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20篇
  免费   0篇
教育   108篇
科学研究   1篇
体育   2篇
综合类   6篇
文化理论   1篇
信息传播   2篇
  2014年   11篇
  2013年   6篇
  2012年   9篇
  2011年   13篇
  2010年   10篇
  2009年   14篇
  2008年   6篇
  2007年   9篇
  2006年   5篇
  2005年   9篇
  2004年   7篇
  2003年   3篇
  2002年   5篇
  2001年   9篇
  2000年   2篇
  1999年   1篇
  199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2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68 毫秒
31.
突利可汗在内战中战败只身南下归附隋朝 ,隋文帝册封其为启民可汗。在隋朝的大力扶持下 ,突厥启民政权在内蒙古建立。这个政权直辖于隋朝中央政府。隋朝与启民政权保持着密切的宗藩关系和使臣往来。隋炀帝曾先后两次亲自出塞北巡。中原王朝皇帝亲临塞北藩属政权巡视 ,隋炀帝是第一位。  相似文献   
32.
《帝王略论》记录了李世民与虞世南对历代帝王为政得失及君德素养的讨论,其中卷二涉及对两汉时期14位重要帝王的评价,通过比较来判定其政绩高下,这些论断语言平实,观点中肯,体现了唐初政治家的历史卓识和政治智慧,值得研究者认真思考。  相似文献   
33.
王应麟著述丰富,其学术对后世学者影响深远。《诗地理考》是王应麟具有代表性的地理学成果之一,该书也是第一部《诗经》地理学研究专著,其撰著体例及考察史地之法对后世学者影响较大,在辑佚、校勘等方面亦有相当价值,该书也存在阅读和使用难度大、引用史料不够严谨、考史有误、重复及讹、衍、脱等问题。  相似文献   
34.
在民主改革以前,云南省宁蒗县宜底主要的家庭形式是父系大家庭,但与母系大家庭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即处在一个从母系大家庭向父系大家庭过渡的漫长时期。体现在民主改革前后宜底的婚姻家庭形态,由于地理环境、历史因素等各种原因,形成具有浓厚母系文化的父系大家庭。在父系大家庭的背后反映出男性与女性权利地位的冲突中,男性的权利地位的不断巩固,女性为曾经拥有的地位在最终的抵抗,形成宜底父系大家庭和谐而又充满矛盾的局面。  相似文献   
35.
运用文献资料法、录像观察法、统计分析等研究方法,对吴迪在2013年澳网比赛中相关数据进行统计分析,结果发现:发球速度慢、接发球质量低、打法单一、非受迫性失误多是吴迪输球的主要原因,建议今后要提高发球质量与发球速度的训练,加强底线与网前技战术的配合训练,加强心理素质的训练等。  相似文献   
36.
帝—女性先祖的文字表征——“帝”字本义的综合考释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帝—女性先祖的文字表征——“帝”字本义的综合考释@陈发喜$湖北民族学院文学院!湖北恩施445000~~~~~~  相似文献   
37.
《史记》没有形成完整的汉武帝本纪,但是关于汉武帝的叙事有清晰的线索,这就是汉代政治制度建设。围绕这个中心司马迁揭示出制度或符号暴力对人的心灵结构的改造所导致的后果:虚无主义的生成。《史记》之后,虚构的汉武传说系统形成,它是一种历史的镜像,依赖于历史文本阐明某种历史性潮流、冲突及其隐喻的社会性焦虑。关于汉武帝的历史和虚构的双重叙事构成一种有意味的互文关系,它暗示出历史的修辞学意义、虚构如何起源以及中国文化在中古时期的转换等多方面的意义。  相似文献   
38.
红楼梦子弟书是《红楼梦》传播过程中最重要的艺术形式之一,是《红楼梦》艺术生命的延续。这种亲密关系造就了红楼梦子弟书的独特美学风范与文化内涵。这主要体现在两方面:第一,抓住了原著中人物形象的性格精髓,将人物饱满的情思通过吟唱"透明"地展现于听众面前,形象在重释中被赋予了新意及动感;第二,它对中国叙事诗文体进行了创造性改革。红楼梦子弟书充分调动各种修辞方式来营造如诗如画、如泣如诉的审美效果,句式上打破了传统的齐整格式,是民间叙事诗与文人叙事诗的完美结合。  相似文献   
39.
隋末,隋朝政乱.东突厥复盛。隋炀帝自“雁门之围”后,失去了对内蒙古地区的控制。始毕可汗立足内蒙古地区通过操纵依附其的北方,特别是内蒙古境内的各割据政权和武装势力而插手中原的政局。从这个意义讲,当时内蒙古地区的变故直接影响到中原的政局。  相似文献   
40.
陈第虽以《毛诗古音考》中的“反叶音说”而被后人称赞,但他的审音功夫卸不尽如人意.文章从九个方面加以分析说明.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