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40篇
  免费   0篇
教育   177篇
科学研究   8篇
各国文化   4篇
体育   10篇
综合类   12篇
信息传播   29篇
  2024年   4篇
  2023年   5篇
  2022年   2篇
  2021年   2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4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5篇
  2015年   14篇
  2014年   19篇
  2013年   20篇
  2012年   23篇
  2011年   25篇
  2010年   15篇
  2009年   24篇
  2008年   16篇
  2007年   11篇
  2006年   15篇
  2005年   9篇
  2004年   7篇
  2003年   4篇
  2002年   6篇
  2001年   1篇
  2000年   4篇
  1998年   1篇
  199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4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71.
“‘五四’新文学运动”曾被视为中国现代文学史的“起点”,这样就遮蔽了“五四”前中国文学现代化的实际进程,相应也忽视了“五四”前许多文学作品已经初具的现代性。从早期启蒙者身份的重新认定,在文学作品中对科学、人权的引进时序,中国期刊的三波现代化浪潮,早期白话文的倡导和早期翻译作品的成就等方面来看,有必要将中国现代文学史的起点“向前”位移,才能将20世纪文学作为一个不可分割的整体来加以把握。  相似文献   
72.
语文新课程标准(包括九年制义务教育和普通高中,以下简称“新课标”)是我国较长一段时期以来教育教学改革的产物,其生成背景既有针对语文教学“少慢差费”现象的探因,也有对“语文教学误尽苍生”的批判和反思,更有对语文学科性质的定位由争议走向统一的大趋势。新课标适应时代需要,试图调整课程内容和目标,变革学习方式和评价方式,具有迫切的现实意义和深远的历史意义。新课标的出台,必然会带来语文教学的话语转型和操作转轨,形成新的话语磁场和行为模式。照福柯的看法,行为惯性也  相似文献   
73.
74.
身体问题的教育学思考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身体在经历了被规训、被遮蔽的历史命运后,终于走向了觉醒。觉醒后的身体成为许多学术领域重新思考思想基础、重构理论架构的独特视角。与其他学科不同,教育学对身体问题的关注不应仅仅表现为将身体作为一种新的研究视角。面对身体话语的崛起,教育学必须致力于确立一种整全的身体观,追寻躯体教育背后的丰富意义。更重要的是,在一个肉身日渐走向癫狂的时代中,教育学必须以理性之光去观照身体,培养学生对身体的理性态度和敬畏之心。  相似文献   
75.
如果我们承认窥视欲是好奇心的一种——凡是被遮蔽、被隐藏的东西都会诱惑人瞥上一眼、一睹究竟,那么就不难理解,当有人在网上发起一项名为"晒晒你的包里有些啥"(what’s in your bag)的活动时,为何应者如云、观者如堵了。翻看这些由世界各地的网友上传的  相似文献   
76.
学校是社会的良心,在面对当今社会人们"良知的遮蔽"时,学校道德教育要履行促进学生体认良知的社会使命。但是,学校道德教育在践履其社会使命的过程中却陷入了困境,其出路在于要充分把握其对"良知遮蔽"的意义,直击和破解"良知的遮蔽"。而"性善论"视角下对"良知"的充分理解,则更加有助于学校道德教育社会使命的践履。  相似文献   
77.
教师生命意义关系着教师的生存状态、生命质量,而现实中教师的生命意义在一定程度上被遮蔽了。因此,需要教师唤醒自身生命意识,体验职业内在的尊严与欢乐,并以合理的角色定位来促使其本真生命意义得以澄明,诗意的栖息于教育生活中。  相似文献   
78.
中国女性叙写自古就有,虽寥若晨星,却也才情绰绰,美丽非凡。但对女性生存处境、生存状态的感知与深度思考却很少。真正关注考量自身生存处境、生存状态的,应该始见于明清时期涌现的大批才女的作品之中。明清时期成为女性主体性认知的萌芽阶段。  相似文献   
79.
"好教师"何为?"好教师"要从传统思维的遮蔽中走出来,撤去教师"全知全能"、"操盘真理"的先验假设:"好教师"既不能简单"塑造"明媚阳光下学生的人格结构和思维观念,也不能偏颇地"修剪"摇曳生姿、参差错落之青春个性和生命活  相似文献   
80.
马静 《师道》2013,(7):43-43
数据显示,2013年中国高校毕业生人数达到699万.创历史新高。名校毕业生找工作也很艰难。一位南京大学本科毕业生去英国剑桥大学读研,去年11月研究生毕业,一回国就开始找工作。“面试的时候,我不想提到自己的剑桥经历,”她说,“很多单位不敢收,我也就不敢说。”(见《现代快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