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73篇
  免费   0篇
教育   310篇
科学研究   8篇
各国文化   9篇
体育   18篇
综合类   3篇
文化理论   2篇
信息传播   23篇
  2021年   2篇
  2020年   3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4篇
  2015年   9篇
  2014年   40篇
  2013年   26篇
  2012年   25篇
  2011年   50篇
  2010年   35篇
  2009年   37篇
  2008年   34篇
  2007年   17篇
  2006年   17篇
  2005年   21篇
  2004年   12篇
  2003年   13篇
  2002年   10篇
  2001年   6篇
  2000年   5篇
  1998年   3篇
  1995年   1篇
  199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7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51.
兼容并包     
郑板桥的书法,用隶书参以行楷,非隶非楷,却兼容隶书之紧致端庄,行楷之飘逸秀美。他的书法作品,单个字体歪歪斜斜,毫无美感,总体却是错落有致,如同他的竹石图,不拘小节,整体却显出无可比拟的清奇秀美。书法艺术,是集宇宙之灵气的整体,独拘一隅之美的书法艺术,便失去了这份广阔的灵气。  相似文献   
52.
训徒     
王子君:正因为有无能鼠辈存在,方能显出英雄豪杰的卓越才能;正因为有奸邪小人存在,方能显出正义之士的仁慈宽厚。世界因为万物而丰富,人生因为形形色色的人而精彩。不要抱怨遇人不才,坦然接受不同的人,以一颗平常心去面对一切。  相似文献   
53.
郑板桥是我国清代一位清正廉明爱民如子的著名文人和好官。他继承了儒家的优秀传统,一生胸怀济世之志,为通过仕途"出世",实现自己的政治抱负作出了极其艰苦的努力。在范县和潍县任职期间,他坚守"达则兼济天下"、"立功天地,字养生民"为官理念,体察民情,勤政爱民,为老百姓做了大量的实事、好事,受到了老百姓的拥戴。郑板桥的思想和精神是我国优秀的历史文化遗产,在今天仍然放射着绚丽的光芒。  相似文献   
54.
清代著名画竹大师郑板桥曾有不少画竹的风趣谈,其中最令人喜爱的是他总结画竹经验的一首诗:“四十年来画竹枝,日间挥写夜间思。冗繁削尽留清瘦,画到生时是熟时。”这首诗是他积40年创作经验的结晶,可以成为每一位教育工作者研究的课题,特别是对于物理教育工作者来说意义重大。  相似文献   
55.
说到郑板桥,大家的第一反应一定是——竹子!的确,郑板桥笔下的兰、竹外显清雅,内含寓意,以致流芳百世,家喻户晓。除此之外,他还善诗能文,果敢机智,为人正直,是清代著名的文人厕家,也是乾隆年间一位为国为民的好官。  相似文献   
56.
编辑导语 郑板桥不仅诗画闻名于世,为官断案也异于常人,可谓“怪才”。一首诗,一幅对,谈话间,便将事情的真伪门板清楚。这是何等的智慧?看了这篇妙趣横生的小文,你一定会不禁感慨:郑板桥真不愧为“扬州八怪”之首!  相似文献   
57.
张靖 《怀化学院学报》2006,25(1):108-110
郑板桥擅长诗文书画,是清代杰出的画家、书法家和文学家,同时,在文艺理论上也颇有建树,提出了许多精辟、独到的见解。虽然这些理论显得很通俗,但体现了郑板桥内心深处朴素的艺术思想,以及他对艺术的一种敏锐感悟。  相似文献   
58.
在中国人的心目中,竹与松、梅一样有很高的地位,被称为“岁寒三友”。它象征着高洁、虚心、坚韧等品格,历来为人们所喜爱。苏东坡有诗云:“宁可食无肉,不可居无竹。无肉令人瘦,无竹令人俗。人瘦尚可肥,士俗不可医。旁人笑此言,似高还似痴。若对此君仍大嚼,世间哪有扬州鹤。”这首诗充分表达了中国人的爱竹情趣和爱竹心态。在众多的咏竹作品中,郑板桥的咏竹诗可谓独树一帜。  相似文献   
59.
豆饼老太59岁的周翠兰平时以走街串户卖豆饼为生,2011年11月6日早晨,她在推自行车卖豆饼途中,捡到1700元现金。在几经周折找到失主周继伟后,让她意想不到的一幕发生了:周继伟坚称丢的是8200元,坚决要求她返还另外  相似文献   
60.
谈文章立意     
作文是一种创造性的脑力劳动。郑板桥主张作文要“领异标新二月花”。“领异标新”.就是创造性的表现,“领异标新”如同早春二月的花朵那样,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