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11篇
  免费   1篇
教育   477篇
科学研究   20篇
体育   5篇
综合类   10篇
文化理论   1篇
信息传播   99篇
  2024年   4篇
  2023年   8篇
  2022年   7篇
  2021年   8篇
  2020年   17篇
  2019年   18篇
  2018年   5篇
  2017年   13篇
  2016年   13篇
  2015年   22篇
  2014年   63篇
  2013年   43篇
  2012年   40篇
  2011年   41篇
  2010年   40篇
  2009年   33篇
  2008年   54篇
  2007年   40篇
  2006年   14篇
  2005年   19篇
  2004年   17篇
  2003年   20篇
  2002年   28篇
  2001年   13篇
  2000年   17篇
  1999年   4篇
  1998年   4篇
  1997年   3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1篇
  1992年   1篇
  199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61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844 毫秒
21.
"非遗"传承是一项巨大工程,它所面临的的问题同样庞杂。身处互联网背景下的"指阅"时代,超速的信息传递给它提出了更大的挑战,同时为其创造了更多的契机。作为"非遗"名录之一的青塘"武当神戏",可以利用诸多契机,也势必应对多种挑战。  相似文献   
22.
尚建军 《课外阅读》2010,(12):211-211
“阅读是搜集处理信息、认识世界、发展思维、获得审美体验的重要途径。阅渎教学是学生、教师、义本之间对话的过程。”  相似文献   
23.
正语言是思维的工具,思维的完整单位不是孤立的概念、判断或推理,而是由它们综合组成的逻辑统一体。英语教学应该符合思维的这一特点,不但要重视词和句的教学,还要重视由多句构成的课文的教学。小学英语课文是词汇、句型、语法的综合体,是进行阅读和口语训练的基本材料,是模仿的典范,是活用的依据。由于课文的题材、体裁、内容、结构的不同,课文教学的方法也相应有所不同。另外,不同年级的课文教学在方法上也有一定的差别。针对种种不同,教师可以运用阅读法来进行小学英语课文教学。  相似文献   
24.
如何提高阅读能力,对我们每一个阅读的人来说都特别重要。那么,怎样很快地提高阅读能力,把握文章主题,理清文章脉络呢?下面。我从自然辩证法中矛盾的角度。通过对两篇文章的大致分析。介绍一下矛盾法在阅读中的运用。  相似文献   
25.
“新的闭架借阅方式”依然属于封闭式的管理思想和方法,是不会被采用的;“查、阅、藏、 借”一体化服务方式,代表了先进的开放性管理思想和方法,将会被广泛采用。  相似文献   
26.
“藏、查、借、阅一体化”布局模式的改进构想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文章介绍“藏、查、借、阅一体化”的馆藏布局模式,指出这种布局模式在用户利用、建设经费、服务质量以及平等利用等方面的优点,分析其在检索效率、节约空间和工作条件等方面的不足。借鉴三线典藏制的三线书库划分和动态典藏理论,提出“藏、查、借、阅一体化”布局模式的改进思路与组织运作方法。  相似文献   
27.
高校图书馆实行借、藏、阅一体化模式是借阅服务的发展趋势。本文从几个方面论述了藏书、借书、阅览三位一体开架借阅图书服务,提出存在的问题及采取的措施,以便最大限度地满足读者需求,更好地为读者服务。  相似文献   
28.
“教师不仅需要知道传授什么知识,而且需要知道怎样传授知识。”(《教育新理念》袁振国著)在有限的课时内,如何有效利用读本来培养学生的语文素养呢?作为一个语文教师得花点时间思考。在终身教育、自主学习等观念日益深入人心的大背景下,作为语文能力培养手段之一的课外阅读,其重要意义也越来越为人们所认识。新编高中语文教材配置必修读本,或许正是适应了这种背景与共识。  相似文献   
29.
从科技史角度,对素以志怪小说而闻名于世的《阅微草堂笔记》进行了初步探讨,阐释其中科学技术和西方文化等内容。认为著者纪昀对中国古代科技虽有了解,但并不精通。对西方文化的态度也是既惊奇西方科技的先进,又担心传教士意图不纯。所以,纪昀对科技内容仅仅是谨慎地关注。《阅微草堂笔记》记载的科技内容虽然所占比例很小,但却具有很重要的史料价值。  相似文献   
30.
漫谈鬼趣诗     
芮宏明 《学语文》2007,(3):36-36
中国古代笔记、小说多依托神鬼故事来寓言,久而久之便演变出所谓“鬼文学”,像无名氏《鬼董》、蒲松龄《聊斋志异》、纪昀《阅微草堂笔记》、沈起凤《谐铎》等,都是这方面著名的作品。这些作品中有不少模仿鬼的口吻作的诗,我们不妨称之为“鬼趣诗”。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