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2846篇
  免费   59篇
  国内免费   91篇
教育   26919篇
科学研究   1664篇
各国文化   95篇
体育   569篇
综合类   1012篇
文化理论   189篇
信息传播   2548篇
  2024年   195篇
  2023年   526篇
  2022年   377篇
  2021年   803篇
  2020年   927篇
  2019年   947篇
  2018年   288篇
  2017年   365篇
  2016年   431篇
  2015年   883篇
  2014年   2197篇
  2013年   1639篇
  2012年   2098篇
  2011年   2217篇
  2010年   1950篇
  2009年   2062篇
  2008年   2721篇
  2007年   2260篇
  2006年   1800篇
  2005年   1542篇
  2004年   1375篇
  2003年   1397篇
  2002年   1419篇
  2001年   953篇
  2000年   560篇
  1999年   295篇
  1998年   181篇
  1997年   205篇
  1996年   95篇
  1995年   75篇
  1994年   70篇
  1993年   40篇
  1992年   29篇
  1991年   37篇
  1990年   19篇
  1989年   11篇
  1988年   2篇
  1987年   2篇
  1985年   1篇
  1984年   1篇
  198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62 毫秒
971.
《安徽教育》2011,(12):10
本刊讯11月17日下午,由省科协、省教育厅和安徽农业大学共同主办的安徽省科学道德和学风建设宣讲活动启动仪式暨首场宣讲教育报告会在安徽农业大学礼堂举行。省科学道德和学风建设宣讲教育活动领  相似文献   
972.
"文以载道"、"文道合一"是老生常谈,但在贯彻新课标的今天仍然有新的意义。文质兼美的语文教材,"文以载道"的"天性"——德育内容相当丰富,是学生形成崇高道德情操的精神食粮。德育目标是和语文能力序列紧密粘合在一起的。怎样充分有序而又恰到好处地利用语文教材的德育资源,对学生进行有效的语文德育呢?笔者这样体会着——  相似文献   
973.
伦理主要是指处理人与人之间关系的道德准则与规范。社会活动的伦理性在一定程度上就是强调如何调整人们之间的伦理关系。  相似文献   
974.
“对作品表现出的价值判断和审美取向作出评价”是高考“文学类文本阅读”的重要考点,能力层级为D级(鉴赏评价)。  相似文献   
975.
幼儿德育一直是幼儿园工作研究的重点。幼儿的道德认知处于他律阶段,惯于服从权威,因此,更要注重发挥教师在幼儿品德素养形成过程中的主导作用,熟练掌握品德教育的基本原则与方法。  相似文献   
976.
和谐社会理论蕴涵着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人的心理和谐的思维逻辑,在这种思维逻辑演绎下的高校和谐道德教育要求创新和谐道德教育方法论,以提高高校道德教育的效能。和谐道德教育的方法论包括:道德本身与文化多元相统一的方法论,以解决多元文化视野下对道德本身的认知问题;公德与私德相统一的方法论,以解决教育对象道德施用范围问题;目的善良与方式合理相统一的方法论,以解决高校道德教育方式对目的善良的皈依问题;他律性与自律性相统一的方法论,以解决教育对象的道德认识与道德行为统一问题。  相似文献   
977.
关心他人是青少年道德学习的重要目标,然而我国青少年动机生成、关心行为和效果反馈反思三个环节上均面临结构性的阻滞。潜在被关心者表达需要的渠道不畅、关心者身份遭遇贬抑、知识学习的时间过度膨胀,均阻碍青少年生成关心动机;组织的低有机化、圈层区隔强化青少年与他人的疏离、被关心者身份受到倭化、实施积极关心行为预示风险、智慧缺失导...  相似文献   
978.
短视频平台正在迅速发展,作为“数字移民”的中老年群体在这一新兴媒介上的使用日益活跃,其媒介素养和信息识别判断能力成为备受关注的话题。本研究对19名中老年人进行了短视频观看和信息判断的干预研究,针对中老年人在干预过程中的判断逻辑和日常短视频观看中的辨别方式进行深度访谈,运用结构化扎根分析法,构建了包含“系统性路径”“边缘性路径”和“社交路径”三条路径在内的中老年人短视频信息识别和判断机制模型。研究刻画和深描了在信息识别领域里中老年人表现出的三类不同画像:情绪主导者、经验依赖者、综合分析者,并尝试对中老年人媒介素养提升策略提出建议,对内容生产的治理责任进行关注。  相似文献   
979.
荣辱观包含"荣"和"辱"两部分."荣"与"辱"从根本上说是主体在社会生活实践中萌生的道德情感体验,属于"人心的世界",前者是朝向内心世界的约束机制,后者是朝向外在现实的激励力量.以荣辱观为观照,可以为当下大学校园道德秩序乱象反思与重建提供方法论意义.  相似文献   
980.
社会变革都会产生思想观念的转变,我国处在社会转型时期,原有道德观念与新道德观念之间产生了冲突,道德信仰危机日益涌现。大学生作为一个特殊的群体,思想还未完全成熟,更易受到其中的冲击。当代中国的道德信仰问题不是当代大学生所特有的问题,而是一个社会普遍存在的问题,因此,考察当代大学生的信仰危机的形成及产生等原因,需要从社会角度入手分析。道德信仰作为一种社会意识,有着重要的社会功能,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需要,重建道德信仰具有重要的意义。文章认为,应该从坚持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树立社会主义荣辱观、重视道德教育、健全法制建设等途径对当代大学生进行道德信仰的重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