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43篇
  免费   7篇
  国内免费   2篇
教育   672篇
科学研究   184篇
体育   8篇
综合类   6篇
文化理论   5篇
信息传播   77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3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9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9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4篇
  2016年   6篇
  2015年   21篇
  2014年   34篇
  2013年   118篇
  2012年   156篇
  2011年   167篇
  2010年   238篇
  2009年   68篇
  2008年   34篇
  2007年   22篇
  2006年   13篇
  2005年   9篇
  2004年   5篇
  2003年   7篇
  2002年   7篇
  2001年   2篇
  2000年   4篇
  1999年   1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2篇
  1994年   2篇
  1992年   1篇
  1991年   1篇
  1986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95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41.
《科学生活》2010,(2):1-1
著名科学家钱学森为国家和民族作出了巨大贡献,堪称当代的民族英雄。而且他走过的人生道路,无论是学术成就还是幸福的婚姻,都堪称典范。"十年树木,百年树人。"回望钱学森的成长历程和教育背景,是否也有值得教育界、学生父母和莘莘学子领悟和思考借鉴之处?全面发展的典范钱学森1 929年毕业于北京师范大学附属中学。"纵观钱学森的一生,德智体美无不达到顶峰。"北京师范大学附属中学刘沪校长说。  相似文献   
942.
《金秋科苑》2010,(1):18-21
中国共产党的优秀党员,忠诚的共产主义战士,享誉海内外的杰出科学家和我国航天事业的奠基人,中国科学院、中国工程院资深院士,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6届、7届、8届全国委员会副主席钱学森同志,因病于2009年10月31日8时6分在北京逝世。  相似文献   
943.
世博初夏     
《金秋科苑》2010,(11):3-3
在这个渐次懊热、渐次喧闹的六月,请安静,并感受难得的清凉。 请看本期杂志的三个封面人物的眼神,请安静,你会从中感受到难得的清凉、淡定。本刊封面人物第一次从一个到三个,是突破,也是回归:突破不仅在人物数量上,更在内涵上;回归则表现在我们对于“整体”、对于“科技力量与内心力量”的指认,自从本年度1月期我们通过钱学森老人生前的朋友与学生的采访,我们建立了对“整体”的高度认知以后,我们通过三个普通的年轻人再一次实现了这一认识。  相似文献   
944.
钱学森为例,分析战略科学家应具备的基本素养,如卓越的科学贡献,广博的知识结构,严谨的科学精神,深厚的哲学素养,超前的战略眼光,高尚的人格魅力,赤诚的爱国情怀。战略科学家应是卓越和引领的统一,战略科学家既是本学科领域的学术权威,又是作为科研工作的策划者、组织者与管理者的组织权威,还是维护国家尊严和人民利益的战略权威。  相似文献   
945.
吴俊姝 《今日科苑》2010,(1):112-115
笔者在采访苗东升教授之前,曾拜读过他的一首诗《小草颂》,对其中“小草啊小草,不要埋怨诗人骚客把你冷落淡忘,韩愈夸你‘绝胜烟柳满皇都’,曾巩高唱‘一番桃李花开尽,唯有青青草色齐。’足显你在大诗人眼里的分量。”一句尤其欣赏。当时笔者对这位老人了解并不多,但从诗词的字里行间,能够读出一位学者像小草“野火吹又生”一般的坚韧的性情,同时也感受到了小草逆境中傲然挺立的卓绝精神。那么生活中的苗东升教授又是怎样的性情呢?  相似文献   
946.
郝霖 《今日科苑》2010,(1):74-75
2009年10月31日,我国杰出科学家、中国航天事业奠基人钱学森同志逝世。11月6日上午,钱学森同志遗体告别仪式在北京八宝山革命公墓举行,在钱老遗体前方,摆放着夫人蒋英敬献的花圈,挽联上写着“学森安心走好”。  相似文献   
947.
郝霖 《今日科苑》2010,(7):76-80
管理既是一门“科学”,也是一种“技术”,因为它需要大量地与“人”打交道。而与“人”打交道的过程,又正是思维碰撞,思想“火花”闪现的过程。在钱学森晚年的系统科学研究中,也曾强调人体本身就是一个开放性的复杂巨系统,而这个系统的核心,也正是来源于“思维”的碰撞。  相似文献   
948.
《发明与革新》2010,(6):11-12
钱学森对学习领域的交叉融合非常重视,认为一个真正的科技领军人才必须是复合型人才。从他自己的经历看,钱学森本来是航空系的研究生,但却到生物系去听遗传学,到化学系去听结构化学。更重要的是,他还重视科学与艺术的结合,对音乐、绘画、摄影、文学等终身爱好且有较高造诣。钱学森在与温总理谈及创新人才培养时强调说:“一个有科技创新能力的人不但要有科学知识,还要有文化艺术修养。”钱学森重视这种融合是符合思维科学规律的。  相似文献   
949.
自1930年代起,西北工业大学(包括它的前身之一交通大学航空工程系)就和钱学森在航空航天事业的道路上几乎同步地前进,经常互补或相互帮助,自然形成了密切关系。  相似文献   
950.
《科学学研究》2021,39(3):385-392
1977年,科学学作为一门考察科学研究活动并总结其运动变化规律的学科在中国被正式提出,之后的近半个世纪,贝尔纳范式下的中国科学学研究经历了从定性思辨到数理统计、再到科学知识图谱的演变路径。80年代,科学学经由数理统计方法开始进入科学计量学阶段,最终与国际社会的科学学研究融为一体。21世纪初,随着知识计量学概念的提出,科学知识图谱可视化路径把科学学带入了第三阶段。科学学在中国的这种演变,也表现为从初期的科学学到后来的科学计量学的精细化发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