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276篇
  免费   16篇
  国内免费   44篇
教育   2819篇
科学研究   257篇
体育   30篇
综合类   116篇
文化理论   1篇
信息传播   113篇
  2022年   2篇
  2021年   6篇
  2020年   5篇
  2019年   4篇
  2018年   7篇
  2017年   3篇
  2016年   8篇
  2015年   18篇
  2014年   634篇
  2013年   446篇
  2012年   209篇
  2011年   454篇
  2010年   482篇
  2009年   401篇
  2008年   323篇
  2007年   82篇
  2006年   56篇
  2005年   49篇
  2004年   44篇
  2003年   37篇
  2002年   31篇
  2001年   21篇
  2000年   8篇
  1999年   2篇
  1998年   1篇
  1996年   1篇
  1992年   1篇
  198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33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81.
费县(刘庄)方言单字调的实验调值为阴平调低平升[224],阳平调高弯降[552],上声调高升[45],去声调低凹[423],其声调格局体现了高调与低调搭配,升调、降调和曲折调不同调形在空间中均匀分布的特点.实验结果表明,费县(刘庄)方言声调的实验调值与传统调值之间没有显著的差别,而时长与调形之间有显著的对应关系.费县(刘庄)方言中还存在一些特殊的声调现象——作为低调伴随特征的嘎裂声和僵声以及羡余成分.  相似文献   
182.
标记词是汉语中一个特殊的类,其主要功能是标记功能。通过从三个平面和历时演变的角度,我们着重考察了标记词"好"与副词"好",发现二者在句法分布和语义特征上截然不同。因此,我们主张把标记词另立为一个独立的词类。  相似文献   
183.
The purpose of this article is to develop a framework that can be used to describe and explain how mathematics teachers construct a multilingual classroom and the discourse practices being produced in a mathematics classroom. It conceptualizes the discourse practices used by mathematics teacher educators as they prepare student teachers to teach mathematics. The framework developed here is shaped by Critical Discourse Analysis (CDA) drawn from Fairclough. This provides the theoretical and conceptual tools to examine the discourse practices of mathematics teacher educators and how the)' make available these discourse practices for student teachers to draw on. In broad terms, this article examines the discourse practices of the mathematics teacher educators and how they support the student teachers develop discourse practices relevant for teaching and learning school mathematics in multilingual classrooms. This article is broken down into several sections. The first section discusses what it means for student teachers to develop discourse practices for mathematics teaching. The second section provides an introduction to CDA, followed by its origins, key terms, and elements of Fairclough's CDA. Thereafter, the author outlines the strategies involved in doing CDA. The last section discusses why CDA is relevant to the mathematics classroom.  相似文献   
184.
研究目的:为茉莉酸甲酯诱导来提高茶叶香气品质提供理论依据,为新型花香红茶的研制提供技术支持。创新要点:首次将茉莉酸甲酯应用于诱导茶叶香气品质提高,初步验证了茶叶香气品质提高的本质原因:相关酶活性提高,基因表达上调。研究方法:采用顶空固相微萃取法(HS-SPME)对红茶香气进行富集,气相色谱-质谱联用仪(GC-MS)进行解吸附分析,实时定量多聚酶链式反应(qRT-PCR)分析茶鲜叶中香气相关酶基因表达。重要结论:茉莉酸甲酯诱导后的茶鲜叶中多酚氧化酶(PPO)活性上升,β-葡萄糖苷酶活性下降;PPO和β-樱草糖苷酶基因表达上调,β-葡萄糖苷酶基因表达下调。茉莉酸甲酯诱导后的茶鲜叶能明显提高由其制成的红茶香气品质,且萜烯醇类和萜烯类含量明显提高。  相似文献   
185.
当归多糖是中药当归主要成分之一,它具有清除体内自由基、神经保护等功能.该文就当归多糖抗氧化和神经保护作用的研究现状作一综述,以期为后期深入研究提供一定的帮助.  相似文献   
186.
花椒挥发油与其主要成分经皮促透作用的比较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研究目的:比较花椒挥发油与其主要成分作为经皮促透剂的皮肤细胞毒性,对系列不同油水分配系数药物促透作用特征及其作用机制。 创新要点:选择系列不同油水分配系数中药活性成分简化并表征中药制剂中复杂有效成分,对比研究花椒挥发油与其主要成分的经皮促透作用特征差异。 研究方法:利用表皮角质形成细胞(HaCaT)和真皮成纤维细胞(CCC-.ESF-1)测定其皮肤细胞毒性,选择系列不同油水分配系数中药活性成分作为模型药物测定花椒挥发油与其主要成分的经皮促透作用特征差异,并在此基础上采用傅利叶变换红外光谱(FTIR)等研究其促透作用机制。 重要结论:花椒挥发油相对于其单一组成成分具有更好的经皮促透效果。  相似文献   
187.
