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029篇
  免费   42篇
  国内免费   28篇
教育   117篇
科学研究   407篇
体育   19篇
综合类   9篇
信息传播   547篇
  2023年   5篇
  2022年   23篇
  2021年   30篇
  2020年   36篇
  2019年   36篇
  2018年   36篇
  2017年   39篇
  2016年   39篇
  2015年   64篇
  2014年   70篇
  2013年   118篇
  2012年   98篇
  2011年   96篇
  2010年   58篇
  2009年   71篇
  2008年   38篇
  2007年   44篇
  2006年   44篇
  2005年   40篇
  2004年   22篇
  2003年   22篇
  2002年   16篇
  2001年   23篇
  2000年   8篇
  1999年   2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4篇
  1994年   2篇
  1993年   3篇
  1992年   1篇
  1991年   7篇
  1988年   1篇
  1957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9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61.
专利引文信息因反映技术传承关系、容易获取、便于定性定量化研究等特点,已越来越多地应用于技术演化分析。首先从专利引证角度对技术演化研究相关理论成果进行了系统梳理,将主要研究内容总结为技术主题演化趋势分析、技术前沿变迁比较、技术发展主路径识别、技术演化网络形态特征刻画与发展预测等四类,将涉及的主要研究方法总结为专利引文分析、文本挖掘、技术生命周期经典模型、TRIZ理论、网络分析等五类;分别针对各项研究内容与研究方法进行评述,逐一总结了各自的优势与局限;最后从研究思想、研究内容、研究方法、研究手段四个方面提出未来技术演化研究的发展方向:体现系统性思想、关注动态性与未来预测性、探索多元化方法体系、开发具有强大计算能力的软件。  相似文献   
62.
专利引文分析在知识转移机制研究中的应用   总被引:9,自引:5,他引:9  
赵黎明  高杨  韩宇 《科学学研究》2002,20(3):297-300
专利是技术创新的记录 ,专利文件中引用的科学论文体现了基础研究的发展 ,专利文件是基础研究和技术创新的共同体现。本文概述了利用专利引文分析对两者关系进行深入研究的背景、意义、可行性和主要方法  相似文献   
63.
曾洪京 《情报杂志》1993,12(4):58-61
评介了60年代以来比较著名的几种引文标引理论,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无标引的引文检索”方法。作者利用该方法的基本原理进行了局部试验,结果显示良好。认为如果将引文标引检索与主题标引检索结合起来,可更好地提高情报检索效率。  相似文献   
64.
简述了文献计量学和引文分析对图书情报工作的作用;阐明对我国天文学期刊引文统计分析的目的;提出一般引文统计的原则;介绍了这次引文统计所涉及的内容。其中包括:(1)文献老化的量度——中国天文学近6年文献的半衰期和D.Price指数值;(2)天文学期刊引文率按年代分布的特征;(3)引文按语种分布比例;(4)引文按不同时间段反映出天文系统科技人员利用文献资料的引用率,(5)引文按文献类型统计结果;(6)篇引率及与国外同类刊物的比较。最后引出了对天文学期刊引文统计结果分析的6点认识。  相似文献   
65.
当前全球经济一体化进程的加快,使得企业间国际知识流动的重要性日益凸显。同时我国正实施以市场为主导的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期望实现由传统技术追赶向国际前沿创新的模式转型,越来越多的新兴产业企业正面临着高度国际化而政府干预较少的市场化竞争,而这些企业的国际知识流动也开始出现了复杂网络化的新形势。由此,通过构建基于企业知识基础观的国际知识流动分析框架,探讨这些国际化程度较高但政府规制较少的特定情境下新兴产业的国际知识流动及内在影响机制。通过以光伏产业为例,构建了37家企业的国际专利引用知识网络,利用检验关系数据的QAP分析法验证了企业的内外部因素7个变量对国际知识流动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我国光伏企业高度参与了国际知识流动,而专利家族布局相似性、RD强度相似性及技术相似性正向促进国际知识流动;企业员工规模相似性反向影响国际知识流动;利润率相似性、固定资产规模相似性以及产业环境相似性对国际知识流动没有显著影响。  相似文献   
66.
张玲玲  蔺梅芳 《现代情报》2019,39(1):169-177
本次研究在P指数基础上,提出了时间——引文分布下学者学术评价Py指数。具体而言,基于文献引文分布,结合文献被引频次阈值、文献被引半衰期阈值,构建时间——引文分布下的论文分区,即普通论文、潜力论文、热门论文、经典论文。根据4种分区论文影响力差异性,按照普通论文、潜力论文、热门论文、经典论文影响力递增原则,设计论文被引频次递增权值,提出Py公式。以CNKI平台2000-2017年图情领域核心论文被引频次前100位作者数据进行实证分析,讨论Py指数表现。结果表明:Py指数能从论文本身的价值与影响去反映学者的学术成就,凸显优质论文相比普通论文所带来的更强的学术肯定意义;Py指数区分度、灵敏度、公平公正性、有效性与科学性方面较H指数、P指数表现更佳。  相似文献   
67.
本文选择《数学学报》、《物理学报》和《化学学报》为统计样本,对3种学报1986—1990年间3073篇学术论文的参考文献各项指标、合著类型、基金资助论文情况,以及论文的地域分布和机构分布作了比较研究。在此基础上,进一步探讨了数学研究的特点,并提出对促进我国数学研究发展有益的3点启示。  相似文献   
68.
Forward citations of patents have been used extensively to capture the impact of technological knowledge. However, our understanding of the factors shaping patent citation patterns remains limited. One of the main limitations is the lack of scholarly attention paid to the dynamic influences arising from the evolution of technology fields. From an evolutionary perspective, technological impact is not simply determined by the static attributes of a technology itself; it is also dynamically affected by changes in the external conditions. Drawing on this viewpoint, this study suggests a model for understanding patent citation patterns by reflecting the evolution of the technology fields to which each patent belongs. Four such factors are explored: technology cycle time, potential of technological convergence, popularity of the technology field, and technological novelty. Based on the proposed model, we show how expected citation patterns can change as a result of different scenarios for technology field evolution. We conduct a case study of patents in the information technology and healthcare industries to show citation patterns of patents across heterogeneous industries as well as those within an industry. Contributions to the innovation literature and research investment decisions are discussed.  相似文献   
69.
The rise of software as a research object is mirrored by increasing interests in quantitative studies of scientific software. However, inconsistent citation practices have led most existing studies of this type to base their analysis of software impact on software name mentions, as identified in full-text publications. Despite its limitations, citation data exists in much greater quantities and covers a broader array of scientific fields than full-text data, and thus can support investigations with much wider scope. This paper aims to analyze the extent to which citation data can be used to reconstruct the impact of software. Specifically, we identify the variety of citable objects related to the lme4 R package and examine how the package’s impact is dispersed across these objects. Our results shed light on a little-discussed challenge of using citation data to measure software impact: even within the category of formal citation, the same software object might be cited in different forms. We consider the implications of this challenge and propose a method to reconstruct the impact of lme4 through its citations nonetheless.  相似文献   
70.
蔡璐 《图书与情报》2011,(2):118-121
文章以2004~2007年出版的高等教育类图书为研究对象,运用引文分析法得出高等教育类图书的高被引图书,然后根据有关高等教育领域专家的分类方法对其进行主题细分,并将这些细分后的图书对照三所高校图书馆的馆藏,以此评价我国高校图书馆高等教育学科馆藏建设的质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