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249篇
  免费   40篇
  国内免费   23篇
教育   468篇
科学研究   649篇
各国文化   2篇
体育   38篇
综合类   54篇
文化理论   7篇
信息传播   94篇
  2024年   17篇
  2023年   50篇
  2022年   48篇
  2021年   74篇
  2020年   64篇
  2019年   60篇
  2018年   28篇
  2017年   38篇
  2016年   51篇
  2015年   67篇
  2014年   89篇
  2013年   85篇
  2012年   111篇
  2011年   81篇
  2010年   79篇
  2009年   70篇
  2008年   85篇
  2007年   59篇
  2006年   51篇
  2005年   34篇
  2004年   23篇
  2003年   16篇
  2002年   4篇
  2001年   12篇
  2000年   10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3篇
  1996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31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61.
从经济实力、金融集散和其它因素三个维度测度金融集聚程度,运用空间面板数据模型分析金融空间集聚与区域经济增长的联动关系。结果发现,金融集聚水平、合理的产业结构、人均固定资产投资都对区域经济增长有明显的促进作用。并提出针对性的政策建议,以发挥金融集聚的溢出效益和辐射效应,缩小地区间经济增长差距,实现区域经济协调发展。  相似文献   
62.
势科学是研究系统论、信息论、创新论及其他社会科学的新兴理论之一。虚拟的网络空间具有"差别最大化,而联系最紧密"等特点,因而拥有最大的"信息势";以IT科技、电子商务、云智慧为代表的网络新兴产业集聚模式符合"势增"驱动机制;构建信息人社会环境下网络新兴产业集聚要素模型,凝练出吸引力、管理力、创新力、转化力、资本力及辐射力6项关键要素,并依托势科学的"成群"原理分析网络新兴产业向数字化、网络化、云智慧等逐步演进的"园区集聚"发展路径。  相似文献   
63.
随着以生命科学和生物技术为主导的新科学革命逐步形成,生物医药技术已成为继信息产业之后又一个高成长性产业。产业布局的合理性直接关系生物医药产业的快速和可持续发展。选择生物医药产业发展程度较高且呈集聚化发展的江苏省作为研究对象,分析其生物医药产业布局的状况与现有模式,在此基础上提出按“点—线—面—网”立体推进的思路,形成“双核—两翼”的江苏生物医药产业布局新模式。最后提出实现新模式的具体措施。  相似文献   
64.
基于2003—2012年中国省级面板数据,采用静态与动态空间面板模型分析了产业集聚对区域创新能力的影响。结果显示:制造业集聚显著地促进了区域创新能力的提升,生产性服务业集聚抑制了区域创新能力的提升,研发经费投入和研发人员投入有利于区域创新能力的提升,并且研发经费投入对区域创新能力提升的贡献最大;静态空间模型对空间溢出效应产生过高估计,动态空间模型由于分离出了前期相关因素对本期的影响,使得估计结果得以部分矫正。  相似文献   
65.
《软科学》2015,(12)
构建数理模型揭示了产业集聚对生产性服务业效率的理论关系,通过面板数据模型实证分析了产业集聚对我国生产性服务业的全要素生产率及其分解效率的影响,并分地区进行了进一步检验。结果表明:我国生产性服务业存在显著的集聚经济效应,多样化集聚是促进生产性服务业效率增进的主要动力,显著促进了我国生产性服务业的全要素生产率、技术进步效率和纯技术效率的提高。专业化集聚对我国生产性服务业的纯技术效率具有显著的积极影响。分地区看,全国、东部和中部地区的生产性服务业的全要素生产率受到多样化集聚和人力资本显著的推动作用。西部地区的生产性服务业的全要素生产率的增进是多样化集聚和专业化集聚共同作用的结果。  相似文献   
66.
《高教探索》2015,(3):2
中山火炬职业技术学院创办于2004年4月,是坐落在中山火炬高技术产业开发区的公办高职院校,目前全国最年轻的国家骨干高职建设院校。中山高新区七大国家级产业基地、五大主题产业、四大新兴产业、1000余家企业为学院提供了丰富的实习实训资源,为毕业生提供了优质的就业岗位。  相似文献   
67.
徐斌 《资源科学》2015,37(4):774-782
本文借鉴新经济地理学研究集聚现象的资源禀赋、规模经济和运输成本等关键概念,建立寡头垄断模型下的空间集聚机制,同时考虑产业之间的纵向关联和企业之间的策略性互动关系,借助博弈论分析,来解释煤电产业基地的地理集聚现象。得出以下几点结论:第一,在不存在规模效应、运输成本和要素禀赋差异的情况下,煤电企业不会产生地理上的集聚。第二,逐步放开这些条件就会发现,要素禀赋差异引发了煤炭产业的空间集聚现象;规模效应加剧了煤炭企业的地理集聚。第三,当运输成本不存在时,煤炭产业的集聚不会引发相应的电力产业集聚,但是只要存在运输成本,即使运输成本很小,电力企业也会发生迁移从而集聚。可见,考虑了运输成本,煤炭企业的集聚带动了电力企业的集聚。第四,若考虑两地区煤炭企业存在技术上的差异,在不存在规模效应、运输成本和资源禀赋差异的情况下,西部地区煤炭企业将向东部集中。第五,在不存在运输成本和规模效应,但资源禀赋存在差异的条件下,煤炭企业在东西部地区的聚散取决于技术进步和资源禀赋差异带来的成本权衡。  相似文献   
68.
在全要素生产率的视角下,运用DEA模型对2008-2012年我国31个省的信息产业效率进行测算。在此基础上,通过空间自相关分析,刻画我国信息产业效率动态演进的时空特征。结果显示:信息产业效率在空间分布上具有空间依赖性,并且近邻效应显著。随着时间推移,我国信息产业效率扩散效应在逐步增强,而极化效应这逐步减弱。研究认为,应组建信息产业联盟,构建信息共享平台,强化区域合作,推动我国信息产业效率的全面提升。  相似文献   
69.
我国数字化专业科技期刊集群的形成与发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李红 《编辑学报》2015,27(4):323-326
探讨我国数字化专业科技期刊集群这一新兴出版模式的形成与发展.基于集群理论界定我国数字化专业科技期刊集群的概念,梳理我国数字化专业科技期刊集群的现实格局.从基本因素和扩展因素2个层面阐释其集聚动因,从组织结构、形成动力和群内关系上归纳其集聚模式.对其未来发展方向做了展望.  相似文献   
70.
文章在对产业集聚度的五种测量方法进行述评的基础上,提出了改进区位熵测算方法,同时结合传统区位熵计算指标,从"整体水平"和"区域视角"对佛山市物流产业集聚度进行多角度测评,得出了在珠三角九市中,佛山市物流产业集聚整体水平较高,区域水平中等的结论,由此,提出了以政府规划引导物流园区发展,打造特色物流集群等产业集聚措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