2012年   95篇
  2011年   106篇
  2010年   96篇
  2009年   103篇
  2008年   120篇
  2007年   120篇
  2006年   88篇
  2005年   122篇
  2004年   104篇
  2003年   88篇
  2002年   99篇
  2001年   55篇
  2000年   56篇
  1999年   40篇
  1998年   19篇
  1997年   16篇
  1996年   25篇
  1995年   16篇
  1994年   12篇
  1993年   7篇
  1992年   10篇
  1991年   19篇
  1990年   8篇
  1989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178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01.
本文以余华对文学的本体论和认识论理解为基础分析了余华前期先锋小说和90年代转型后的小说,并探讨了它们形成的原因。最后指出了余华的文学史意义和地位。  相似文献   
102.
智力是皮亚杰发生认识论的一个重要概念,体现了皮亚杰对心理、认识的基本观点。本文首先介绍了皮亚杰对智力概念的理解。然后对辩证唯物主义的反映范畴进行了讨论,指出长期以来理论界在理解和论证反映范畴中的严重错误,提出了辩证唯物主义对反映范畴的准确的、科学的定义。最后,根据辩证唯物主义反映论的观点,对皮亚杰发生认识论的智力概念与辩证唯物主义的反映范畴进行了比较,指出了二者在理论上的差距及其认识论原因。  相似文献   
103.
世界观问题在人的素质中占有特殊地位 ,其主要功能表现在认识论、方法论和价值观等方面 ,一个人的世界观如何 ,对其整体素质的形成和发挥 ,有着至关重要的影响。因此 ,在素质教育中 ,必须要加强科学世界观的教育和普及 ,这在当前国内外深刻变革时期 ,显得尤为迫切  相似文献   
104.
本文分析了王符关于“先圣以其心”造经典和“学问圣典”的具体内容,认为王符的认识论不是唯物主义的或二元论的,而是唯心主义的;列宁评价黑格尔的方法对于认识王符的认识论的性质,有直接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105.
《物理教学探讨》2008,(2):F0002
本书从教育学和人才学,从科学学和创造学的多视角来研究爱因斯坦与教育。内容包括:教育对爱因斯坦的影响,爱因斯坦对教育的影响,和谐教育与和谐教学,学校课程与和平教育,爱因斯坦相对论的意义,爱因斯坦创造奇迹,爱因斯坦的科学认识论,创新杰出人才的成才之道,培养创新杰出人才的教育,教育原理、教育模式、教育经验。本书是学术性与普及性相融合的读物,其论述简明而生动,文理渗透,且图文并茂,具有可读性。本书适合小学、中学、大学的广大教师,以及大专院校和职业院校的学生阅读参考。  相似文献   
106.
107.
在冯特创立他的实验室之前,心理学像个流浪儿,一会儿敲敲生理学的门,一会儿敲敲伦理学的门,一会儿敲敲认识论的门。1879年,它才成为一门实验科学,有了一个安身之处和名字。  相似文献   
108.
知识创造螺旋机理:认识论--本体论的观点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杨德群  杨朝军 《情报科学》2004,22(11):1327-1330
知识已经成为关键的经济资源,知识创造过程日益受到重视。本文在对知识创造过程有关文献分析研究的基础上,对知识创造过程从认识论和本体论的角度进行研究,最终建立了基于认识论和本体论的知识创造螺旋模型(E-O-Sprial-ESCI)。  相似文献   
109.
拉卡托斯作为科学哲学历史主义学派的重要代表人物,他的科学编史学研究纲领的提出对促进科学哲学与科学史的关系的研究具有重大贡献。文章试图从认识论解释学有关文本的观点与拉卡托斯科学编史学研究纲领之间的内在关联进行对比分析,进一步加深对这两种理论特别是对后者的理解。  相似文献   
110.
决策方法有“软技术”和“硬技术”。决策程序分为情报、设计、抉择、审查等四个阶段。本文将认识论引人决策过程,相应的认识阶段为:感性认识、知性认识、理性认识和实践。本文主要论述了“实践—认识—实践”这个公式在决策中“认识”的功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