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7151篇
  免费   612篇
  国内免费   1248篇
教育   19159篇
科学研究   8456篇
各国文化   115篇
体育   1531篇
综合类   1734篇
文化理论   30篇
信息传播   17986篇
  2024年   16篇
  2023年   135篇
  2022年   523篇
  2021年   822篇
  2020年   969篇
  2019年   675篇
  2018年   578篇
  2017年   643篇
  2016年   699篇
  2015年   1066篇
  2014年   3077篇
  2013年   3782篇
  2012年   4024篇
  2011年   4510篇
  2010年   2911篇
  2009年   2744篇
  2008年   3136篇
  2007年   3394篇
  2006年   3729篇
  2005年   3323篇
  2004年   2297篇
  2003年   2132篇
  2002年   1507篇
  2001年   1117篇
  2000年   567篇
  1999年   204篇
  1998年   114篇
  1997年   75篇
  1996年   63篇
  1995年   32篇
  1994年   20篇
  1993年   19篇
  1992年   21篇
  1991年   10篇
  1990年   5篇
  1989年   6篇
  1988年   2篇
  1987年   1篇
  1985年   8篇
  1984年   6篇
  1983年   6篇
  1982年   7篇
  1981年   4篇
  1980年   1篇
  1979年   4篇
  1978年   8篇
  1977年   2篇
  1976年   3篇
  1957年   14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931.
[目的/意义] 研究用户通过移动端与桌面端设备访问图书馆OPAC过程中的后续点击行为差异,丰富目前关于图书馆OPAC的研究,同时可以为日后改善图书馆OPAC功能与界面设计提供理论参考。[方法/过程] 以国内某高校图书馆OPAC后台日志为基础,采用日志挖掘法对移动端与桌面端的用户后续点击行为进行统计分析。[结果/结论] 移动端与桌面端用户在后续点击行为个数、首次点击行为类型等方面有较大差异,但在翻页深度等方面的行为特点很相似。  相似文献   
932.
高校图书情报工作如何创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新形势下,高校图书馆图书情报工作应注重于观念创新、机制创新、管理创新、人才创新、技术创新服务创新、文献资源开发创新。  相似文献   
933.
高校图书馆电子阅览室随着校园网的完善与质量的提高以及校内师生电脑使用的普及,出现了基本不依赖电子阅览室使用图书馆资源和上机人数越来越少的趋势,为此,必须采取一定对策,继续充分发挥电子阅览室的作用。  相似文献   
934.
商业广告文案的商业价值是第一位的 ,审美价值是第二位的 ,不能因为商业价值而否认忽视其审美价值。创作既有商业价值又具审美价值的商业广告文案 ,应该成为广告文案写作最基本的要求。  相似文献   
935.
植物生长调节剂在作物生产中的安全使用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植物生长调节剂已广泛应用于农作物生产中,能有效改善作物生长状况,提高产品产量和品质,但使用不当也会造成严重的药害。在实际生产中要注意安全使用植物生长调节剂,根据作物品种和使用目标,来选择植物生长调节剂的类型,严格控制浓度及施用方法、时间和次数,从而充分发挥植物生长调节剂的效果。  相似文献   
936.
