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40篇
  免费   0篇
教育   177篇
科学研究   8篇
各国文化   4篇
体育   10篇
综合类   12篇
信息传播   29篇
  2024年   4篇
  2023年   5篇
  2022年   2篇
  2021年   2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4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5篇
  2015年   14篇
  2014年   19篇
  2013年   20篇
  2012年   23篇
  2011年   25篇
  2010年   15篇
  2009年   24篇
  2008年   16篇
  2007年   11篇
  2006年   15篇
  2005年   9篇
  2004年   7篇
  2003年   4篇
  2002年   6篇
  2001年   1篇
  2000年   4篇
  1998年   1篇
  199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4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31.
古典爱情的现代演绎:《伤逝》与《莺莺传》之比较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鲁迅小说《伤逝》的故事情节,大胆借鉴了《莺莺传》的叙事模式,并将现代青年的“恋爱自由”,纳入到传统“私奔”现象去加以思考,进而深刻表达了鲁迅对现代思想启蒙的困惑与绝望。  相似文献   
32.
语文教育要塑造"求真"、"向善"、"崇美"的创造性的人才和"健全的人格",并有效进入"人的发展和完整性建构"的全新境域,就必须而且应当注重美学视野下的语文教育倾向的研究。语文教育倾向指的是语文教育改革中由于诸多因素的干扰而出现的一些值得引起注意的发展变化的趋势。这些倾向从最深刻的意义上看,是语文教育的一些历史积弊在新的条件下的恶性膨胀。它的实质是语文教育的自我放逐,如果任其发展下去,将在很大的程度上会消弭语文教育的本体价值和根本内涵。这些倾向主要表现为语文教育既被"功利主义"所遮蔽又被"非语文化"所消解还被"无效教学"所扼杀。这就需要我们施教者从多方面去认识它、了解它、研究它,以期找寻解决这些问题的途径和方法。  相似文献   
33.
那些天的天气真的很好。我站在阳台上撒小米,希望能把窗外徘徊觅食的燕子引到家里。对面六楼阳台上红色的玫瑰花和绿色的爬山虎都长得  相似文献   
34.
钱桂林 《山东教育》2014,(11):61-61
此次教改的核心在于减负。删除全部8首古诗,固然会引发一些争议,但不能因此而遮蔽和否认小学生教材减负的价值。 事实上,既然是减负,就必会涉及具体教材内容的选择。而对这个问题,又向来是众说纷纭,各有各的理。  相似文献   
35.
成为你自己     
知道尼采是个疯子的人,远比看过尼采文章的人,多得多。我们怎样找回自己呢?人怎样才能认识自己?他是一个幽暗的被遮蔽的东西。如果说兔子有七张皮,那么,人即使脱去了七十乘七张皮,仍然不能说:"这就是真正的你了,这不再是外壳了。"一个看过许多国家、民族以及世界许多地方的旅行家,若有人问他,他在各处发现人们具有什么相同的特征,他或许会回答:他们有懒惰的倾向。有些人会觉得,如果他说他们全是怯懦的,他就说得更正确也更符合事实了。他们躲藏在习俗和舆论背后。从根本上说,每个人心里都明白,作为一个独一无二的事物,他在世上只存在一次,不会再有  相似文献   
36.
"巴东三峡巫峡长,猿鸣三声泪沾裳"(选自郦道元的《三峡》)一句中"裳"字究竟应该读什么,一直存在争议。有人认为应该读"shang",有人认为应该读"cháng"。那么,究竟应该读什么呢?百度词典中是这样解释的:读"cháng"时意指古人穿的遮蔽下体的衣裙,男女都穿,是裙的一种,不是裤子。《现代汉语词典》里"裳"字有两个读音,读  相似文献   
37.
讨论中国当下的都市文学,必然地面临一个困惑:我们既难以解读中国当下的都市,又抛撇不下这个充满着诱惑的叙述对象。因而我们会面对着众多的都市文学叙述,却不能达到对当下中国都市的穿透。为此,我们必须探究,为什么我们读不透当下的中国都市文学叙述,障碍是什么?只有对于难以穿透的中国都市的累积性的遮蔽层幛有所认识,我们才能认识与评判当下的中国都市文学。  相似文献   
38.
海德格尔认为,美是真理作为去蔽性,作为艺术作品而发生的一种方式。而真理的去蔽性主要是作品中“大地”与“世界”的互相遮蔽与去蔽的矛盾运动,这种运动过程本身恰恰是美即真理在艺术作品中存在或发生的一种形态,因此,美和艺术作品都是一种活的体验过程,而不是一个恒定的、绝对的客观存在。  相似文献   
39.
40.
作为一种文学样式,中国现代话剧无疑也要体现一种人道主义情怀。然而,从五四时期开始,经“左翼”、抗战直到解放战争时期,中国现代话剧一直生存于一个泛政治化的战争环境中,战争把人当作重要的战争资源而着重强调其手段的性质,这就与主张“人是目的”的人道主义思想之间产生了裂隙,结果,人道主义话语被政治革命话语所压制和遮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