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772篇
  免费   7篇
  国内免费   5篇
教育   1435篇
科学研究   111篇
各国文化   7篇
体育   31篇
综合类   60篇
文化理论   9篇
信息传播   131篇
  2024年   12篇
  2023年   29篇
  2022年   18篇
  2021年   26篇
  2020年   24篇
  2019年   18篇
  2018年   10篇
  2017年   13篇
  2016年   22篇
  2015年   34篇
  2014年   80篇
  2013年   71篇
  2012年   95篇
  2011年   106篇
  2010年   96篇
  2009年   103篇
  2008年   120篇
  2007年   120篇
  2006年   88篇
  2005年   122篇
  2004年   104篇
  2003年   88篇
  2002年   99篇
  2001年   55篇
  2000年   56篇
  1999年   40篇
  1998年   19篇
  1997年   16篇
  1996年   25篇
  1995年   16篇
  1994年   12篇
  1993年   7篇
  1992年   10篇
  1991年   19篇
  1990年   8篇
  1989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178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71.
胡塞尔终生献身于知识基础的严密性探索工作。他从探讨作为严密知识典范的数学基础开始,继而探讨逻辑的基础。在非理性哲学冲击的情况下,他重树理性哲学的大旗,发展出以纯粹意识为元认识主体的现象学哲学,使理性哲学发展到一个新阶段。  相似文献   
972.
《实践论》是中国化马克思主义认识论的初步成果。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化马克思主义认识论研究不断取得重要进展,逐步确立了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科学发展的思想与工作路线。同时,作为哲学理论的马克思主义认识论研究的繁荣也为中国化马克思主义认识论提供了重要资源。未来应当加强马克思主义认识论及其中国化的研究,否则就不能适应现代科技革命不断深化背景下社会主义建设事业的理论与实践需要。  相似文献   
973.
科学知识社会学的"强纲领"坚持一种认识论的相对主义立场,这一立场受到学派外部的激烈批评。作为该学派代表人物之一的科林斯也认为,认识论意义上的相对主义是不能成立的。他尝试对这种相对主义进行修正,提出了"相对主义的经验纲领",主张一种方法论的相对主义。从康德认识论思想出发的考察表明,科林斯所主张的方法论上的相对主义也是不能成立的。  相似文献   
974.
段作章 《现代教学》2011,(12):78-78
近十年来的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实践表明,广大中小学教师对新课程理念是比较认同的,但其教学行为却没有多大变化,教学理念向教学行为的转化成为难以逾越的障碍。根据发生认识论原理,教学理念转化为教学行为的关键环节是生成。  相似文献   
975.
新课程改革的根本的目的是为了培养对社会起到积级发展作用的各类有用之才,如何培养便是新课改的具体措施,其中最首要的问题便是在具体实施过程中以马克思主义理论为基础,以邓小平同志关于"教育要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和江泽民同志"三个代表"为指导思想,结合社会及个人的特点,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全面推进素质教育。  相似文献   
976.
教学科学观与科学教学观是两种不同的认识信念。教学科学观是把教学本身作为科学看待的信念;科学教学观是指以科学的态度和方式看待和处理教学的信念。教学科学观以传统知识论作为认识论基础,以"物性化"为前提,追求教学规则的"通性"为基本价值取向。科学教学观在"人性化"层面审视教学的本真,以研究教学的情境、生成、智慧和创新为基本宗旨,以追求教学操作的"个性"为基本倾向。教学科学观面临难以回避的困境,向科学教学观的转变是教学发展的应然追求。  相似文献   
977.
量化研究和质性研究作为两大传统的研究方法,对研究生研究能力的形成产生深远的影响。本文从认识论、理论与方法论层面对两种研究传统进行比较分析,并在此基础上讨论研究生研究能力的重构、全面形成和衡量标准问题,为当前环境下全面培养研究生的研究能力提供更为清晰的概念框架和具有可操作性的实施建议。  相似文献   
978.
人工智能的四大哲学问题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当代西方哲学中的认知转向是和人工智能的研究协调发展的,人工智能的哲学问题已不再是人工智能的本质问题,而是关于人的意向性问题,概念框架问题,语境问题以及日常化认识问题。这些问题的解决将有助于人工智能科学的基础性问题的解决。  相似文献   
979.
认知科学的兴起对心身问题和认识论的研究产生了较大的影响,但认知科学对心身问题的看法并没有根本超出近代机械论对心身问题的看法。认知科学对认识论方面的影响是明显的,它比较充分地回答了知识客观性、普遍性的来源,然而认知科学并不能完全取代传统认识论。  相似文献   
980.
科学评价的理论基础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文庭孝 《科学学研究》2007,25(6):1032-1040
 科学评价的理论基础是一个理论集合体,由多学科理论共同构成。科学评价理论基础主要来源于以下学科理论:哲学中的价值论和认识论;劳动价值理论;文献计量学、科学计量学、知识计量学和经济计量学理论;比较与分类理论;信息管理科学理论;科学管理与科学决策理论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