Public visual spaces, populated by a blend of community murals, unauthorised street art, and historic painted mercantile signs, are often the mark of an urban environment that is both progressive and eclectic. Changes in the aesthetic and cultural value of these urban mural forms have led to an increase in the appreciation and, in some instances, promotion of their artistic merit and cultural significance as examples of public art. However, examining the significance of these works, with a view to implementing a conservation approach is problematic. This is due to a number of practical and theoretical considerations that are primarily a result of the ephemeral existence of urban murals outside conventional exhibition spaces, and issues associated with their often fragmented ownership and uncertain authorship. Consequently, larger thinking on the interpretation, conservation assessment, and advocacy for the conservation of urban murals are required. Key to defining and implementing such strategies is contextualising the public visual spaces that these murals occupy and, as part of this, the local and wider communities’ perception of these murals as culturally significant objects as well as fostering awareness and understanding of appropriate measures aimed at their conservation. This paper examines the role of citizen science, or crowd-sourcing, of local community members in establishing a conservation dialogue and generating conservation- relevant data on urban murals. It looks specifically at a project involving a collection of in situ historic painted mercantile signs — also known as ghost signs — in the City of Port Phillip, Melbourne, Australia. The project fostered the establishment of an informed and open dialogue between conservation specialists and participants from the local community on the significance of local ghost signs whilst transferring knowledge on conservation processes and assessment methods. Working directly with community members, a programme was designed in which conservation and community knowledge of these urban art forms, could be collected and exchanged across digital platforms. This enabled researchers to examine how citizen science can be utilised as a research tool as well as a means to advocate for the conservation of collections of urban murals. It created the opportunity to consider the role of non-specialists and shared authorities in the collection and collation of conservation- relevant data and how information generated from what we call citizen conservation projects, can inform the way in which conservators evaluate and prioritize the conservation of urban cultural heritage. The data gathered and interpreted proved to be the most effective means of ‘conserving’ these often ephemeral forms of cultural material.  相似文献   
937.
Attitudes and approaches toward the collection, use, and care of color photographs have evolved enormously since the official arrival of commercially viable color photographic processes in the early twentieth century. This article traces the evolution of collection, exhibition, and preservation practices for works of art in color photography over the last few decades, as represented by one institution, The Metropolitan Museum of Art.  相似文献   
938.
图书馆知识管理的特点及发展趋势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随着世界经济从工业经济时代进入到知识经济时代,知识资源成为社会经济发展中至关重要的生产要素,知识管理应运而生。图书馆作为一种社会保存和传播知识的知识资源基础设施,必然要实现知识管理。图书馆引入知识管理将具有不同于企业知识管理的一些特点。在知识经济下,图书馆知识管理将熔入国家创新体系。  相似文献   
939.
面向全面小康的图书馆常态化转型发展模式探索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2016—2020年是图书馆事业发展的重要历史时期,面临着独特的机遇、风险与挑战,“转型发展”是这一时期全球图书馆事业的主要特征。中国图书馆应当主动围绕“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这一目标调整自己的发展方式,科学确定发展方向,融入国民经济与社会发展的主流,纳入国家重大规划视野。本文在职业认知调查、政策研究、案例分析、比较研究的基础上,分析2016—2020年图书馆的常态化趋势,提出图书馆事业常态化转型发展这一概念;研究全面小康对图书馆事业服务经济增长、国民素质提升、文化强国建设、社会建设、生态文明建设的新要求;分析图书馆转型发展面临的挑战,包括投资与预算、人口数量与结构、外部行业竞争、图书馆内部治理、人力资源与技术;凝练常态化发展模式特征:内涵式发展、均衡性发展、民生化发展、法制化发展和创新型发展。参考文献63。  相似文献   
940.
数字人文研究演化路径与热点领域分析   总被引:3,自引:2,他引:1  
数字人文是计算机学科和人文学科交叉研究的一个新领域,由计算人文和人文计算领域发展而来。本文以Web of Science核心数据集为来源,运用文献计量方法,结合可视化分析工具,对数字人文研究文献进行统计分析和内容挖掘,分析数字人文研究的前沿和热点领域,明确演化路径和发展趋势。①数字人文研究的热点领域有:数字人文的基本理论,技术驱动下的人文学术实践转向,新合作模式引发的人文学术文化变革,以及面向数字人文研究的基础设施建设;②数字人文研究的内涵更具兼容性,应强调计算转向,考虑重构人文知识的脉络与内容,构建当代知识系统及认知方式;③图书馆学的理论、方法及实践与数字人文研究形成协同发展趋势;④从技术应用和数据基础的角度看,图书馆学是数字人文产生的基础学科,也将是数字人文成果的主要应用学科之一。我国图书馆界应以融合的视角审视数字人文与图书馆发展的关系,进行数字人文的理论研究与实践探索。图10。表1。参考文献54。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