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5366篇
  免费   17篇
  国内免费   79篇
教育   13100篇
科学研究   875篇
各国文化   9篇
体育   43篇
综合类   435篇
文化理论   27篇
信息传播   973篇
  2024年   27篇
  2023年   142篇
  2022年   80篇
  2021年   107篇
  2020年   143篇
  2019年   169篇
  2018年   89篇
  2017年   202篇
  2016年   407篇
  2015年   631篇
  2014年   1182篇
  2013年   884篇
  2012年   857篇
  2011年   1114篇
  2010年   1040篇
  2009年   1108篇
  2008年   1103篇
  2007年   943篇
  2006年   719篇
  2005年   549篇
  2004年   847篇
  2003年   993篇
  2002年   673篇
  2001年   493篇
  2000年   432篇
  1999年   145篇
  1998年   77篇
  1997年   65篇
  1996年   44篇
  1995年   46篇
  1994年   49篇
  1993年   20篇
  1992年   27篇
  1991年   24篇
  1990年   14篇
  1989年   17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891.
892.
就目前的教学状况来看,语法教学一般不单独讲授,而是和综合课课文紧密相连,作为综合课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出现的。它与语音教学、汉字教学、词汇教学乃至语篇教学等相辅相成,同时它又是听说读写各项技能训练的重要组成部分。  相似文献   
893.
寇志明 《寻根》2003,(6):48-53
20世纪90年代初中期,我在美国一个多为富豪家庭子弟光顾的人文学院教书,当时我常常被这样一种现象所震惊:单是提一下把古汉语列入语言教学课程表的建议,就会遭到几位院长的怀疑,其中有一位还拿自己缺乏国际经验自鸣得意。无论人们是不是喜欢,从那时到现在,世界形势大大改变了,即便是那些最蔽塞、最不与外事的人,也不可能完全不顾及第三世界的文化遗产和信仰体系了。海外中国语言课程格局的一个显著变化,尤其是在美国和澳大利亚,是大量的遗产学习者在学院和大学里选修了中文课,他们或者为了在主修课之外拿学分,作为双主课的一部分,或者以中文…  相似文献   
894.
英语语法教法在英语学习中起着什么作用?怎样有效地讲授语法知识?文章提出了将语法法与交际法结合起来的方法,从四个方面作了进一步的阐述.  相似文献   
895.
896.
897.
汉英构词法趋同观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人类有诸多文化现像是相同的。对于语言科学来说亦不例外。通过对我国目前流行的英语语法教材进行研究 ,发现在谈及构词法时多类同于转化、派生、合成截短、混合等 ,而对于词的根本如词根、词头、词尾的构成机理等均未阐述 ,这对于学习英语来说 ,不能不说是一个缺陷。基于上述情况 ,结合我们对古代汉语及英语的研究比较 ,发现英语的构字法与汉字的构字规律有很多相似之处。下面就这一问题作如下两方面的阐述 :一、英语字母及其组合能表示的意义语言科学来源于人类对客观物质世界的认识。而人类最原始的认识多侧重于外表、形状等物理现像 ,因…  相似文献   
898.
等距与汉语存现句的主语宾语问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利用Chomsky(1995)提出的“等距原理”(equidistant principle)和Baker(1988,1997)的“题元角色赋予普遍假设”(The Uniformity of Theta Assignment Hypothesis UTAH)审视汉语存现句的主语宾语问题,可以得出结论:由于存现动词的两个内论元到[Spec,IP]的距离相等,它们中任何一个都可合法地移动到该处从而成为句子的主语。  相似文献   
899.
900.
古涛 《云南教育》2001,(4):34-35
SEFC教材适当降低了对语法的要求 ,语法的编排也不像原统编教材那样集中。 SEFC教材的一个突出特点就是重视语言使用能力的培养。但这并不意味着可以忽视语法的学习。语法知识的掌握直接影响学生正确的理解和表达。如何让学生透彻理解语法结构、特点及用法呢 ?我的体会是 :从实践到理论,再到实践再到理论。具体分为以下几个步聚 :  一、通过实践 ,初步认识   学生在接触到一种新的语法现象时 ,教师要精心设计场境 ,把语法点形象地呈现出来 ,让学生自己分析、比较 ,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 ,让他们对这一语法点有感性的认识。这样…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