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84篇
  免费   12篇
  国内免费   13篇
教育   274篇
科学研究   117篇
各国文化   3篇
体育   10篇
综合类   13篇
文化理论   2篇
信息传播   90篇
  2023年   7篇
  2022年   13篇
  2021年   33篇
  2020年   51篇
  2019年   12篇
  2018年   6篇
  2017年   10篇
  2016年   3篇
  2015年   11篇
  2014年   20篇
  2013年   27篇
  2012年   27篇
  2011年   25篇
  2010年   18篇
  2009年   25篇
  2008年   39篇
  2007年   37篇
  2006年   29篇
  2005年   27篇
  2004年   25篇
  2003年   15篇
  2002年   15篇
  2001年   11篇
  2000年   7篇
  1999年   5篇
  1998年   6篇
  1997年   3篇
  1989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50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96 毫秒
51.
智慧学习、智慧课堂、智慧校园等智慧教育的具象形态,从本质上来说,就是算法学习、算法课堂、算法校园,这也使得算法教育治理日益成为教育现代化进程中不可忽略的研究议题。遵循"技术逻辑→风险挑战→公共政策"的分析框架对算法教育治理进行系统探讨,发现由于数据鸿沟、算法黑箱、效率优先等众多因素的复合影响,导致算法教育存在自我强化偏差、技术控制困境、主体性危机等治理难题,也让教育公平、教育平等、教育效率等传统议题在"互联网+教育"时代显得更加突出。为规避只注重相关关系描述,而不重视因果关系研究的算法给教育带来的风险挑战,可从算法教育基础的数据正义、算法教育程序的合理公开、算法教育结果的有限使用等三个层面开展对算法教育治理的公共政策选择,以更好地推动人工智能在实现发展更加公平更有质量教育过程中的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52.
知识点结构图的构建及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首先分析了知识点结构图在计算机辅助教学中的作用。然后提出了知识点结构模型,给出知识点结构图的构建方法和存在形式。最后,通过实例描述了知识点结构图的使用方法。  相似文献   
53.
加德纳的多元智力理论是一种教育哲学思想,这种哲学思想不仅试图解释“智力”的结构,而且还包含了“智慧”观念.西方传统智力理论“简洁”结构的主核是语言和数理能力,加德纳拓展了智力的内涵,使其更接近“智慧”的概念,这与中国传统智力观有许多呼应之处.  相似文献   
54.
研究采用青少年自我价值感量表对328名示范高中学生进行问卷调查,结果表明:示范高中学生的自我价值感水平显著高于一般高中学生,女生社会自我、家庭自我及道德自我显著高于男生,在其他因子上无显著性差异。  相似文献   
55.
移动教育作为一个将现代移动通讯和教育相结合而产生的学习新方式,将传统教育带入了一个新的阶段。作为对实现移动学习的方式手段的一个探索,本文构建了一个基于手机的智能答疑系统,论述了对智能答疑系统的总体设想和系统功能设计,探讨了关于问题分析处理、答案搜索、数据分析管理等几个功能部件和相应个性信息数据库和知识数据库的建立等方面的问题。  相似文献   
56.
从战略和战术技术两个层面对游戏化学习VC++平台-Robotank系统进行了设计,建立了Robotank系统中的Agent行为模型,盟友Agent间"谈话"协作模型;每个独立的Agent具有开放性、自主性、适应性、反应性、推理能力等;经初步测试,游戏化学习环境完全可以作为广大计算机爱好者学习和提高其编写程序能力的平台。  相似文献   
57.
本文通过分析人脑与计算机系统在信息处理方面的不同之处,提出了通过“智能软件”实现人脑思维的设想;并对这种“智能软件”的原理、特点、构成进行了较为详细的分析和阐述。  相似文献   
58.
强人工智能(以下简称强AI:Strong Artificial Intelligence)由美国哲学家约翰·塞尔上世纪70年代在其论文《心灵、大脑与程序》中提出,主要是指对人工智能(以下简称AI)持有的这样一种哲学立场:基于心智的计算模型,以通用数字计算机为载体的AI程序可以象人类一样认知和思考,达到或者超过人类智能水平。这种立场与弱人工智能(以下简称弱AI:Weak AI)或应用人工智能相对立,后者认为AI只是帮助人类完成某些任务的工具或助理。随着最近20年来互联网、神经科学、基因工程等技术的飞速发展,强AI从塞尔时代的一种哲学立场逐步向工程实践转变和演进,未来学家甚至设想和描述了强AI的更极端版本:超级智能,这些在IBM、谷歌、Facebook、微软等产业巨头和库兹韦尔、马克拉姆等乐观的技术实践者的双重推动下,藉由大众科学传播的放大作用,渗透到人们的日常生活中构成了对其技术合理性的辩护,但AI本身对人类主体和社会的影响不是价值中立的,它一方面难以吸收和提升人类的创新本质,另一方面其技术合理性带来的后果与其初衷有时相互背离,并在商业行为的推动下,构成对作为文化产物和自我解释的理性人类的单向压制和挑战。  相似文献   
59.
高校智力成果管理的对策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袁木棋  王政贵 《科技通报》1998,14(5):378-383
高校是我国科学技术研究的重要方面军,是社会中智力成果最大生产基地之一,然而高校智力成果流失却十分严重.从高校智力成果的流失形式分析了高校智力成果管理的现状,探讨了职务与非职务智力成果的界定,正确区分职务与非职务智力成果是做好高校智力成果管理的基础和前提,提出了完善高校智力成果管理的若干对策.  相似文献   
60.
陈广杰 《情报科学》1998,16(6):514-517
本文主要论述了情报生长基础(外动力),人脑思维的拓展是情报生长的内动力等动力机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