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76篇
  免费   13篇
  国内免费   13篇
教育   556篇
科学研究   44篇
各国文化   15篇
体育   58篇
综合类   25篇
文化理论   1篇
信息传播   103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5篇
  2022年   4篇
  2021年   14篇
  2020年   29篇
  2019年   22篇
  2018年   38篇
  2017年   32篇
  2016年   29篇
  2015年   23篇
  2014年   45篇
  2013年   105篇
  2012年   61篇
  2011年   65篇
  2010年   31篇
  2009年   47篇
  2008年   53篇
  2007年   39篇
  2006年   42篇
  2005年   27篇
  2004年   35篇
  2003年   12篇
  2002年   11篇
  2001年   7篇
  2000年   5篇
  1999年   1篇
  1998年   3篇
  1997年   3篇
  1993年   1篇
  1985年   2篇
  1983年   1篇
  1982年   2篇
  1981年   1篇
  1979年   2篇
  1978年   1篇
  1977年   1篇
  1976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80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11.
2007年6月,澳大利亚维多利亚州教学协会制定了新的教师教育课程标准《职前教师教育课程的评审标准、指导方针及评审程序》。该教师教育课程标准的设计理念是"教师专业化",设计模式是"泰勒模式",突出重点是"实习"。它对我国制定教师教育课程标准具有一些借鉴意义,如更新理念,注重学生需要;重视实践,促进教师专业化;加强合作,构建学校伙伴关系;规范的评价体系是质量的重要保证。  相似文献   
112.
美、英、澳三国教师教育课程改革动向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美国、英国和澳大利亚三国的教师教育课程正在经历范式的更替,并围绕普通教育课程、专业学科课程和教育学科课程这三类教师教育的主要课程类型迅速展开和推进,在教师教育课程改革的动向方面呈现一些共性的特点,包括普通教育课程更具通识性和广博性,专业学科课程更具实践性和实用性,教育学科课程更具融合性和完整性。三国的教师教育课程改革适应了教育形势发展的要求和世界性教师教育改革的潮流,体现了较高的教师教育课程研究水平。  相似文献   
113.
本文以比较的角度对作者的文化体验进行反思性分析,重点探讨作者作为一名具有比较教育学习背景的学者在不同国家工作生活时,如何透过比较视角从不同文化汲取经验。文章也试图展现比较教育的学习背景是如何帮助作者挣脱其成长文化的束缚,以此能够采用外群体的角度进行研究并形成认识论议题,以及作者是如何受益于比较教育的学习,得以凭借关于不同教育体制的广博知识和对文化的敏感度快速融入异种文化。作者将分析他在澳大利亚、香港和新加坡工作、生活时是如何抓住各地不同的研究和认识论议题的。文章将从近几十年来,由全球化进程中的移民潮产生的学术迁移现象入手,探讨澳大利亚、中国香港和新加坡基于不同的社会经济、政治、文化背景如何回应全球化主题,以及在此过程中上述国家和地区如何形成不同的研究和认识论议题。作者是站在内群体与外群体的角度进行观察和分析的。  相似文献   
114.
This paper considers an alternative teacher certification pathway known as Teach for Australia (TFA) that is currently operating in the Australian state of Victoria. A discursive approach informed by critical theory is used in the paper to critically examine the specific case of TFA as an alternative teacher certification pathway charged with improving student learning outcomes and reducing educational disadvantage. The problematization of educational programmes such as TFA, including specific terms and statements found in TFA documentation, features prominently in the paper alongside the political and economic policy context of public education. The argument and central contention of the paper is that TFA will not overcome educational disadvantage; nor will it over time improve student learning outcomes.  相似文献   
115.
采用文献调研法和网络调查法,梳理了澳大利亚信息素养教育发展历程。然后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信息素养国际发展报告》为线索,调查分析了澳大利亚部分高校信息素养教育在线课程的现状和特点,归纳了三种评估模式。  相似文献   
116.
This is the second in a series of articles exploring international trends in health science librarianship in the first decade of the 21st century. The invited authors were asked to reflect on developments in their country - viz. Australia, Canada, New Zealand and the United States. Future issues will track trends in Northern Europe, the Nordic countries, Southern Europe and Latin America. JM.  相似文献   
117.
近十年来,澳大利亚在残疾人就业安置方面先后进行了三个研究项目:1999年的西澳大利亚项目,2002的联邦集团培训机构最佳实践项目,2003的联邦集体培训机构合作企业项目。本文分别从背景、研究设计、成果介绍这三个研究,通过比较发现,提供"先安置,后培训"开放式就业服务模式成功促进了残疾学徒工的就业率,其成功的经验值得我们学习和借鉴。  相似文献   
118.
武翠红 《教育学报》2012,(2):113-123
在本国师范教育改革和欧美新教育史学的双重影响下,战后澳大利亚教育史学模式发生了变化。一方面,新教育史学兴起,阶级和性别成为教育史研究的重要分析范畴,福柯理论和政治经济学方法指导下的教育史研究盛行。另一方面,运用传统教育史学模式研究教育史的仍大有人在,教育传记的撰写一直盛行,传统传记和集体传记方法的应用,在一定程度上代表了传统教育史学的势力,和新教育史学家一起推动了澳大利亚教育史学的发展。  相似文献   
119.
成立ANTA以来,相关政策在澳大利亚职业教育和培训发展中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同时也存在诸多问题。其政策往往是与经济、社会、政党轮替以及相关管理机构的增设紧密联系在一起的。澳大利亚职业教育和培训政策的制定与规划主体呈现多元化特点,各自扮演着应有的角色,相关政策的出台通常是多个利益团体达成的妥协。澳大利亚现行的职业教育和培训政策面临着若干日益严峻的挑战。  相似文献   
120.
This study examines how access to academic curriculum differs between secondary schools in Australia, a country whose education system is marked by high levels of choice, privatisation and competition. Equitable access to academic curriculum is important for both individual students and their families as well as the larger society. Previous research has shown that students from lower socio-economic backgrounds are less likely to study academic curriculum than their more advantaged peers. Less is known, however, about the extent to which this pattern is related to differential provision of curriculum between schools. We found that low socio-economic schools offer students less access to the core academic curriculum subjects that are important for university entry. We also found that the breadth and depth of courses offered is related to school sector (private or public) and socio-economic context. Previous research has shown that choice and competition are inequitable because they frequently increase school social segregation and ‘cream-skimming’. Our findings show another inequitable consequence, namely that choice and competition limit access to high-status academic curriculum in working-class communities.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