目的:探讨复方丹参片早期干预对APP/PS1转基因小鼠学习记忆的影响及作用机制。方法:4月龄野生型小鼠和APP/PS1转基因小鼠分别灌胃给予溶剂或药物8周后,采用新物体识别实验和跳台实验评价复方丹参片对小鼠行为学表现的影响;应用ELISA检测小鼠海马β淀粉样蛋白(β-amyloid protein,Aβ)Aβ40、Aβ42的含量;采用Real time PCR和Western blot分别检测胰岛素分解酶(insulin degrading enzyme,IDE)/脑啡肽酶(neprilysin,NEP)m RNA和蛋白水平的变化。结果:新物体识别实验结果显示,复方丹参片720 mg·kg-1显著性增加APP/PS1转基因小鼠对新物体的识别指数。跳台实验结果显示,复方丹参片720、360 mg·kg-1显著性减少APP/PS1转基因小鼠学习次数,此外,复方丹参片720 mg·kg-1明显增加小鼠在平台的停留时间。ELISA结果显示,复方丹参片720、360 mg·kg-1显著性降低APP/PS1转基因小鼠海马Aβ40、Aβ42水平。Real-time PCR结果显示,复方丹参片720 mg·kg-1显著性上调APP/PS1转基因小鼠海马IDE和NEP m RNA的表达。Western blot结果显示,复方丹参片720 mg·kg-1显著性增加小鼠海马IDE蛋白表达。结论:复方丹参片可改善APP/PS1转基因小鼠学习记忆能力,可能与减少海马Aβ水平和增加IDE的表达有关。  相似文献   
188.
从芸香科植物黄皮叶中分离出具有五种不同骨架的七个新酰胺类化合物,其中之一的黄皮酰胺的γ-内酰胺与具有促智作用的脑复康(piracetam)呈现相同的骨架,其分子中有4个不对称中心,应有16个对映体。在鉴定出16个对映体的绝对构型之后,用黄量教授设计的仿生路线先后完成了16个对映体和光活黄皮酰胺的不对称合成,在这一研究中解决了立体化学和合成中的一些难点,大大缩短了合成步骤,提高了总得率,生产工艺日趋成熟,其合成规模可满足临床试用和日后治疗疾病的需要。使用多项模型和指标也已证明(一)黄皮酰胺是有效对映体,(+)黄皮酰胺为劣对映体。黄皮酰胺对映体的代谢(血药浓度、吸收、分布、排泄、血浆蛋白结合、肝脏首过效应)和酶促动力学也都存在立体选择性差异。(一)黄皮酰胺的主要药理作用是改善认知功能和抑制Ap毒性。药理作用的显著特点是提高突触效能和结构的可塑性,为国际上近年提出的“突触丢失是老年痴呆的主要原因”的新学说提供了有力的支持,也为当前AD治疗的新策略提供了有良好前景的新药。  相似文献   
189.
研究目的:探索不同肝功能指数对镇静药咪达唑仑的敏感性以及脑电双频谱指数(BIS)的预测意识消失的影响。创新要点:明确不同肝功能状态的患者对中枢抑制药的敏感性以及BIS预测意识消失概率发生的敏感性。指导临床医生根据患者的肝功能状态合理使用中枢抑制药以及正确利用BIS预测镇定深度。研究方法:选择意识消失作为研究终点,以50%患者意识消失时的咪唑安定的浓度以及BIS值作为观察指标。重要结论:终末期肝病患者对中枢镇静药咪唑安定更敏感,该类患者在BIS预测意识消失概率发生的敏感性存在差异。  相似文献   
190.
非诉讼解决机制是解决医疗纠纷的重要方式,从法经济学的角度看,人们对它的选择符合法经济学中"经济人"的理性选择,同时也是法律制度追求效率结果的必然选择。尽管非诉讼机制与经济学观点存在诸多契合,但其本身尚存在一些不足和缺陷。因此,该机制在对医疗纠纷的使用中需进一步规范化,在保证效率的基础上彰显公平正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